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短史記483:當皇帝和太子面臨決裂,身為大臣該怎麼辦?

每天,為你講述有深度的歷史。——沉香

皇帝和太子大概是最為複雜的父子關係,一方面是血濃於水的骨肉親情,另一方面是冰冷殘酷的權力交接,而一旦他們走到決裂的邊緣,

總有一些人要成為炮灰。

南齊武帝蕭賾是高帝蕭道成的長子,而且只比父親小十三歲。蕭道成五十三歲建立南齊時,蕭賾也已經四十歲,在父親創業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由於這個緣故,蕭賾行事毫無顧忌,能自己決斷的當機立斷,很少和父親商量。在蕭道成還未稱帝前,蕭賾的做法還沒什麼大問題,一旦蕭道成成了皇帝,問題就隨之而來。

西元479年,蕭道成取劉宋而代之,

正式稱帝,身為世子的蕭賾隨即成為太子。他有一個親信名叫張景真,仗著蕭賾庇護,極為囂張,服侍乘輿都超過了標準,接近于皇帝。

看在太子的面子上,沒有人敢於對張景真提出異議。唯有司空諮議荀伯玉,一向受蕭道成信任,忍不住歎息道:“太子所做作為,陛下一概不知。我不說,還有誰敢說?”

於是,荀伯玉趁著太子外出拜陵時,暗中向蕭道成舉奏。蕭道成大怒,命令有關部門審查太子。豫章王蕭嶷得知消息後,連夜派人告知了哥哥蕭賾,蕭賾第一時間趕回了東宮。

第二天,蕭道成讓南郡王蕭長懋和聞喜公蕭子良宣佈敕書,責問太子,並向太子出示張景真的罪狀,讓二人以太子的命令收捕張景真,將其殺掉。蕭賾恐懼憂慮之下,

稱病不起。

皇帝公開責問太子,並殺掉他的親信,太子又稱病不起,一個多月了,蕭道成仍然怒氣未消,明眼人都看得出這對父子走到了決裂的邊緣。

有一天,蕭道成臥在太陽殿裡,侍中王敬則徑直而入,跪地進言道:“陛下擁有天下,時間還短,太子無端受到責罰,人們擔驚受怕。希望陛下親自前往東宮,消除太子的疑慮。”

蕭道成沉默不語。於是,王敬則大聲宣佈聖旨,命令左右收拾儀仗,

禦廚擺設食品,侍衛抬來轎子,準備立即前往東宮。蕭道成依然沒有起身的意思。

王敬則二話不說,拿過衣服披在蕭道成身上,勉強將蕭道成扶上轎子。蕭道成這才迫不得已來到東宮,並召集諸王在玄圃宴飲。

宴席上,長沙王蕭晃打著遮陽傘,

臨川王蕭映搖著雉尾扇,聞喜公蕭子良端著酒,南郡王蕭長懋酌酒勸飲,蕭賾以及豫章王蕭嶷、王敬則親自獻上酒食,直到天色擦黑的時候,大家都喝醉了,這才各自回家。一場危機被一場酒扼殺於搖籃之中。

