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嗨玩5.1|探索“藝術第三城” 文藝之旅

封面新聞記者 譚璩

作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成都在中國當代藝術領域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分量。許多藝術家在此生活和創作,為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作出卓越貢獻。成都也被稱作當代“藝術第三城”。

在昨天的《嗨玩5.1》欄目中,為大家推薦了北京、上海五一期間的兩個經典展。其實,就在成都,也有非常精彩的各類藝術展。這個五一,不妨和別人玩點不一樣的,來一次別具魅力的藝術文化薰陶。

首屆ART CHENGDU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藏家預覽日 2018年4月25-26日

公眾開放日 2018年4月27日

主會場地點:春熙路

近期在文化藝術圈刷屏的Art Chengdu,以藝術博覽會集大成者的姿態,展現成都的當代藝術新形象。

讓更多人走進成都,瞭解成都,愛上成都。

經過嚴格甄選,首屆Art Chengdu邀請全球31家畫廊機構參展。參展畫廊中既包括國際知名畫廊,其代理藝術家和呈現的作品都代表著國際當代藝術的深度思考和多維度探索;也包括在亞洲地區尤其是中國經營多年,

見證了中國當代藝術發展的代表畫廊,他們呈現的藝術作品將體現中國現當代藝術的豐厚成果和代表傑作;以及數家新興畫廊代表,他們憑藉敏銳視角和年輕活力挖掘推動當代藝術新思路新方向;參展畫廊中也包括成都本土中堅力量,在關注本地藝術家的同時,致力於研究、展示並推進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

31家參展畫廊展出的作品包括油畫、雕塑、水墨、攝影、裝置、影像等各個類別,為收藏家們提供多樣化的選擇,既有廣闊的視角,也有精緻的體驗;同時為觀眾呈現一場視覺的盛宴,美學的旅行,一站式體驗全球當代藝術的豐富面貌。

Art Chengdu也提倡青少年的美學普及和公眾的藝術教育,公眾開放日未滿十六周歲觀眾可免費參觀展覽,已滿十六周歲的學生觀眾可半價購票。同時Art Chengdu在籌備期間也發起“藝術青年志願計畫”,在為中國中西部地區呈現國際標準的藝術展覽和交易交流平臺的同時,Art Chengdu也為充滿藝術理想、期望未來從事藝術的有志青年們提供更多學習和工作機會。

在Art Chengdu展覽期間,也同期呈現豐富的藝術活動,包括數場論壇活動。從不同角度發起探討和交流,深化觀展體驗,分享觀察和洞見,啟發思考議題。Art Chengdu也與成都全城及國內外知名美術館、畫廊、拍賣行等藝術機構合作,共同打造精彩紛呈的成都藝術節日。

米開朗基羅全球巡展成都站

展出時間:4月1日-6月30日

地點:成都萬象城L2北庭 萬象展覽中心

500餘年前的文藝復興時期,誕生了人類歷史上,不可多得的藝術天才—— 米開朗基羅 。他留下諸多驚世駭俗的創作,最震撼人心的,莫過於梵蒂岡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創世紀》。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創世紀》全景

如果你覺得如此頂級藝術作品可望而不可及,那必須告訴你——《創世紀·米開朗基羅》全球巡展成都首秀已經正式開展了。 接下來幾個月你無需走出成都,就能感受《創世紀》原汁原味的魅力。這場“2018年不能錯過的國際藝術大展”,究竟有哪些獨特之處呢?

米開朗基羅於500多年前完成的壁畫《創世紀》,堪稱“人類藝術史上不可逾越的巔峰”。它讓瘋狂的遊客,不惜忍受數十小時的飛行,再排超過五小時的長隊,只為能在人山人海中,仰望它幾分鐘。出於文物保護的需要,梵蒂岡西斯廷教堂不允許任何遊客拍照,而仰頭觀賞離地26米左右的巨幅作品,遊客也難以感受其中精髓。

本展最巨幅的作品:《最終的審判》

本次《創世紀·米開朗基羅》中展出的作品,絕非臨摹、仿造或加工品,而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教堂天頂修復清理之後,經保存地獨家授權,按照33個主題故事進行切割,以1:1的比例尺寸,以德國先進技術保存在專利紡織畫布上的。將500年未曾開放展覽的作品首次以世界巡展的方式展出,曾在美國紐約及加拿大蒙特利爾等城市,引起巨大轟動。

