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天才楊修的真實水準,在保曹植時竟被一個小縣長牽著鼻子走

在前面的文章中,老兵介紹了曹丕和曹植兩兄弟在曹操面前爭寵,最終曹植失敗,讓曹丕保住了太子的位置。大家都知道,在這爭寵的過程中,並不僅僅是再植和曹丕在爭,而是他們手下的幾個謀士在鬥法。

所以說曹植輸了,也就是曹植手下的謀士輸了。

對於當時曹植和曹丕手下的謀士,大家可能知道司馬懿是幫曹丕的,而楊修是幫曹植的,這兩個人都算得上是三國時期的名人。司馬懿自不用說,才華可能不如楊修,但絕對是三國最有城府的人。

而楊修則恰恰相反,才華屬於一流的,人也可能比較機智,不然不可能每次都能猜得出曹操的心思。但真正能用得上的謀略應該是比較一般的,不然他在跟曹丕手下謀士鬥法時就不會敗得一塌糊塗了。

打敗楊修的並不是司馬懿,而是曹丕手下另外一個不是很出名的謀士,他叫吳質。這個人在三國後期是比較有地位的,曾經擔任侍中,成為輔弼大臣。

不過由於其人品並不是很好,據說從來不跟老百姓來往,只一心結交權貴。所以記錄歷史的文人自然不是很喜歡,記他的故事也不是很多。

雖然這個吳質人品不行,在群眾中的名氣也不如楊修。但在楊修與吳質的PK中,楊修卻被吳質牽著鼻子走,

最終落敗了。我們看看兩個是怎麼鬥法的。

因為曹植更有才華,剛開始,曹丕可以說是處處落下風,後來他知道曹植有楊修在旁邊暗暗相助,於是他就找了當時任朝歌令的吳質來秘密商量。但是當時有規定,地方官是禁止和朝廷公侯們私底下來往的,所以曹丕用車載了一個裝廢物的竹麓,把吳質藏在裡面拉到曹丕府中。

曹丕密會吳質的消息很快就被楊修知道了,於是楊修就向曹操舉報,

這下曹丕慌了,他連忙派人去找吳質,問他該怎麼辦。這事對於曹丕和吳質來說本來是很被動的,自己違法在先,曹操若真要查下來,估計兩個誰都逃不了。但吳質有辦法,他建議傳話的人再用車拉著竹麓到曹丕府中,而這次竹麓裡裝的是絹匹。吳質說,楊修若再舉報,那他就會犯下誣告之罪。

果然,楊修上當了,結果是失去了曹操對他的信任。到了西元217年的時候,曹丕被立為太子,吳質出任朝歌長,又遷元城令。這個時候雖然楊修和曹植失敗了,但曹操並沒有死心,他還想給曹植機會。曹丕為鞏固太子地位,就經常招吳質來商量對策。

一次,曹操帶部隊出征,曹丕和曹植都去送行。曹植聽了楊修的話,大逞才華,出口成章,盛讚曹操的功德,文武官員聽了都很佩服,曹操當然也高興。一旁的曹丕有點失意,自己的才華比不過弟弟,該怎麼辦呢?他便悄悄的問一旁的吳質。吳質說:“你什麼都不要說,只管哭泣就行了。”

等到辭別時,曹丕跪在地上痛哭起來,表現非常傷心。曹操及其左右都很受感動。於是都認為曹植言語虛華,似乎誠心不如曹丕。加上曹丕平時善於掩飾自己,言行檢點,而曹植則恃才傲物,恃寵嬌縱,引起許多人的反感,所以最終曹操打消了改立曹植為太子的念頭。到此,楊修也在與吳質的PK中完全敗了下來。最終他還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漏泄曹操的機密,慘遭誅殺。

出口成章,盛讚曹操的功德,文武官員聽了都很佩服,曹操當然也高興。一旁的曹丕有點失意,自己的才華比不過弟弟,該怎麼辦呢?他便悄悄的問一旁的吳質。吳質說:“你什麼都不要說,只管哭泣就行了。”

等到辭別時,曹丕跪在地上痛哭起來,表現非常傷心。曹操及其左右都很受感動。於是都認為曹植言語虛華,似乎誠心不如曹丕。加上曹丕平時善於掩飾自己,言行檢點,而曹植則恃才傲物,恃寵嬌縱,引起許多人的反感,所以最終曹操打消了改立曹植為太子的念頭。到此,楊修也在與吳質的PK中完全敗了下來。最終他還聰明反被聰明誤,因為漏泄曹操的機密,慘遭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