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央廣播電視臺和雲南廣播電視臺合拍紀錄片《落地生根》今晚播出

由中央廣播電視臺和雲南廣播電視臺合拍的反映怒江州福貢縣匹河鄉沙瓦村脫貧攻堅的紀錄片《落地生根》,將於2018年4月29號晚上23:00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新聞頻道《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五一特別節目中播出,

值得期待!

視頻載入中...

落地生根

紀錄片《落地生根》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深居怒江大峽谷山脊上的勤勞鄉民,在當地政府踐行“精准扶貧”的具體幫扶措施下,努力改變命運,脫貧攻堅的全景故事。拍攝團隊深入當地生活五個月,

用新鮮出爐的真實故事充分顯示了紀實影像在新時代的使命擔當。全片以最真實的故事,充分展現出各級人民政府“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心

這是一個需攀登3個多小時近6公里的陡峭山路,才能到達的小山村。遠離城市、沒有公路、沒有網路,幾乎與世隔絕...。一支由中央廣播電視臺和雲南衛視組成的攝製組來到了這裡,他們一待就是三個月。他們克服重重困難,

紮根深山,與村民們同吃同住同勞動,只為向全世界講述好——中國脫貧攻堅故事!

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

雲南省怒江地區福貢縣沙瓦村,

位於怒江大峽谷東岸,背靠碧羅雪山,面向高黎貢山,是碧羅雪山深處唯一一個怒族自然村。

落地生根

沙瓦村四周自然景色壯觀,但迷人的風景和現實生活是兩回事。山村遠離城市,沒有公路,沒有網路,幾乎與世隔絕。山村有29戶村民,基本都是建檔立卡戶,

人均年收入不足3050元,貧困問題突出,是雲南扶貧攻堅的一塊硬骨頭。

冰箱發出的當當聲

村民坡羅為了供三個孩子上學,在村裡開了個小賣部。盛夏某日,小賣部的冰箱壞了。由於沒通路,要修冰箱就要請人背下山到鄉里修。為了省錢,坡羅決定自己背冰箱下山。近6公里的陡峭山路,走了3個多小時。一周多後,冰箱修好了,但要背上山又是個大問題。為了省錢,坡羅叫來弟弟幫忙背冰箱上山。

上山,卸下冰箱,坡羅發現背都磨破了。

落地生根

這趟上山下山,有一群“熟人”一直跟著坡羅,用鏡頭記錄著這次跋涉。

這群熟人是紀錄片《落地生根》攝製組。

在山村“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是一部聚焦“脫貧攻堅”的紀錄片,是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雲南省委宣傳部指導創作的重點紀錄片之一,由中央廣播電視臺、雲南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

在瞭解到雲南省各地扶貧情況後,中央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紀實》欄目策劃王小力和柴紅芳奔赴雲南,和雲南衛視攝製組匯和,到昆明、紅河、臨滄、普洱、芒市、怒江等地進行實地考察。

落地生根

為準確瞭解和掌握雲南省扶貧的一線情況,4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帶領主創團隊赴雲南調研指導,最終,選取紅河、怒江兩地作為《落地生根》紀錄片的拍攝點。

在經過兩次調研後,5月7日,柴紅芳帶領全體製作人員到達雲南,和雲南台技術部門一起配備好所有拍攝器材。5月15日,天下著雨,攝製組攀登了近6公里的陡峭山路,馬托、人背、5個小時的攀登,村民和柴紅芳帶領攝製組正式進駐沙瓦村。當天夜裡,柴紅芳對全體隊員說:“就是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不願意的可以現在離開,如果不走,以後不能對我說要走,攻堅戰需要勇士的堅守,我們就是習主席號召的扶貧攻堅戰場上的勇士,是代表我們新聞戰線的勇士。”接下來5個月的拍攝,整個團隊沒有任何人員變動。