蕭道成氣雖然消了,卻對荀伯玉更加信任,對於軍國機要大事全都交給他去辦。一時間,荀伯玉風頭無兩,權傾朝野。荀伯玉居母喪的時候,離家二裡地都站滿了弔唁的官員。

左率蕭景先和侍中王晏也一同前往弔唁,卻從早上等到晚上,才得以近前。出來之後,兩人又渴又餓,有氣無力,內心的憤怒與沮喪溢於言表。

第二天,蕭景先和王晏對蕭道成說道:“我等所看到皇子與皇孫兩宮的情形,相比荀伯玉的私宅,可謂門可羅雀啊。”蕭道成沉默不語。

驍騎將軍陳胤叔之前也曾向蕭道成舉報過蕭賾和張景真的不法行為,但他卻對蕭賾說道:“都是荀伯玉向皇上報告的。”蕭賾從此對荀伯玉懷恨在心。

蕭道成曾有意讓豫章王蕭嶷取代蕭賾成為太子,而蕭嶷侍奉太子卻更加謹慎,蕭賾因此對蕭嶷友愛有加,廢立太子之事始終沒有達成。

豫州刺史垣崇祖是當時的名將,軍界實力派,一直對蕭賾愛理不理。有一次,垣崇祖擊破北魏的進攻,蕭道成召其還朝,與之偷偷的密商大事。

於是,蕭賾對垣崇祖產生了懷疑,對他違心的以禮相待,並說道:“對於外界流傳的誹謗,我一直不放在心上。從今往後,我把榮華富貴就託付給你了。”垣崇祖客氣的回禮。

垣崇祖剛剛回到家,蕭道成就派荀伯玉前來宣佈命令,讓他前去邊疆處理軍務。垣崇祖接到聖旨,沒有和蕭賾告別,連夜出發。蕭賾認為垣崇祖對自己不盡誠,愈加懷恨在心。

西元482年三月,蕭道成駕崩,臨死前手指荀伯玉,把蕭賾託付給他。蕭賾即位後,垣崇祖已經升遷至五兵尚書,荀伯玉歷經升遷,也官至散騎常侍,卻始終心懷憂慮。

第二年四月,隱忍一年的蕭賾終於出手了,頒佈詔書誣陷垣崇祖招延接納長江北岸的亡命之徒,意圖與荀伯玉一起作亂,將二人收捕誅殺。

說到底,垣崇祖和荀伯玉是完全充當了炮灰的角色,在皇帝和太子之間,過於明顯的站隊都是自尋死路,和事佬才是王道,至於富貴險中求那是高難度操作。

左率蕭景先和侍中王晏也一同前往弔唁,卻從早上等到晚上,才得以近前。出來之後,兩人又渴又餓,有氣無力,內心的憤怒與沮喪溢於言表。

第二天,蕭景先和王晏對蕭道成說道:“我等所看到皇子與皇孫兩宮的情形,相比荀伯玉的私宅,可謂門可羅雀啊。”蕭道成沉默不語。

驍騎將軍陳胤叔之前也曾向蕭道成舉報過蕭賾和張景真的不法行為,但他卻對蕭賾說道:“都是荀伯玉向皇上報告的。”蕭賾從此對荀伯玉懷恨在心。

蕭道成曾有意讓豫章王蕭嶷取代蕭賾成為太子,而蕭嶷侍奉太子卻更加謹慎,蕭賾因此對蕭嶷友愛有加,廢立太子之事始終沒有達成。

豫州刺史垣崇祖是當時的名將,軍界實力派,一直對蕭賾愛理不理。有一次,垣崇祖擊破北魏的進攻,蕭道成召其還朝,與之偷偷的密商大事。

於是,蕭賾對垣崇祖產生了懷疑,對他違心的以禮相待,並說道:“對於外界流傳的誹謗,我一直不放在心上。從今往後,我把榮華富貴就託付給你了。”垣崇祖客氣的回禮。

垣崇祖剛剛回到家,蕭道成就派荀伯玉前來宣佈命令,讓他前去邊疆處理軍務。垣崇祖接到聖旨,沒有和蕭賾告別,連夜出發。蕭賾認為垣崇祖對自己不盡誠,愈加懷恨在心。

西元482年三月,蕭道成駕崩,臨死前手指荀伯玉,把蕭賾託付給他。蕭賾即位後,垣崇祖已經升遷至五兵尚書,荀伯玉歷經升遷,也官至散騎常侍,卻始終心懷憂慮。

第二年四月,隱忍一年的蕭賾終於出手了,頒佈詔書誣陷垣崇祖招延接納長江北岸的亡命之徒,意圖與荀伯玉一起作亂,將二人收捕誅殺。

說到底,垣崇祖和荀伯玉是完全充當了炮灰的角色,在皇帝和太子之間,過於明顯的站隊都是自尋死路,和事佬才是王道,至於富貴險中求那是高難度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