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現實中的機器人打架,可以說是相當酷了!

對於大部分「直男」來說,機械之間的硬碰硬永遠是強力的荷爾蒙。

所以漫威宇宙中鋼鐵俠的受歡迎程度一直居高不下,《環太平洋》的大機甲同樣看得人們熱血沸騰。

反浩克裝甲

回歸到現實中,這些炫酷的機甲也許在如今的技術水準下還沒能實現。

但這個綜藝節目某種意義上,也能滿足同樣的需求——

《這!就是鐵甲》

This is Fighting Robots

如果你有所瞭解的話,應該會知道這種「鐵甲對戰」並非先例。

早在20年前的1998年,英國TNN電視臺發起組織的《機器人大擂臺》就是首個「鐵甲對戰」的科普類遊戲節目。

在燒麥腦子裡,主場威風凜凜、又會噴火的幾個機甲一直印象深刻,揮之不去。

「主場四鐵甲」

在國內,年初的浙江衛視就有一檔同類型節目《鐵甲雄心》上線。豆瓣評分高達8.2,但評分人數只有500來人,關注度明顯不足。

原因有許多,但大體還是因為「鐵甲對戰」的題材過於小眾了。

《這!就是鐵甲》(下稱《鐵甲》)其實是《鐵甲雄心》的升級版,真正意義上做到「鐵甲綜藝」。

「鐵甲」是目的,「綜藝」是手段。

先說「鐵甲」。

如果秉持著看《鋼鐵俠》的心態來看這個節目,那你絕對是會失望。《這!就是鐵甲》的賽制和模式跟拳擊比賽有些相似,有一定的規則和限制。

首先重量限制:所有參賽的鐵甲都要在90~110公斤,避免出現體量的不平衡。

鐵甲真正的體型並不像螢幕上那麼小

然後是戰鬥的場合:格鬥機器人進行戰鬥的地方叫鬥籠(BattleBox),也像極了拳擊裡面的牢籠賽。

而就像拳擊手不同的技巧和風格,格鬥機器人也有許多不同類型的分別。

像俄羅斯這群造火箭的大老爺們鼓搗出來的鐵甲空間站,

就屬於「彈射類」。

能輕易彈飛對手,也能作為自身的位置調整。

國人製造的機甲貪吃蛇,則是「彈射類」鐵甲;

3000牛米的電力抓舉,能夠輕而易舉地把對手來個過肩摔。

不同類型格鬥機器人之間的對戰,總能碰撞出相當猛烈的火花,以及「硬直」的機械魅力。

再說節目裡的「綜藝感」。

這也是《鐵甲》區別於《雄心》的地方,相比後者幾百的標記量,《這!就是鐵甲》豆瓣標記看過的人已有4000多人,但評分卻沒有因此下降。

原因大部分在於親民,這其實跟去年爆火的《中國有嘻哈》挺相似的。

《有嘻哈》因為吳亦凡的加入惹得不少關注,《鐵甲》的四位經理人同樣如此。

即便他們在流量上也許比不上吳亦凡,但好在每人各有特色;在短短一集的事件裡,各自所展現出來的人設已然相當明顯。

節目規則是每個經理人要經歷盲選、更換盲選鐵甲、戰鬥中搶選鐵甲的幾個流程選出自己的「戰隊」,再進行戰隊之間的較量。

這其中,撒貝南儼然漸漸從《今日說法》裡那個一本正經的主持人,慢慢解放天性、成為每個綜藝節目裡的搞笑擔當。

節目中說著“北大還行”的高材生,其實對機甲也經常一竅不通;

經常在選擇自己心儀的鐵甲之後洋洋得意,然後瞬間打臉。

張一山雖然戲份不多,但選鐵甲依舊是那副吊兒郎當的北京大少爺模樣,確實還蠻討喜。

而吳尊雖然經常透露著猶豫不決的性格,但偶爾展露出的“暖男”屬性,也足夠讓人刮目相看。

不過最讓人意外的嘉賓,還是鄭爽。

《鐵甲》裡所看到的鄭爽,儼然是一個直爽、邏輯清晰、做事縝密認真的女孩。

在更換各自鐵甲的環節當中並沒有想吳尊那樣不好意思,而是直接了當,覺得哪個強就換哪個:

“大家都蠻直接的,我覺得這才是競爭嘛”

