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永定區岐嶺鄉:林下生金有門路 生態資源變財源

4月的永定,處處綠意盎然,煥發出勃勃生機,在岐嶺鄉新村村,幾十隻放養的野鴨在山塘嬉戲,時而略過水面,時而展翅高飛,養殖戶廖洪生的林下種養路又多了幾分野性。為了讓竹林下的空間利用的更加充分,

2017年,廖洪生買了上百頭野鴨和珍珠雞在林下進行放養,幾個月下來,廖洪生發現這些野鴨、珍珠雞不僅肉質鮮美,而且成活率極高,備受市場青睞。

除了林下養殖風生水起,林下套種也是廖洪生的生財門道,林下種植巴戟天,

金線蓮、草珊瑚這些名貴藥材也給他帶來了源源不斷的財富。如今,連片2000多畝原本管理粗放、經濟效益低下的竹林,通過“合作社+農戶”發展林下經濟,成為了他的聚寶盆。

從簡單的毛竹效益到現在的多元化收入,廖洪生可謂是地盡其利,依靠林下經濟的發展,

他在2000多畝的竹林下創造出幾百萬的經濟效益。通過扶持培育專業合作社,發展林下套種,鼓勵和提升林地生產模式,永定區相關部門為像廖洪生一樣的林農帶來了豐厚收入。截止目前,永定全區林下經濟經營面積72.6萬畝,總產值達12.4億元,參與林下經濟發展的農戶達到1.6萬戶,就業人數達到3萬人,人均年增收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