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價格或超殲

日前,網上突然傳出消息表示完整版電子戰機“殲-15飛鯊”首飛成功,引起了廣大軍迷的熱議。

根據流露出的圖片,我們可以粗略的看出黃皮殲-15翼尖掛著電子吊艙,與已經問世的殲16電戰版較為相似,

也就是說網友俗稱的殲15“咆哮鯊”首飛成功的消息,基本上是真實的。

其實,關於中國正研發殲15電子戰版的消息,早在2016年就已經是傳遍了網路。如今隨著其千呼萬喚始出來,必將可以填補我國海軍艦載機的一項空白。

那麼電子戰機為何會受到廣泛關注,

甚至有網友表示電子戰機的意義不下於隱身戰機,它有何特別之處?

以被外界成為世界最強電子戰機的美軍EA-18G“咆哮者”為例,其雖然是在美國海軍F/A-18E/F“超級大黃蜂”戰鬥攻擊機的基礎上發展而來,但EA-18G在保留了大黃蜂的飛行性能和自衛系統的同時,

安裝有大功率電子戰設備與雷達,能夠為己方戰機編隊提供大範圍的電磁干擾,使敵方致盲“你看不見、聽不見和聯絡不暢通”,那再多的裝備都只能成為廢鐵和靶子。

如美軍組織的一次對抗演習中,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就依靠著自己強大的電子干擾和雷達探測能力,成功將隱身戰機F22擊敗,引發外界轟動。

而在2011年的伊拉克和利比亞作戰行動中,EA-18G也發揮了極大作用,成功抵禦了對手防空導彈對己方戰機的攻擊。

當然,電子戰機固然十分強大,但其技術門檻和價格也是極高。電子戰機主要依靠自身攜帶的大功率電子戰設備去偵測和壓制對手的雷達通信頻率與功率,這樣一來如何利用有限的空間和供電量,

研發出性能先進的設備就十分困難,全球也就有限的幾國擁有這個實力。

我國殲-15“咆哮鯊”雖然官方並沒有透露相應價格,但有分析人士表示其最終價格可能將會超過五代隱身戰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