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如果文憑是一張火車票,你是軟臥硬臥硬座還是站票?

已經四月份了,很快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畢業季,人才市場爆滿,連租房市場也開始熱起來,之前有人說:“其實文憑文憑不過是一張火車票,清華的軟臥,本科的硬臥,專科的硬座,

民辦的站票,成教的在廁所急著。火車到站,到下車找工作,才發現老闆並不太關心你是怎麼來的,只關心你會幹什麼。”然而現實裡真的是這樣嗎?

誠然,在招聘的時候,老闆更看重的是員工的工作能力,也就是為單位創造效益的能力,但是作為一張白紙的應屆畢業生,

大部分時候你能用來證明自己能力的就只有一張文憑,即使在進入行業後你可以通過自理來彌補甚至反超先前學歷帶來的劣勢,但起點上的差距也意味著你需要在數年甚至數十年的時間當中,付出比他人艱辛得多的努力,才能贏得用於證明自己的資歷。

曾經還看過一個段子,是接著上面的故事說的:

車到站了,呼啦一下,下來七百萬人(201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達795萬),老闆們都看傻了--這可怎麼選?

於是大老闆們說了:行了,我只看做軟臥過來的,人數少,還體面。

中老闆們說:軟臥的人被大老闆們挑的差不多了,還有不少坐了飛機跑國外的去了,我主要看看坐硬臥來的足夠了,最好還是坐985次車來的。

小老闆們說:那些拿站票,擠廁所的也不是不能考慮,畢竟咱要求不是那麼高。不過人還是那麼多,也沒法選,咱們先扔掉80%的簡歷,因為運氣不好的咱不要。

段子其實也不好笑,但是背後的邏輯卻是發人深省的,如果是在同一家的單位應聘工作,起點高的畢業生就是會比起點低的同學擁有更多、更好的機會,即使沒有很強的能力,但是老闆會認為你比文憑更弱的人擁有更強的學習能力,

可以很快進入工作狀態,節約以後的培養成本,這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的,也是應聘過程裡的“潛規則”。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文憑低就該低人一等,而是如果我們手中的車票不夠價值,那我們更應該從自身身上找原因,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

增強能力,這是唯一的辦法,而不是自怨自艾,哀歎上天的不公。

如果文憑真的是一張火車票,而你,是軟臥、硬臥、硬座還是站票呢?還是會說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換票”了呢?都可以說出來一起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