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種紅薯不補鉀,施肥再多也白搭!怎樣才高產?試試這些好辦法!

溫馨提示:請您在閱讀本文之前,點擊文章上方的“關注”,以後您就可以免費收到三農大喇叭每天推送的最新農資價格行情、三農政策、農業技術等內容了。謝謝您的關注與轉發!

種紅薯不補鉀,施肥再多也白搭。作為塊莖類作物,紅薯在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鉀元素,僅靠土壤中的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追施鉀肥才行。在氮、磷、鉀三種元素中,鉀的需要量最多,三者的比例約為2∶1∶3。

紅薯缺鉀症狀

紅薯缺鉀,早期會出現葉柄變短,

葉片變小,後期缺鉀老葉葉脈間出現嚴重失綠,並逐漸壞死脫落,光合作用降低,養分合成能力下降,將會直接導致產量降低。

紅薯補鉀方法

1、施足底肥。優質有機肥作底肥,沙質土最好用半腐熟的有機肥;粘質土宜施腐熟的有機肥。在翻地作壟時,畝施農家肥3500~5000公斤,草木灰100~150公斤,分層施用。草木灰不要與銨態氮肥或人糞尿混施。

2、插前浸藤。浸藤後能提高扡插成活率,具體做法:首先剪好苗藤,

然後將其浸入事先配製好的硫酸鉀溶液中。即用硫酸鉀0.5公斤加水25公斤,充分攪拌配製成2%的濃度,浸苗時間50~60分鐘(頂葉應露出液面)。取出後讓其晾乾,即可扡插。

3、追施補鉀。薯苗扡插後50~60天,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5公斤,拌碎細土40~50公斤,在薯苗基部7~10釐米處,

挖穴深施,然後覆土。薯藤長至1米左右時,在無風而又有露水的早晨,每畝用草木灰25~30公斤,直接撒施在葉面上,能有效抑制薯藤徒長,促進塊根膨大。或者在薯苗扡插後40天左右,每畝用硫酸鉀10公斤,在距薯苗基部7~10釐米處開穴埋施,可以促進塊根的形成和膨大。作裂縫肥追施鉀肥,“處暑節”後氣溫開始下降,雨量減少,土表開始出現裂縫,此時根系吸收養分的能力減弱,為保證養分供應,
防止葉片早衰,可以每畝隨水施尿素4公斤、硫酸鉀5公斤,兌水500公斤,順裂縫灌施,增產效果顯著。

4、葉面噴施。在紅薯生長後期,噴施鉀肥液,具有顯著的增產效果。一般在收穫前40~50天左右,用1%的硫酸鉀溶液或5%的草木灰浸出液(5公斤草木灰兌水100公斤,浸泡24小時後過濾去渣),或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每隔7天左右噴施1次,連噴2~3次,每畝每次噴肥液75~100公斤。注意葉片正反面都要噴到,最好選在傍晚噴施,

以延長肥液在葉片上的濕潤時間,利於吸收,提高噴肥效果。

紅薯生長後期的大田管理

一是補施裂縫肥(膨大肥)。一般每畝施過磷酸鈣15公斤、硫酸鉀5公斤,對水100公斤灌施;二是葉面噴肥。可用0.5%的尿素稀釋液、或2%~3%的過磷酸鈣液、或5%的草木灰水、或0.2%~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和1%的尿素葉面噴施,毎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紅薯是忌氯作物,不可施用氯化鉀。施用草木灰時,也不要與銨態氮或人糞尿、畜禽欄肥混施,以免揮發損失。

紅薯病害防治

一、紅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又名黑疤病,症狀:該病主要危害薯苗和薯塊。薯苗受害,一般在幼苗莖基部,尤其在白部分產生長橢圓形稍凹陷的黑褐色病斑。

農業防治措施:

(1)培育無病壯苗。

①用無病床土育苗;

②用52℃~54℃溫水恒溫濅種薯10分鐘;

③苗床上採苗用高剪苗。

(2)建立無病留種田。

(3)輪作換茬。

(4)採用高溫大屋窖貯藏甘薯。

(5)嚴格檢疫,防止病害擴展蔓延。

藥劑防治:

薯種貯藏及育苗時分別用50%多菌靈3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浸種或栽植時浸苗基部10分鐘。

二、紅薯莖線蟲病

甘薯莖線蟲病也叫糠心病、菊花心、糠梆子、空心病等。危害症狀:皮色正常或發暗,內部褐白相間成糠心或花瓤。

農業防治措施:

清除田間病源、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培育無病種薯種苗、不施無病糞肥、嚴格檢疫制度。

藥劑防治:

育苗時,用50%辛硫磷300~500倍液潑澆苗床;病區大田栽植時,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500克,兌入1000-1500千克澆苗水中,均勻澆入窩中,隨後封嚴。

三、紅薯根腐病

甘薯根腐病亦稱爛根病。危害症狀:根尖發黑,向上擴展。苗矮小,節短,葉黃變脆,自下而上脫落,嚴重的乾枯死亡。

農業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良種。

(2)培育壯苗,適時早栽。

(3)深翻改土,增施淨肥。

(4)輪作換茬。

(5)清潔田園,清除病薯殘體。

(6)建立無病留種田。

毎7~10天噴1次,連噴2~3次。

紅薯是忌氯作物,不可施用氯化鉀。施用草木灰時,也不要與銨態氮或人糞尿、畜禽欄肥混施,以免揮發損失。

紅薯病害防治

一、紅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又名黑疤病,症狀:該病主要危害薯苗和薯塊。薯苗受害,一般在幼苗莖基部,尤其在白部分產生長橢圓形稍凹陷的黑褐色病斑。

農業防治措施:

(1)培育無病壯苗。

①用無病床土育苗;

②用52℃~54℃溫水恒溫濅種薯10分鐘;

③苗床上採苗用高剪苗。

(2)建立無病留種田。

(3)輪作換茬。

(4)採用高溫大屋窖貯藏甘薯。

(5)嚴格檢疫,防止病害擴展蔓延。

藥劑防治:

薯種貯藏及育苗時分別用50%多菌靈300-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浸種或栽植時浸苗基部10分鐘。

二、紅薯莖線蟲病

甘薯莖線蟲病也叫糠心病、菊花心、糠梆子、空心病等。危害症狀:皮色正常或發暗,內部褐白相間成糠心或花瓤。

農業防治措施:

清除田間病源、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培育無病種薯種苗、不施無病糞肥、嚴格檢疫制度。

藥劑防治:

育苗時,用50%辛硫磷300~500倍液潑澆苗床;病區大田栽植時,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500克,兌入1000-1500千克澆苗水中,均勻澆入窩中,隨後封嚴。

三、紅薯根腐病

甘薯根腐病亦稱爛根病。危害症狀:根尖發黑,向上擴展。苗矮小,節短,葉黃變脆,自下而上脫落,嚴重的乾枯死亡。

農業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良種。

(2)培育壯苗,適時早栽。

(3)深翻改土,增施淨肥。

(4)輪作換茬。

(5)清潔田園,清除病薯殘體。

(6)建立無病留種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