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全球遊戲誰最吸金?騰訊奪冠,三七互娛問鼎A股

機器人負責幹活,人類負責玩遊戲。在關於未來世界的種種猜想中,

這句口號不僅是宅男的心願,實際上也是很多遊戲行業投資者的心聲。

不管這一天是不是真的會到來,資本市場都已經給出了反應。

從收入結構上看,作為亞洲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騰訊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其實是一家遊戲公司,至今遊戲仍然是最重要的收入來源,2017年相關業務收入逼近1000億元大關。

其實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蘋果,也有相當的收入來自遊戲。

來自遊戲的分成是IOS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谷歌也是,借助于安卓和GOOGLEPLAY,同樣獲取源源不斷的利潤。FACEBOOK也不例外,其早已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遊戲分發平臺之一。

所以,來自遊戲業務的收入和利潤實際上部分支撐了全球和亞洲市值最大的幾家公司。

在遊戲行業吸金的不僅僅是騰訊和蘋果,在全球資本市場上,以遊戲為主業或者重要業務構成的上市公司已經超過200家。

這些上市公司幾乎佔據了全球遊戲產業鏈的全部收入。

麵包財經的主業是讀財報。因此,我們根據全球各大市場遊戲類上市公司的財務資料,做了一個排行榜。

看一看,錢都流到了哪裡。

上市遊戲公司吸金榜:騰訊奪冠全球,三七互娛位列A股第一

我們搜羅了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包括:上交所、深交所、香港聯交所、紐交所、納斯達克、東京交易所、倫敦交易所和巴黎交易所等8大股票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資料。

整理出了下面這張2017財年全球上市遊戲公司吸金能力TOP30榜單:

2017年,騰訊以978.8億元的網遊收入奪冠全球,緊隨其後的是來自日本的任天堂和美國的動視暴雪,網易也進入了前五名。

騰訊不僅收入規模大,增速也相當迅猛,2017年同比增長38.17%。

一方面是因為手遊端遊戲如《王者榮耀》、《龍之穀》等收入增長的推動,另一方面則是受益於個人電腦端的《地下城與勇士》和《英雄聯盟》的收入增長。

網易則在2017年錄得遊戲營收為362.82億元,同比增長29.67%,其中70.1%的收入來自手遊。

在A股,收入最高的是三七互娛。2017年來自遊戲業務的收入超過56億元,在全球排名中也進入前20名,位列第17位。事實上,以遊戲收入測算,三七互娛是僅次於騰訊和網易的中國第三大遊戲公司。

不僅在A股位居首位,也超過了在港股和美股上市的遊戲中概股。

三七互娛遊戲收入在A股奪冠,核心原因在於手機遊戲業務的增長。年報顯示:手機遊戲業務在2017年取得營業收入32.84億,毛利25.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0.3%、147.7%,最高月流水超過5億元。

全球遊戲分佈:中日美三國演繹

此前發佈的行業統計資料顯示:2017年全球遊戲市場收入約1160億美元,其中中國遊戲市場收入達到320億美元,占全球遊戲市場份額近30%。這一統計資料與全球上市遊戲公司的統計資料趨勢大致相同。

中國、日本和美國是遊戲收入最高的三個國家。在營收TOP30公司中,日本12家入選,中國9家,美國4家,韓國4家,法國1家。

從TOP30中總收入國別分佈角度觀察,日本12家公司合計收入2093.5億,中國為1634.5億,美國為972.8億,日本超過中國和美國。

但實際上,在TOP30中,日本的遊戲收入可能要少於中國,甚至少於美國。因為日本進入排行榜的公司是以全部營收進行統計,而中國公司是以純遊戲收入進行統計,比如任天堂的599億元營收中包括了部分非遊戲收入,但由於財務資料披露不夠細緻,無法區分來自網遊的詳細收入。

在美國上市公司中,微軟和迪士尼暫時並沒有列入TOP30,因為這兩家公司的網遊收入並沒有做詳細的披露,但實際上都可以進入前十名。

同樣,擁有安卓和IOS平臺的穀歌和蘋果公司,在手遊市場上也獲得了不菲的分成收入,同樣可以進入前十名。但是由於兩家公司並沒有詳細披露來自手遊分發和支付的詳細收入資料也無法進行排名。

與日本和美國遊戲公司相比,A股遊戲公司的收入結構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即同時擁有端游、手游和頁遊收入。以排名首位的三七互娛為例,自研產品《永恆紀元》斬獲全球單月流水超過3.5億元;《大天使之劍H5》單月流水超1.8億元。

A股遊戲公司更側重于對強勢IP,這一趨勢在2018年得到加強。三七互娛擁有強勢IP的《傳奇霸業手遊》上線30天流水突破1億。

中國上市遊戲公司前十:騰訊網易領銜,三七互娛IGG走強

以營利能力來衡量,中國遊戲公司更強。主要原因在於領軍公司騰訊、網易的超強營利能力,以及三七互娛、IGG等第二梯隊公司在2017年手遊業務利潤的高速增長。

進入中國遊戲公司十強榜單的門檻接近30億。十強公司上市地點分佈在滬、港、深和納斯達克四個股票交易所。

以遊戲業務收入計算,在A股中,位居榜首的是三七互娛,收入56.3億。以公司收入計算最高的是中文傳媒,營收132.61億,但是由於中文傳媒營收中大部分來自非遊戲業務,因此以遊戲收入計算在中國遊戲公司中只能排名第五。

