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綠色建築新機遇 安防行業如何把握風口?

【中國安防展覽網 企業關注】隨著科技不斷進步,這幾年智慧建築成為大家住房的首選,然而隨著人們環保意識加強,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視,綠色建築的概念也逐漸走入大家的視野。

這種理念將綠色環保科技應用到建築的設計、建設和使用中,通過與實際情況的結合,實現建築的綠色環保節能化,最終實現人與自然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可以預想到在未來的建築行業,綠色建築將成為主流理念,為人與自然共同發展提供條件。那麼綠色建築與當下大熱的智慧建築有何區別?在發展中出現了哪些問題?在綠色建築領域安防行業又該作何調整和部署?下麵就來一探究竟!

側重有別 重視可持續發展

綠色建築是指在建築的全壽命週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 、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築。智慧建築則指通過將建築物的結構、設備、服務和管理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進行最優化組合,

從而為使用者提供一個高效、舒適、便利的人性化建築環境。智慧建築是集現代科學技術之大成的產物。其技術基礎主要由現代建築技術、現代電腦技術現代通訊技術和現代控制技術所組成。簡單來說綠色建築強調的是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而智慧建築強調的是資訊化。

無規矩 不成方圓

相比西方發達國家,

我國的綠色建築起步較晚,人民群眾對這一建築行業的新概念也存在理解片面、缺失的情況。不僅如此,有的建築在建造過程中,規劃環節存在不足,建築內不同區域間節能、保溫效果存在較大差異;而最具“隱蔽性”的情況是:整座建築處處都展現出節能環保的功效,然而由於設計的不合理,前期的資源消耗,以及建築物中佈置的附加產品並不具有節能環保的功效,
實際能耗反而超過普通建築。因此在綠色建築發展的關鍵時期,急需將綠色建築的概念普及並制定一套完善的標準加以約束,走向標準化道路,與此同時,綠色建築相關產業也應從節能、環保的角度出發有所改進。

安防部署 從“頭”做起

在綠色建築所使用的安防產品中,“節能+安全”被放在了第一位。定位于智慧綠色建築垂直市場的產品,其目標是,大幅降低能耗成本的同時,

改善用戶體驗。如通過將照明、遮陽、暖通空調、音視頻、安防、調度及能耗監控的‘條件邏輯’相整合,以滿足用戶對一棟建築的全部需求。那麼這些安防系統要如何部署?怎樣兼顧節能與安全呢?

從設計施工上看, 過去物理安防只需在建築項目主要設計完成之後作為補充加入進來,但隨著對安防重視程度的提高,及綠色建築系統建設複雜性的增加,安防設計應在早期介入整個建築的生命週期,以幫助系統集成商在後期的實際安裝工作。同時,建設現場需要視頻監控以防財物被盜,具有高度敏感性的建築也需要對建設者和維修工人進行細緻深入的身份背景驗證及通行管理。開發商和建築管理團隊應提前考慮電子監控設備和網路、攝像設備安裝的有利位置、電纜管槽、電子線路的密閉與抗干擾及支托。這要求建築設計團隊在繪製建築圖紙時就考慮安防系統的設計。由此可見,綠色建築安防系統的建設,依賴於“深度防護”的理念,應同時使用多層物理及邏輯安防措施和管理手段。

從系統要求上看,傳統建築安防監控系統建設的目的是記錄監控場景,及時報告所監控區域內的異常事件,確保被監控場所內的人、財、物的安全。從設計角度來看,優先考慮的是檢測準確、圖像清晰、報警無誤、存儲及傳輸可靠。節能環保的建設目標對安防監控產品及其系統提出更高的要求,考慮的是社會和經濟效益,通過一系列措施來實現節能環保,從而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電子元件和晶片的低功耗指標、電源轉換效率、演算法的運算量等;對安防工程實施,如佈線方式、輔材、供電方式等提出新的要求。

結語:2017年初,中國政府公佈“十三五”節能減排工作方案,計畫在2020年之前實現綠色建築占新建建築的比率達到50%的目標。不難預期,中國對綠色建築技術的需求將在未來幾年內迅速增長,綠色建築行業發展潛力不容忽視。安防系統作為綠色建築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雖然從目前來看在建築中所占比例還不足5%,但從長遠來看,參考歐美日等國家智慧建築中安防系統所占比例,仍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市場。安防研發和生產企業作為主觀能動者,要思想意識和技術執行雙管齊下,才能更加有力地推動安防業的良性發展,以保障其真正地節約能源,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損失。才能最終實現將安全防範真正地貼合人們,為其更好的生活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本文根據能源世界、新華網、中國水泥網、中國青年網、百度、中國安防行業網資訊整理,中國安防展覽網編輯發佈)

以幫助系統集成商在後期的實際安裝工作。同時,建設現場需要視頻監控以防財物被盜,具有高度敏感性的建築也需要對建設者和維修工人進行細緻深入的身份背景驗證及通行管理。開發商和建築管理團隊應提前考慮電子監控設備和網路、攝像設備安裝的有利位置、電纜管槽、電子線路的密閉與抗干擾及支托。這要求建築設計團隊在繪製建築圖紙時就考慮安防系統的設計。由此可見,綠色建築安防系統的建設,依賴於“深度防護”的理念,應同時使用多層物理及邏輯安防措施和管理手段。

從系統要求上看,傳統建築安防監控系統建設的目的是記錄監控場景,及時報告所監控區域內的異常事件,確保被監控場所內的人、財、物的安全。從設計角度來看,優先考慮的是檢測準確、圖像清晰、報警無誤、存儲及傳輸可靠。節能環保的建設目標對安防監控產品及其系統提出更高的要求,考慮的是社會和經濟效益,通過一系列措施來實現節能環保,從而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如電子元件和晶片的低功耗指標、電源轉換效率、演算法的運算量等;對安防工程實施,如佈線方式、輔材、供電方式等提出新的要求。

結語:2017年初,中國政府公佈“十三五”節能減排工作方案,計畫在2020年之前實現綠色建築占新建建築的比率達到50%的目標。不難預期,中國對綠色建築技術的需求將在未來幾年內迅速增長,綠色建築行業發展潛力不容忽視。安防系統作為綠色建築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雖然從目前來看在建築中所占比例還不足5%,但從長遠來看,參考歐美日等國家智慧建築中安防系統所占比例,仍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市場。安防研發和生產企業作為主觀能動者,要思想意識和技術執行雙管齊下,才能更加有力地推動安防業的良性發展,以保障其真正地節約能源,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和損失。才能最終實現將安全防範真正地貼合人們,為其更好的生活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本文根據能源世界、新華網、中國水泥網、中國青年網、百度、中國安防行業網資訊整理,中國安防展覽網編輯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