落地生根

導演介紹

柴紅芳總導演

1968年11月出生於山西運城萬榮縣,1986年10月入伍蘭州軍區21集團軍63師,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2002年轉業到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在農影中心《專題部》《聚焦三農》《電影部》工作,現任職於新聞頻道新聞紀實欄目。

落地生根

總導演柴紅芳在拍攝《落地生根》時進行採訪

柴紅芳主要作品

1、紀錄片《尋愛》,獲39屆香港電影節、第五屆北京電影節紀錄片獎、瑞士尼甕電影節獎、2015年金熊貓社會類二等獎。

2、中央電視臺紀錄片《中國人的活法》之《穿山》

3、獨立製作紀錄片《菊娘》《人間喜事》

4、紀錄片《摯愛一生——孫中山與宋慶齡》

5、紀錄片《落地生根》

“中國人的精神風貌”

因為要確保片子在院線的呈現效果,《落地生根》採用了4k超高清拍攝。攝影師安同慶、王童,錄音師焦磊,助理張小楠、余小龍、江大海、朱雲和梁敏每天背著100公斤左右的設備和燈光器材,穿梭在怒江大峽谷的土地上,每天工作平均12小時左右。為了確保第二天拍攝順利進行,兩位後期工作人員孫凡舒和邱學奎連夜整理材料,由於工作人員少,他們還會到拍攝第一現場兼作收卡、導卡工作。拍攝中期,為了把故事講得更鮮活,攝製組還請了當地的大學生村民幫忙進行怒族翻譯,為後期編輯的順利進行做好保證。“加上村裡經常停電,攝製組的拍攝工作也一直是‘攻堅’狀態。”

落地生根

為了不影響和打擾村民正常的生活,攝製組依村民的作息習慣跟蹤拍攝。十余名成員每天從早上六點開始分兩組進行空鏡拍攝,白天跟隨村民拍攝,等村民幹完農活晚上九十點回到家中攝製組還要進行回訪……

落地生根

“精准扶貧”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攝製組有重點地去選擇關注點,並深挖其中的故事。從水稻、玉米的栽種,到瓜果將熟,攝製組一直在記錄村民們生產和生活的變化。

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

有一次,攝影師安同慶讚揚柴紅芳的堅持和毅力,問她覺得這件事兒最困難的是什麼,柴紅芳忍不住落下了淚。柴紅芳說,這個眼淚不是懦弱,是感動,是被攝製團隊的勇敢、堅守和責任所感動。“山上來了很多人,也有很多隊伍走了,但唯獨我們新聞戰線的勇士堅守在這兒。因為我們是紀錄片人,既然熱愛這個行業,就要堅守到底。”

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

“中國不乏生動的故事,關鍵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中國不乏史詩般的實踐,關鍵是要有創作史詩的雄心。”如何培養創作史詩的雄心?文藝創作方法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紮根人民、紮根生活。《落地生根》攝製組做到了這一點。

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

2018年4月29號晚上23:00

中央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五一特別節目中播出

值得期待!

編輯:郗溪 責任編輯:宋力錦 張磊監製:沐利芸 總監製:朵翔總編審:李曉風總編輯:沈向興出品人:和亞寧

都市情感大戲《愛情萬萬歲》

每晚19:30鎖定雲南衛視

兩集連播 讓你看個過癮

愛情萬萬歲

由中央廣播電視臺、雲南廣播電視臺聯合攝製。

在瞭解到雲南省各地扶貧情況後,中央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紀實》欄目策劃王小力和柴紅芳奔赴雲南,和雲南衛視攝製組匯和,到昆明、紅河、臨滄、普洱、芒市、怒江等地進行實地考察。

落地生根

為準確瞭解和掌握雲南省扶貧的一線情況,4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帶領主創團隊赴雲南調研指導,最終,選取紅河、怒江兩地作為《落地生根》紀錄片的拍攝點。