第二集裡學習鐵甲知識的過程,也只有她在細細詢問鐵甲之間的克制關係、擅長手段等等,

一邊為接下來的戰鬥做充分的準備,一邊內心底想著、也是要為參加節目的選手負責。

這一來二去,馬上立起一個不同以往的「鄭爽」,反而吸粉不少。

而除了四位經理人之外,在前面兩集時間裡也多展現出一些選手和鐵甲的風格個性。

比如實力最弱的青瑪瑙和選手,漸漸成為吉祥物。

爆出金句“猶豫徘徊,等於白來”的俠客鐵甲操作者,則變成諸多笑點所在。

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鐵甲》的環節設置和後期剪輯,將大部分非「鐵甲格鬥」的畫面展現在正片裡,人物性格、現場氛圍一下子變得生動起來。

不過這其實也惹得一番爭議:格鬥太少,本末倒置。

但在燒麥看來,這其實還是「小眾」領域走向「大眾」的必經之路。

只要讓大多數人瞭解到「小眾」領域的魅力所在,即便要在方式上做出一些妥協,這也是必然的。

因為走出地下的嘻哈是如此,「鐵甲格鬥」大體也是如此。

能夠輕而易舉地把對手來個過肩摔。

不同類型格鬥機器人之間的對戰,總能碰撞出相當猛烈的火花,以及「硬直」的機械魅力。

再說節目裡的「綜藝感」。

這也是《鐵甲》區別於《雄心》的地方,相比後者幾百的標記量,《這!就是鐵甲》豆瓣標記看過的人已有4000多人,但評分卻沒有因此下降。

原因大部分在於親民,這其實跟去年爆火的《中國有嘻哈》挺相似的。

《有嘻哈》因為吳亦凡的加入惹得不少關注,《鐵甲》的四位經理人同樣如此。

即便他們在流量上也許比不上吳亦凡,但好在每人各有特色;在短短一集的事件裡,各自所展現出來的人設已然相當明顯。

節目規則是每個經理人要經歷盲選、更換盲選鐵甲、戰鬥中搶選鐵甲的幾個流程選出自己的「戰隊」,再進行戰隊之間的較量。

這其中,撒貝南儼然漸漸從《今日說法》裡那個一本正經的主持人,慢慢解放天性、成為每個綜藝節目裡的搞笑擔當。

節目中說著“北大還行”的高材生,其實對機甲也經常一竅不通;

經常在選擇自己心儀的鐵甲之後洋洋得意,然後瞬間打臉。

張一山雖然戲份不多,但選鐵甲依舊是那副吊兒郎當的北京大少爺模樣,確實還蠻討喜。

而吳尊雖然經常透露著猶豫不決的性格,但偶爾展露出的“暖男”屬性,也足夠讓人刮目相看。

不過最讓人意外的嘉賓,還是鄭爽。

《鐵甲》裡所看到的鄭爽,儼然是一個直爽、邏輯清晰、做事縝密認真的女孩。

在更換各自鐵甲的環節當中並沒有想吳尊那樣不好意思,而是直接了當,覺得哪個強就換哪個:

“大家都蠻直接的,我覺得這才是競爭嘛”

第二集裡學習鐵甲知識的過程,也只有她在細細詢問鐵甲之間的克制關係、擅長手段等等,

一邊為接下來的戰鬥做充分的準備,一邊內心底想著、也是要為參加節目的選手負責。

這一來二去,馬上立起一個不同以往的「鄭爽」,反而吸粉不少。

而除了四位經理人之外,在前面兩集時間裡也多展現出一些選手和鐵甲的風格個性。

比如實力最弱的青瑪瑙和選手,漸漸成為吉祥物。

爆出金句“猶豫徘徊,等於白來”的俠客鐵甲操作者,則變成諸多笑點所在。

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鐵甲》的環節設置和後期剪輯,將大部分非「鐵甲格鬥」的畫面展現在正片裡,人物性格、現場氛圍一下子變得生動起來。

不過這其實也惹得一番爭議:格鬥太少,本末倒置。

但在燒麥看來,這其實還是「小眾」領域走向「大眾」的必經之路。

只要讓大多數人瞭解到「小眾」領域的魅力所在,即便要在方式上做出一些妥協,這也是必然的。

因為走出地下的嘻哈是如此,「鐵甲格鬥」大體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