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雷軍承諾硬體淨利潤率絕不超過5%,但這筆賬該怎麼算?

30年前,年僅20歲的雷軍提前兩年修滿了武漢大學電腦系的學分,並完成了畢業設計,從母校畢業。如今,雷軍帶著小米6X的發佈會,再次回到母校,他顯得有些緊張:“在武漢大學、在我的母校發佈新產品,

有人問我感覺怎麼樣?我感覺有點緊張,就好像考試一樣。”

然而,今天刷屏的卻不是雷軍30年前後對比的滄桑,也不是昨天小米在雷軍母校發佈的這款6X手機,而是雷總對所有消費者的一個承諾:小米硬體綜合淨利潤率不會超過5%,超出部分將全部返還給使用者。

小米:感動人心

雖然這不是雷總功成名就之後第一次回歸母校,但將新品發佈會搬到母校卻還是第一次,雖然這場發佈會只有一款產品,但對於小米整個公司來說,可能這將是今年、甚至最近幾年最重要的一場。

榮歸母校,情懷肯定是少不了的。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雷軍先談了小米創業初心,並回顧了這八年創業之路:“通過八年奮鬥,小米成為全球第四大智慧手機製造商。”

當然,最重要的不是雷總回憶自己的青春歲月,而是發佈會上放出的一段2011年小米第一次年會時的視頻,雷軍激動地說道:“我們要做出蘋果一樣的好產品,同時用互聯網的方式銷售……要做讓老百姓買得起的好產品,

iPhone賣6800對大多數人來說還是太貴,我們能不能做1800塊,甚至800塊的手機。”

對於雷軍來說,創業八年,說短不短,算是期中考試。就在這場關鍵性的大考中,雷軍宣佈了一項重要的決議,小米硬體的綜合淨利率永遠不會超過 5%,如果有超出的部分,全部返還給使用者。

小米的價格賬該怎麼算?

這項決定一出,引發了全場轟動,也在第二天全網引發了激烈的討論。

但是在激動之餘,我們還是要沉下來好好想想,小米5%淨利潤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麼,這筆賬到底該怎麼算?究竟雷總宣佈的這項決定是一項創舉,還是一個噱頭?

其實,即使雷軍不宣佈這項決議,大家也都知道,小米在硬體部分一直以高性價比的定價策略著稱,毛利率之低有口皆碑,5%淨利潤率這個決定,並不是一個改變,而是一種延續。

此外,淨利潤率這種資料,本來就很難公開透明地去查證,即使小米上市後每年公佈財報,也很難詳細公佈到每一項開支與收入,來計算硬體利潤率是否超過5%。

最後,小米的盈利大頭本來也不是硬體領域,廣告等互聯網服務才是小米的現金牛。也就是說,從盈利模式上來講,小米不像蘋果公司這樣的硬體企業,更像是BAT這樣的互聯網公司。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給小米性價比優先的定價策略點贊。總比那些千元機的配置賣出兩三千旗艦價格的國產廠商要良心得多。

最後,小米的盈利大頭本來也不是硬體領域,廣告等互聯網服務才是小米的現金牛。也就是說,從盈利模式上來講,小米不像蘋果公司這樣的硬體企業,更像是BAT這樣的互聯網公司。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給小米性價比優先的定價策略點贊。總比那些千元機的配置賣出兩三千旗艦價格的國產廠商要良心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