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行代碼蒸發64億人民幣 區塊鏈遠沒有想像中安全

美鏈BEC、SMT先後曝出智慧合約漏洞 區塊鏈遠沒有想像中安全

IT時報見習記者 劉慧瑩

一行代碼造成的漏洞,蒸發了64億元人民幣。

4月22日中午,有駭客利用乙太坊 ERC-20智慧合約中BatchOverFlow漏洞攻擊BEC,但這反而讓一些“有心人”在國外找到了躲避監管的方式,而通過智慧合約發行代幣的代價,已經低之又低。

一位從事區塊鏈技術的創業者告訴《IT時報》記者,一個程式師只要花5分鐘,從網上抄一些智慧合約代碼,稍做修改,就可以發行一個代幣。如果再寫個白皮書,

找幾個知名顧問月臺,就可以在數位貨幣交易所裡發行幾千萬甚至上億的項目。

由於這些數位貨幣交易所註冊在海外,國內很難對其進行監管,因此顯而易見的是,上交易所發行代幣變得越來越容易,以往對發幣團隊相對嚴格的審核,現在都被有意無意地忽略了。

既沒有交易所的監管,又抱著“一夜暴富”的期待,這些發幣團隊的技術實力、對安全的防範意識,

自然很難得到保證。

陳鴻剛認為,好的代碼應當經過非常嚴格的測試,倘若投資者無從判斷代幣發行團隊的水準,就要盡可能選擇相對主流的幣,或者經過一段時間市場考驗的幣來進行投資。但是在數字貨幣的世界裡,各種漏洞都潛伏其中,投資者需要做好漏洞隨時暴露的心理準備,同時,平臺自身的資質,也是投資者需要仔細考慮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