據悉,本次展覽展出的作品,超過半數的面積在14-22平方米左右,最小的面積也超過10平方米,本次展出中最大的作品《最終的審判》,包含姿態各異的400多位元天神,視覺效果驚豔。並且,此次巡展全程配備知名主持錄製的解說音訊,讓您輕鬆瞭解每幅作品的創作故事,觀賞的同時還能隨便拍照!《創世紀》還引入了先進的AR技術,打造極富未來感的觀影感受。您只需戴上專用的AR頭盔眼鏡(現場租賃),便能在每幅畫作前看到與原畫互為融合的動態場景,體驗歷史與現實互相交融,仿佛置身亦真亦幻的夢境。

馬丁·博伊斯 & 陳秋林雙個展

時間:4月27日-7月29日(4月28日開始正式對公眾開放)

地點:麓湖·A4美術館

本次,麓湖·A4美術館帶來的是由德國策展人Christian Ganzenberg、麓湖·A4美術館館長孫莉共同策劃的透納獎得主英國藝術家馬丁·博伊斯(Martin Boyce)和目前生活工作于中國成都的藝術家陳秋林的雙個展。展覽設置於A4美術館不同的展廳,兩位風格迥異但同樣善於刻畫細節的藝術家將從不同角度帶來他們極富個人表達特色的作品。

馬丁·博伊斯——這位1967年出生於英國漢密爾頓的蘇格蘭藝術家,2011年獲頒透納獎這一英國藝術最高獎項。作為在亞洲藝術機構的首次個展,馬丁·博伊斯將於A4美術館一樓展廳集中展現其2004年到2018年間創作的30餘件作品和最新的專為本次展覽的特別創作,展覽命名為“空中花園/Hanging Gardens”。

“雕塑、裝置和牆上作品營造出的詩意卻碎片化的景色,其呈現介於廢棄的城市公園、花園以及毗鄰街區的室內庭院之間的意象”,是馬丁作品當中一貫展現出的整體感受,而隨著認真觀看並投入更多對細節的琢磨與品味,借由各種象徵性物象與幻影引發的聯想,正是馬丁希望觀眾通過自我經驗以及回憶帶來的情感共鳴。

“清爽的,乾淨的充滿陽光的味道,是淡淡的薄荷的味道”,這是屬於藝術家陳秋林關於武術、關於那些人、關於圍繞著萬縣小城(現為重慶萬州區)故事的回憶與想像,還有由此展開的無法預期的重逢與返回。這場名為“薄荷/Peppermint”的展覽將集中呈現於A4美術館二樓展廳,不同于馬丁·博伊斯以多件作品營造出的靜謐、詩意的“風景”,陳秋林的作品回歸於“人”:那些關於 “他們” 的回憶,以及鮮活的現在,借由“武術”被聯繫起來。可以說,這是屬於陳秋林的懷念與執著,關於從前童年階段習武生活中的自己,以及同樣承載這段記憶的老師與朋友。相比於模糊的回憶,夾雜了重逢後的陌生與欣喜、彷徨與懷疑都在現場的影像與物件裡顯露出來,引導觀眾探索並深入。

展覽期間,麓湖·A4美術館將圍繞展覽展開講座、對談、分享會、工作坊以及電影放映等系列公教活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米開朗基羅全球巡展成都站

展出時間:4月1日-6月30日

地點:成都萬象城L2北庭 萬象展覽中心

500餘年前的文藝復興時期,誕生了人類歷史上,不可多得的藝術天才—— 米開朗基羅 。他留下諸多驚世駭俗的創作,最震撼人心的,莫過於梵蒂岡西斯廷教堂的天頂畫《創世紀》。

梵蒂岡西斯廷教堂《創世紀》全景

如果你覺得如此頂級藝術作品可望而不可及,那必須告訴你——《創世紀·米開朗基羅》全球巡展成都首秀已經正式開展了。 接下來幾個月你無需走出成都,就能感受《創世紀》原汁原味的魅力。這場“2018年不能錯過的國際藝術大展”,究竟有哪些獨特之處呢?

