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南這個3萬平方米的公園不一般,有39個“活雷鋒”!

河南商報記者 付首鵬 通訊員 馬粉翠

20餘年連續救起溺水人員13人的“救人專業戶”的馬士友。

靠努力改變家庭生活並帶動10余名貧困戶脫貧的脫貧示範戶常新波。

37年如一日,義務清掃通村的道路的王光玉。

為紅25軍帶路,跳出敵人包圍圈的“紅貨郎”陳廷賢。

多次無償獻血,並成功為一名白血病患者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魯建軍。

……

這是4月25日,河南商報記者在位於三門峽市盧氏縣迎賓路與濱河路交叉口處的盧氏縣好人公園裡樹立的 “盧氏好人榜”上看到的資訊。

今年4月,盧氏縣委、縣政府修建了面積3萬平方米的“盧氏好人公園”,將近年來該縣湧現出的省市道德模範、身 邊好人、文明家庭、美德少年、最美扶貧幹部、最美脫貧示範戶、優秀共產黨員及革命歷史人物等八大類 共39人的先進事蹟做成宣傳欄,無形中來薰陶在此公園裡鍛煉休閒的居民。

這也是該縣建設全縣文明誠信體系,進一步深化金融扶貧試驗區建設成就,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一項舉 措。該縣歷來重視鄉風文明建設,開展了豐富多彩地開展了“盧氏好人”、“好婆婆、好媳婦”、“百佳 扶貧幹部、百佳脫貧示範戶”、“立村訓、亮村規”等一系列活動。

此次將先進人物的事蹟做成宣傳欄建成好人公園,

也是為了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讓群眾廣泛參與其中 ,使精神文明建設宣傳活了起來、動了起來、實了起來,也推動實現了文明誠信創建活動看得見、摸得著 、聽得清、做得來。

(河南商報編輯 呂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