在經過兩次調研後,5月7日,柴紅芳帶領全體製作人員到達雲南,和雲南台技術部門一起配備好所有拍攝器材。5月15日,天下著雨,攝製組攀登了近6公里的陡峭山路,馬托、人背、5個小時的攀登,村民和柴紅芳帶領攝製組正式進駐沙瓦村。當天夜裡,柴紅芳對全體隊員說:“就是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不願意的可以現在離開,如果不走,以後不能對我說要走,攻堅戰需要勇士的堅守,我們就是習主席號召的扶貧攻堅戰場上的勇士,是代表我們新聞戰線的勇士。”接下來5個月的拍攝,整個團隊沒有任何人員變動。

落地生根

導演介紹

柴紅芳總導演

1968年11月出生於山西運城萬榮縣,1986年10月入伍蘭州軍區21集團軍63師,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政治學院新聞系,2002年轉業到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在農影中心《專題部》《聚焦三農》《電影部》工作,現任職於新聞頻道新聞紀實欄目。

落地生根

總導演柴紅芳在拍攝《落地生根》時進行採訪

柴紅芳主要作品

1、紀錄片《尋愛》,獲39屆香港電影節、第五屆北京電影節紀錄片獎、瑞士尼甕電影節獎、2015年金熊貓社會類二等獎。

2、中央電視臺紀錄片《中國人的活法》之《穿山》

3、獨立製作紀錄片《菊娘》《人間喜事》

4、紀錄片《摯愛一生——孫中山與宋慶齡》

5、紀錄片《落地生根》

“中國人的精神風貌”

因為要確保片子在院線的呈現效果,《落地生根》採用了4k超高清拍攝。攝影師安同慶、王童,錄音師焦磊,助理張小楠、余小龍、江大海、朱雲和梁敏每天背著100公斤左右的設備和燈光器材,穿梭在怒江大峽谷的土地上,每天工作平均12小時左右。為了確保第二天拍攝順利進行,兩位後期工作人員孫凡舒和邱學奎連夜整理材料,由於工作人員少,他們還會到拍攝第一現場兼作收卡、導卡工作。拍攝中期,為了把故事講得更鮮活,攝製組還請了當地的大學生村民幫忙進行怒族翻譯,為後期編輯的順利進行做好保證。“加上村裡經常停電,攝製組的拍攝工作也一直是‘攻堅’狀態。”

落地生根

為了不影響和打擾村民正常的生活,攝製組依村民的作息習慣跟蹤拍攝。十余名成員每天從早上六點開始分兩組進行空鏡拍攝,白天跟隨村民拍攝,等村民幹完農活晚上九十點回到家中攝製組還要進行回訪……

落地生根

“精准扶貧”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攝製組有重點地去選擇關注點,並深挖其中的故事。從水稻、玉米的栽種,到瓜果將熟,攝製組一直在記錄村民們生產和生活的變化。

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

有一次,攝影師安同慶讚揚柴紅芳的堅持和毅力,問她覺得這件事兒最困難的是什麼,柴紅芳忍不住落下了淚。柴紅芳說,這個眼淚不是懦弱,是感動,是被攝製團隊的勇敢、堅守和責任所感動。“山上來了很多人,也有很多隊伍走了,但唯獨我們新聞戰線的勇士堅守在這兒。因為我們是紀錄片人,既然熱愛這個行業,就要堅守到底。”

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

“中國不乏生動的故事,關鍵要有講好故事的能力,中國不乏史詩般的實踐,關鍵是要有創作史詩的雄心。”如何培養創作史詩的雄心?文藝創作方法最根本、最關鍵、最牢靠的辦法是紮根人民、紮根生活。《落地生根》攝製組做到了這一點。

落地生根

《落地生根》

2018年4月29號晚上23:00

中央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五一特別節目中播出

值得期待!

編輯:郗溪 責任編輯:宋力錦 張磊監製:沐利芸 總監製:朵翔總編審:李曉風總編輯:沈向興出品人:和亞寧

都市情感大戲《愛情萬萬歲》

每晚19:30鎖定雲南衛視

兩集連播 讓你看個過癮

愛情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