米開朗基羅於500多年前完成的壁畫《創世紀》,堪稱“人類藝術史上不可逾越的巔峰”。它讓瘋狂的遊客,不惜忍受數十小時的飛行,再排超過五小時的長隊,只為能在人山人海中,仰望它幾分鐘。出於文物保護的需要,梵蒂岡西斯廷教堂不允許任何遊客拍照,而仰頭觀賞離地26米左右的巨幅作品,遊客也難以感受其中精髓。

本展最巨幅的作品:《最終的審判》

本次《創世紀·米開朗基羅》中展出的作品,絕非臨摹、仿造或加工品,而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教堂天頂修復清理之後,經保存地獨家授權,按照33個主題故事進行切割,以1:1的比例尺寸,以德國先進技術保存在專利紡織畫布上的。將500年未曾開放展覽的作品首次以世界巡展的方式展出,曾在美國紐約及加拿大蒙特利爾等城市,引起巨大轟動。

據悉,本次展覽展出的作品,超過半數的面積在14-22平方米左右,最小的面積也超過10平方米,本次展出中最大的作品《最終的審判》,包含姿態各異的400多位元天神,視覺效果驚豔。並且,此次巡展全程配備知名主持錄製的解說音訊,讓您輕鬆瞭解每幅作品的創作故事,觀賞的同時還能隨便拍照!《創世紀》還引入了先進的AR技術,打造極富未來感的觀影感受。您只需戴上專用的AR頭盔眼鏡(現場租賃),便能在每幅畫作前看到與原畫互為融合的動態場景,體驗歷史與現實互相交融,仿佛置身亦真亦幻的夢境。

馬丁·博伊斯 & 陳秋林雙個展

時間:4月27日-7月29日(4月28日開始正式對公眾開放)

地點:麓湖·A4美術館

本次,麓湖·A4美術館帶來的是由德國策展人Christian Ganzenberg、麓湖·A4美術館館長孫莉共同策劃的透納獎得主英國藝術家馬丁·博伊斯(Martin Boyce)和目前生活工作于中國成都的藝術家陳秋林的雙個展。展覽設置於A4美術館不同的展廳,兩位風格迥異但同樣善於刻畫細節的藝術家將從不同角度帶來他們極富個人表達特色的作品。

馬丁·博伊斯——這位1967年出生於英國漢密爾頓的蘇格蘭藝術家,2011年獲頒透納獎這一英國藝術最高獎項。作為在亞洲藝術機構的首次個展,馬丁·博伊斯將於A4美術館一樓展廳集中展現其2004年到2018年間創作的30餘件作品和最新的專為本次展覽的特別創作,展覽命名為“空中花園/Hanging Gardens”。

“雕塑、裝置和牆上作品營造出的詩意卻碎片化的景色,其呈現介於廢棄的城市公園、花園以及毗鄰街區的室內庭院之間的意象”,是馬丁作品當中一貫展現出的整體感受,而隨著認真觀看並投入更多對細節的琢磨與品味,借由各種象徵性物象與幻影引發的聯想,正是馬丁希望觀眾通過自我經驗以及回憶帶來的情感共鳴。

“清爽的,乾淨的充滿陽光的味道,是淡淡的薄荷的味道”,這是屬於藝術家陳秋林關於武術、關於那些人、關於圍繞著萬縣小城(現為重慶萬州區)故事的回憶與想像,還有由此展開的無法預期的重逢與返回。這場名為“薄荷/Peppermint”的展覽將集中呈現於A4美術館二樓展廳,不同于馬丁·博伊斯以多件作品營造出的靜謐、詩意的“風景”,陳秋林的作品回歸於“人”:那些關於 “他們” 的回憶,以及鮮活的現在,借由“武術”被聯繫起來。可以說,這是屬於陳秋林的懷念與執著,關於從前童年階段習武生活中的自己,以及同樣承載這段記憶的老師與朋友。相比於模糊的回憶,夾雜了重逢後的陌生與欣喜、彷徨與懷疑都在現場的影像與物件裡顯露出來,引導觀眾探索並深入。

展覽期間,麓湖·A4美術館將圍繞展覽展開講座、對談、分享會、工作坊以及電影放映等系列公教活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