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興之後再下狠手 華為被美司法部調查?華為徐直軍如此回應

【TechWeb報導】4月26日消息,外媒體報導,華為在試圖進入美國市場的過程中遇到了大量阻礙,尤其是在過去幾個月。現在,該公司正在接受美國司法部的調查。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華為是否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規定。此舉可能導致華為高管受到刑事指控,並對該公司在美國和歐洲的雄心構成致命打擊。

圍繞此次調查的細節尚不清楚。然而,如果華為違反了這些制裁,它付出的代價可能會很高。

不久前,中興也面臨類似的情況,

並被罰款超過10億美元。中興通訊受到了出口禁令的打擊,該禁令將阻止中興在其設備上使用任何美國製造的技術。

這次美國司法部對華為的調查還有待觀察,但目前來看,情況並不樂觀。

迫於美國政府的壓力,華為最大的合作夥伴之一百思買決定停止銷售其產品。如果這項調查揭示了任何不當行為,情況可能會變得更糟。

這並不是華為第一次被指責藐視美國的制裁。

美國商務部和財政部曾要求華為提供有關可能違反行為的資訊,但司法部的介入和刑事調查報告使此事更加嚴重。中興通訊遭受的出口禁令也是違反制裁規定的結果。

對於此事,華為回應並發表聲明稱,華為遵守其開展業務的國家的所有適用法律和監管規定,包括適用的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關於出口管制和制裁的法律與監管規定。

對此,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表示,“有些事情不是以我們的意志為轉移的,與其你沒法左右,還不如不去理他。這樣我們會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來服務好我們的客戶,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打造更好的產品,去滿足我們客戶的需求。有些事情,放下了,反而輕鬆”。

此外,在談及麒麟晶片在華為產品和服務體系的定位,以及華為智慧手機是否都會用麒麟晶片、是否會外銷時,徐直軍表示,華為不把晶片定位為一塊獨立業務,不會基於晶片對外創造收入。

徐直軍強調,華為自己做晶片僅僅定位來承載自己的硬體架構,來實現產品的差異化、競爭力以及低成本。到現在為止華為沒有任何想法和計畫把麒麟晶片對外銷售。

此外,他表示,

華為在智慧手機方面,從來都明確是多晶片供應的戰略。華為的手機不會全部用麒麟晶片,高通、MTK和麒麟都是華為智慧手機的晶片供應商。

多晶片供應的戰略會繼續堅持,這樣才能確保智慧終端機的業務健康發展。“不能吊在一棵樹上。如果吊在一棵樹上,哪一天麒麟晶片落後了,我們的智慧手機怎麼辦?”徐直軍稱。

徐直軍表示,“三個晶片是相互競爭的。基於不同智慧手機的定位來選擇合適的晶片方案,再打造面向這個消費群體所需要的智慧手機和體驗”。

再打造面向這個消費群體所需要的智慧手機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