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Amy|帶你瞭解異國的醫療「文學與原創」

眾所周知,加拿大是個免費醫療的國家。

在過去的這兩三年,因為H哥病時出出進進醫院,婆婆最後一年,我們儘量陪護照顧,也是N多出入醫院,多多少少加拿大的醫院有些瞭解。

首先,加拿大的醫療卡是各省負責自己的長住居民,如果從一個省搬到另一個省工作或生活,就需要在一定時間內進行登記註冊,一般情況是三個月內如果有醫療帳單,會自動把帳單轉到原來的省份負責, 新的醫療卡在三個月結束後自動生效。如果是從其它國家常駐或工作返回加拿大的,就要重新註冊,包括是拿加拿大護照的原駐公民,期限也是三個月,所以這種情況如果沒有私人醫療保險罩著,

就祈禱自己別得病吧。

雖然是個免費醫療的國家,但也有些不包的項目。比如牙齒的治療,如此就衍生的醫療保險一般和各個公司掛鉤 ,一般的公司(比如,商場,超市,速食店等)在一定的條件約束下,會分級別給員工保險,一般這種級別是按員工工作年限,必須是全職工,工作的年頭越長,所得待遇越好,當然員工自己也是需要承擔部分費用。

其它有技術含量的公司(動腦筋的公司),有技能含量的公司(動四肢的公司,工程公司),根據公司規模大小,相對的醫療保險會更好些。

H哥這些年所有工作過的公司相對來講都是大型公司,這種公司所附帶的醫療保險包括他的直系家人(夫妻,未成年子女)。這種保險基本能包括了政府不負責的其它部分。 比如:一年幾次的洗牙,牙齒治療,醫療按摩,(沒錯,是按摩)理療,心理疾病,

家庭需要的心理輔導等治療(比如夫妻間矛盾需要諮詢疏導) 等等,還包括和治療有關的補助物品,比如,我的腿有靜脈曲張,大夫給了診斷後,建議要穿醫用彈力襪,價格不菲,這種就可以走H哥公司的醫療保險,一般一個年週期有一定的限額,下個年週期再新一輪。這種保險還包括政府不包的藥品 。

加拿大需要治療性藥物必須大夫開藥方,拿著藥方去藥房取藥,如果是精神類藥物或強效止痛藥等,

藥房在拿到醫生的藥單後,還要求取藥 人的帶照片的身份證件,而且所有藥品是嚴格按照大夫給的天數查出來付藥。這些藥品的的費用政府只負擔夠年齡的老人和特色人群,所以普通人就需要走保險付帳或自掏腰包,幾塊錢,幾十塊錢,不會太過分。

如果住院,政府費用全包,一日三餐,品種搭配,根據每個病人的不同情況大夫給開餐單,如果沒什麼需要特殊要求的病人,

會有專人每天到你床前點餐。 護士會負責病人的打針吃藥,更衣,梳洗打扮,這包括去衛生間協助,洗浴,等等病人的一切需要。所以在加拿大住院基本不需要家人陪護,也不准許有陪護過夜。醫護的職責所在,比如婆婆住院期間,身體虛弱,去衛生間需要協助,護士是不准許我接手,一定要按鈴叫他們。但也有例外網開一面的時候,H哥手術時,刀口從左側耳後到下顎,拿掉全部淋巴細胞,心疼他,也不舍,過了探訪時間,我悄悄的搬張椅子坐在他床頭裡面,安安靜靜,拉上簾後,護士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任由我陪他了。

加拿大的醫療還包括出院後的跟進治療。 婆婆70歲查出肺癌手術,到84歲離開,尤其最後一年幾進幾出醫院後,因身體部件衰退大夫以無力回天,老人實在是行動困難,大夫給我們打個比喻,她的每個步伐的移動,猶如我們在攀爬一座山。回家後的婆婆行動不便,政府有專門的家護公司,每天早、 中、 晚三次、每次一到兩小時來給婆婆更衣、做飯等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務,也包括簡單的康復運動,一般這種是根據病人的情況做時間安排的,有的病人每天都有,有的間隔幾天一次。除此之外,還有高級別的醫護人員到家進行跟進檢查治療。

