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護士“准媽媽”生娃前一夜還在“前線”!媽媽無疑是世界上最辛苦的“勞動者”!致敬

說到孕婦醫護人員,

看過紀錄片《生門》的人都會想起那個網紅婦產科醫生,

生之前,

還奮鬥在臨床一線,

下手術臺後就直接吐血了(胃賁門撕裂)

4月19日的夜晚,浙大一院新生兒科病房裡,三個早產的寶寶,最小的寶寶胎齡才29周,出生體重只有1.3kg。

這三個迫不及待出來看世界的寶寶,讓新生兒病房的醫生護士們顯得尤為繁忙!

在這些忙碌的身影中,有一個特別顯眼,身懷六甲,感覺她的肚子分分鐘就要“發動”,“咦?葉老師怎麼在這兒?葉老師不是在產科待產嗎?”來上後夜班的同事驚訝地問到。

葉娟,浙大一院兒科護士長,懷胎十月,因過了預產期多日而入住產科病房掛催產素準備迎接第二個孩子的到來。

19日晚,她聽聞病房連收了三個早產的寶寶,葉娟護士長深知極低出生體重兒穿刺的困難性以及及早開通靜脈通路的重要性,

於是她挺著大肚子,主動到病房來為這個極低出生體重的寶寶行PICC置管術,她來時,同事正遇穿刺困難,她的到來無異於雪中送炭,這一夜葉護士長一直到置管成功病房穩定才離開,而此時,夜已深...

其實,本該在產科待產的葉娟護士長出現在兒科病房並不奇怪。葉娟護士長懷孕以來,病房需要加班加點她也從未因懷孕而鬆懈過,哪裡需要她都及時頂上。2017年11月14日,也是一個夜晚,新生兒病房迎來一名因Rh溶血導致重度黃疸的寶寶。Rh溶血病患兒往往病情重,進展快,溶血程度重,易出現膽紅素腦病,需儘快進行換血治療,而稀少的Rh陰性血型人群為血源的供給增加了難度,

直到晚10點左右Rh陰性的熊貓血才送到病房,此時,身懷四月的葉護士長已為患兒置好動、靜脈通道,血源到後立即開始換血,歷時2小時15分鐘,葉護士長一直堅持站著為患兒換血,等換血結束記錄完畢已是淩晨一點。

孕五個月時去浙大一院北侖分院開展新生兒PICC置管術培訓。在除夕夜挺著大肚子值班,整個孕期幾乎都在崗直至生產前一天。

4月20日下午,產科傳來喜訊,前一晚還在新生兒病房工作的葉娟護士長順利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寶寶。

大家可能認為,女人懷孕了就特別嬌貴。但如果是女醫護工作者們,懷孕對她們來說,只不過是從女超人變成了“帶球”女超人!救人治病照樣不能耽誤,只要病人有需要,她們就堅持奮鬥在病人身邊,因為她們是生命的守護者,做了生命的孕育者後,更懂守護生命的重要性!

在除夕夜挺著大肚子值班,整個孕期幾乎都在崗直至生產前一天。

4月20日下午,產科傳來喜訊,前一晚還在新生兒病房工作的葉娟護士長順利迎來了自己的第二個寶寶。

大家可能認為,女人懷孕了就特別嬌貴。但如果是女醫護工作者們,懷孕對她們來說,只不過是從女超人變成了“帶球”女超人!救人治病照樣不能耽誤,只要病人有需要,她們就堅持奮鬥在病人身邊,因為她們是生命的守護者,做了生命的孕育者後,更懂守護生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