騰訊的遊戲收入遠超第二到第十名的總和。但是由於騰訊集平臺 、運營和研發於一體,因此和榜單上其他大部分公司的關係實際上是競爭合作關係。既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 ,同時也存在深度的合作。尤其是借助於微信、QQ和應用寶等強勢平臺,騰訊也成為榜單上大部分公司遊戲的分發管道。

比如,騰訊入股了金山軟體旗下的西山居,同時也與三七互娛開展深度合作。三七互娛的手遊產品《傳奇霸業手遊》在騰訊平臺發行,上線30天流水即突破1億元。

儘管騰訊和網易保持強勢,但A股和港股上市的其他中國手游公司在2017年的利潤也相當豐厚。營收位列榜首的三七互娛2017年歸母淨利潤16.2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 。

在港股上市的遊戲公司中,IGG因為獨特的全球化運營優勢,在2017年增長迅猛。主打產品《王國紀元》當前全球月流水超過5000萬美元,上線已經超過四年的《城堡爭霸》當前月流水仍然超過1000萬美元。

機器人負責幹活,人類負責玩遊戲,這或許言過其實。但通過全球8個主要股票市場的財務資料排行,可以非常明確的展示出,遊戲不僅改變生活,更改變資本市場。

這並不是一張全球遊戲公司吸金能力的完整榜單,但已經讓我們相信:每一場遊戲,流淌的不僅是位元組,更是滾滾利潤。(CBB)

本文作者:麵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資訊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占全球遊戲市場份額近30%。這一統計資料與全球上市遊戲公司的統計資料趨勢大致相同。

中國、日本和美國是遊戲收入最高的三個國家。在營收TOP30公司中,日本12家入選,中國9家,美國4家,韓國4家,法國1家。

從TOP30中總收入國別分佈角度觀察,日本12家公司合計收入2093.5億,中國為1634.5億,美國為972.8億,日本超過中國和美國。

但實際上,在TOP30中,日本的遊戲收入可能要少於中國,甚至少於美國。因為日本進入排行榜的公司是以全部營收進行統計,而中國公司是以純遊戲收入進行統計,比如任天堂的599億元營收中包括了部分非遊戲收入,但由於財務資料披露不夠細緻,無法區分來自網遊的詳細收入。

在美國上市公司中,微軟和迪士尼暫時並沒有列入TOP30,因為這兩家公司的網遊收入並沒有做詳細的披露,但實際上都可以進入前十名。

同樣,擁有安卓和IOS平臺的穀歌和蘋果公司,在手遊市場上也獲得了不菲的分成收入,同樣可以進入前十名。但是由於兩家公司並沒有詳細披露來自手遊分發和支付的詳細收入資料也無法進行排名。

與日本和美國遊戲公司相比,A股遊戲公司的收入結構還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即同時擁有端游、手游和頁遊收入。以排名首位的三七互娛為例,自研產品《永恆紀元》斬獲全球單月流水超過3.5億元;《大天使之劍H5》單月流水超1.8億元。

A股遊戲公司更側重于對強勢IP,這一趨勢在2018年得到加強。三七互娛擁有強勢IP的《傳奇霸業手遊》上線30天流水突破1億。

中國上市遊戲公司前十:騰訊網易領銜,三七互娛IGG走強

以營利能力來衡量,中國遊戲公司更強。主要原因在於領軍公司騰訊、網易的超強營利能力,以及三七互娛、IGG等第二梯隊公司在2017年手遊業務利潤的高速增長。

進入中國遊戲公司十強榜單的門檻接近30億。十強公司上市地點分佈在滬、港、深和納斯達克四個股票交易所。

以遊戲業務收入計算,在A股中,位居榜首的是三七互娛,收入56.3億。以公司收入計算最高的是中文傳媒,營收132.61億,但是由於中文傳媒營收中大部分來自非遊戲業務,因此以遊戲收入計算在中國遊戲公司中只能排名第五。

騰訊的遊戲收入遠超第二到第十名的總和。但是由於騰訊集平臺 、運營和研發於一體,因此和榜單上其他大部分公司的關係實際上是競爭合作關係。既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 ,同時也存在深度的合作。尤其是借助於微信、QQ和應用寶等強勢平臺,騰訊也成為榜單上大部分公司遊戲的分發管道。

比如,騰訊入股了金山軟體旗下的西山居,同時也與三七互娛開展深度合作。三七互娛的手遊產品《傳奇霸業手遊》在騰訊平臺發行,上線30天流水即突破1億元。

儘管騰訊和網易保持強勢,但A股和港股上市的其他中國手游公司在2017年的利潤也相當豐厚。營收位列榜首的三七互娛2017年歸母淨利潤16.2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 。

在港股上市的遊戲公司中,IGG因為獨特的全球化運營優勢,在2017年增長迅猛。主打產品《王國紀元》當前全球月流水超過5000萬美元,上線已經超過四年的《城堡爭霸》當前月流水仍然超過1000萬美元。

機器人負責幹活,人類負責玩遊戲,這或許言過其實。但通過全球8個主要股票市場的財務資料排行,可以非常明確的展示出,遊戲不僅改變生活,更改變資本市場。

這並不是一張全球遊戲公司吸金能力的完整榜單,但已經讓我們相信:每一場遊戲,流淌的不僅是位元組,更是滾滾利潤。(CBB)

本文作者:麵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資訊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