呼叫急診,“醫院會把人等死”來形容加拿大看病的困難,好像也不全對,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 H哥有一次在放化療治療期間高燒,眼看著38、 39 奔40度去了,我說叫急救車去急診吧,他堅持要自己去醫院急診,不叫救護車,他說浪費資源, 在之前的治療期間,大夫就把所有可能狀況提前給我們上課,所以我們到急診後拿著他的相關資訊,直接登記,沒有多久就被分配到病床等待大夫處置。 當夜打完點滴就被放回家了。 我們為婆婆叫過幾次急診,高峰期兩個月六次急診。 打過911後,10多分鐘等待,可能會更短時間,會有先遣部隊先到,一般這是一個人,帶著急救箱等物搶先到達,在沒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他們一定會按程式問完所有問題,才進行可行性處置,這期間救護車及兩個隨車急救人員就會到達,這兩個人是專門接手並負責送病人到醫院。公公去世前兩年,正好我們兩個人在家,眼看著推著助步車(這種幫助保持平衡的車在加拿大老人中及其普遍,輕便,折疊,可坐,)腿軟他緩緩的就摔倒了,我自己扶不起他,問“咋辦?” , 他說:“叫911吧!”, 我當時就想,他們會管你跌倒嗎?, 打過電話,那邊問清楚情況,告訴我不要動他,等急救人員來。他們到後,經過詢問後,有步驟的把老人家扶起來,確認不要去醫院後,就離開了。

這就是部分我瞭解的加拿大醫療, 改天再續。。。。

拿掉全部淋巴細胞,心疼他,也不舍,過了探訪時間,我悄悄的搬張椅子坐在他床頭裡面,安安靜靜,拉上簾後,護士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任由我陪他了。

加拿大的醫療還包括出院後的跟進治療。 婆婆70歲查出肺癌手術,到84歲離開,尤其最後一年幾進幾出醫院後,因身體部件衰退大夫以無力回天,老人實在是行動困難,大夫給我們打個比喻,她的每個步伐的移動,猶如我們在攀爬一座山。回家後的婆婆行動不便,政府有專門的家護公司,每天早、 中、 晚三次、每次一到兩小時來給婆婆更衣、做飯等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務,也包括簡單的康復運動,一般這種是根據病人的情況做時間安排的,有的病人每天都有,有的間隔幾天一次。除此之外,還有高級別的醫護人員到家進行跟進檢查治療。

呼叫急診,“醫院會把人等死”來形容加拿大看病的困難,好像也不全對,是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 H哥有一次在放化療治療期間高燒,眼看著38、 39 奔40度去了,我說叫急救車去急診吧,他堅持要自己去醫院急診,不叫救護車,他說浪費資源, 在之前的治療期間,大夫就把所有可能狀況提前給我們上課,所以我們到急診後拿著他的相關資訊,直接登記,沒有多久就被分配到病床等待大夫處置。 當夜打完點滴就被放回家了。 我們為婆婆叫過幾次急診,高峰期兩個月六次急診。 打過911後,10多分鐘等待,可能會更短時間,會有先遣部隊先到,一般這是一個人,帶著急救箱等物搶先到達,在沒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他們一定會按程式問完所有問題,才進行可行性處置,這期間救護車及兩個隨車急救人員就會到達,這兩個人是專門接手並負責送病人到醫院。公公去世前兩年,正好我們兩個人在家,眼看著推著助步車(這種幫助保持平衡的車在加拿大老人中及其普遍,輕便,折疊,可坐,)腿軟他緩緩的就摔倒了,我自己扶不起他,問“咋辦?” , 他說:“叫911吧!”, 我當時就想,他們會管你跌倒嗎?, 打過電話,那邊問清楚情況,告訴我不要動他,等急救人員來。他們到後,經過詢問後,有步驟的把老人家扶起來,確認不要去醫院後,就離開了。

這就是部分我瞭解的加拿大醫療, 改天再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