華文網

焦裕祿剛到蘭考就看到震撼一幕:村民集體扒火車逃荒!

1990年,由李雪健主演的電影《焦裕祿》在全國上映。這部電影根據人民的好書記——焦裕祿同志的真實事蹟改編而成。上映之時,不知道有多少觀眾哭紅了眼睛。當然,讓人們感動的不僅僅是電影的劇情,

更多是對焦裕祿同志感人事蹟的回憶。

(經典電影《焦裕祿》海報)

焦裕祿的名字永遠和蘭考連在了一起,他把自己全部的能量釋放在了這塊貧瘠的土地上,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蘭考,位於河南省東部,當地自然災害十分嚴重。“冬春風沙狂、夏秋水汪汪,

一年辛苦半年糠,扶老攜幼逃荒去”。這成為當時蘭考人民苦難生活的真實寫照。

(60年代的蘭考)

1959年到1961年,三年自然災害令蘭考的災情雪上加霜。蘭考當時的天氣幾乎每天都是風沙,只要刮起來一點風,那就是滿臉灰土,牙齒一嚼都嘎巴嘎巴響。

糧食幾乎絕收,而災民每人一天只有兩到三兩的紅薯片補助。當時38萬人口的蘭考約近五分之一的人都逃荒到了外省,甚至連領導幹部都不願意來蘭考工作,不少當地的幹部都在想辦法往外調。

(蘭考大量村民逃荒到外地)

蘭考的情況,引起了黨中央的高度重視,

中央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改善蘭考的局面。不過,誰才能挑起這千斤重擔呢?選來選去,剛剛40歲的焦裕祿成為了最佳人選。

從1949年建國到1960年間,焦裕祿曾在洛陽礦山機械廠當過車間主任,還在河南省尉氏縣擔任縣委書記,有不少基層經驗。並且,在尉氏縣,有膽有識的焦裕祿還剿滅了當地最大的土匪惡霸。除此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是,焦裕祿是所有候選人中唯一一個主動提出申請的幹部。

他要求組織把自己放到最艱苦的地方去鍛煉。

(年輕時期的焦裕祿)

一些老同事知道情況後,勸他不要接受這次調任。但焦裕祿卻笑著回答:“現在有力氣的時候不為黨和人民多做點事,將來老了,只怕想幹也幹不成了!”1962年12月6日清晨,

一列火車緩緩駛進蘭考縣火車站。焦裕祿背著背包,從火車上擠了下來。從此踏上了被有的幹部視為畏途的蘭考大地。

一下火車,焦裕祿就看到了讓他震驚的一幕:密密麻麻的人群擠在月臺上,很多都是一家老小。只要有火車進站,他們就蜂擁而上,拼著命地往車上擠。焦裕祿趕忙上前去問,你們這都是去哪啊?去幹啥啊?一些擠不上火車的老百姓說,火車開到哪是哪,這裡實在呆不下去了。焦裕祿這才知道,他們都是出去逃荒要飯。

(村民爬火車逃荒)

看到這一幕的焦裕祿沉默了許久,隨後一個人背著行李消失在了風雪中。第二天,焦裕祿就馬不停蹄地下鄉考察災情。土地龜裂、房倒屋塌,村民家的鍋裡都落滿了黃沙。看到這些景象,焦裕祿的心情越來越沉重。他把村民們召集起來,對大家說:“解放前,我也逃荒過、要飯過。那時候的情景一些群眾可能沒見過。但是,我可以告訴大家,現在的蘭考,比解放前強多了。只要大家團結,我們一定可以改變蘭考。”

焦裕祿把外逃的群眾召集起來,對他們說:“你們別去要飯了。你們在家勞動,我去給你們要飯。”焦裕祿的話,大家都不敢相信。堂堂一個縣委書記,怎麼可能去要飯呢?沒想到,焦裕祿真的說到做到了。那麼,焦裕祿究竟是如何改變蘭考現狀的呢?請繼續關注明天的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

這裡實在呆不下去了。焦裕祿這才知道,他們都是出去逃荒要飯。

(村民爬火車逃荒)

看到這一幕的焦裕祿沉默了許久,隨後一個人背著行李消失在了風雪中。第二天,焦裕祿就馬不停蹄地下鄉考察災情。土地龜裂、房倒屋塌,村民家的鍋裡都落滿了黃沙。看到這些景象,焦裕祿的心情越來越沉重。他把村民們召集起來,對大家說:“解放前,我也逃荒過、要飯過。那時候的情景一些群眾可能沒見過。但是,我可以告訴大家,現在的蘭考,比解放前強多了。只要大家團結,我們一定可以改變蘭考。”

焦裕祿把外逃的群眾召集起來,對他們說:“你們別去要飯了。你們在家勞動,我去給你們要飯。”焦裕祿的話,大家都不敢相信。堂堂一個縣委書記,怎麼可能去要飯呢?沒想到,焦裕祿真的說到做到了。那麼,焦裕祿究竟是如何改變蘭考現狀的呢?請繼續關注明天的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