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山東省加快生物質能源取暖推廣應用會議在陽信召開

會議現場

大眾網濱州4月26日訊4月26日,山東省加快生物質能源取暖推廣應用工作推進會在陽信縣召開。

山東省經信委副主任王萬良主持會議,山東省財政廳二級巡視員姜龍,濱州市副市長曹玉斌出席會議,陽信縣委副書記、縣長劉藎一彙報了陽信縣生物質能源推廣應用工作情況。

陽信縣委副書記、縣長劉藎一彙報陽信縣生物質能源取暖開展情況

劉藎一說,陽信作為26通道城市轄屬縣,也是山東全省唯一尚未實現集中供暖的縣區,可以說,推進清潔取暖刻不容緩。為此,陽信縣先期推行了煤改氣、煤改電等改暖工程,先後完成改造1.5萬戶。但由於陽信冬季取暖基礎太差,隨著煤改氣在農村地區的大面積推廣,陽信縣燃氣用戶陡然增多,造成臨時氣源短缺。加之農村住房普遍面積較大、保暖效果不好,

戶均取暖日用燃氣約20方,日均燃氣費達46元,對於多數農民群眾來說,負擔偏重。鑒於以上實際,全部推行煤改氣、煤改電難度太大。因此,探索一種更有保障、更加實惠的全新取暖方式勢在必行。

與會人員參與討論

劉藎一介紹,

陽信作為中國鴨梨之鄉、全國畜牧百強縣、中國古典傢俱文化產業基地,廢棄木材、作物秸稈、畜禽糞汙等生物質原料充足。據統計,全縣10萬畝梨園年可剪枝5萬噸,55萬畝耕地年產秸稈80萬噸,木器加工企業年可供應鋸末10萬噸,肉牛養殖每年可產生牛糞150余萬噸,具備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同時縣域企業已掌握木質顆粒、畜禽糞汙等成型燃料的生產工藝,並擁有生物質熱電聯產專利技術。
基於以上考慮,在濱州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陽信縣啟動實施了生物質清潔取暖改造試點工作,經過多方對接探索,初步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陽信方案”。

劉藎一表示,推廣生物質清潔取暖,可有效解決農林廢棄物隨意堆放、規模化養殖巨量糞汙的處理問題,有效減少農村面源污染。同時,按當前補貼政策,較比煤改氣、煤改電,改造成本分別降低38%、3.2%,分別節省5140元、280元,

使用成本分別降低52%、51%,分別節省2140元、2080元大大降低了綜合成本,減輕農戶負擔。另外,生物質專用爐具能實現炊暖兩用,更符合農民傳統使用習慣,並且操作簡便,相較氣、電,安全係數更高,群眾接受。

“下一步陽信縣將以增強生物質清潔取暖長效性、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重點圍繞市場化運作、多方式利用、運行體系建設方面深化探索。”劉藎一說,將充分發揮市場主導作用,優化推廣機制;豐富生物質能利用方式,推進多能互補;構建廢棄物回收利用體系,強化支撐保障,從而實現生物質清潔取暖健康可持續發展。

會後,與會領導還先後赴山東振源農牧迴圈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利民生物質能科技有限公司、窪裡趙村分散取暖專案、水落坡鎮中心幼稚園鍋爐取暖項目進行現場觀摩。

優化推廣機制;豐富生物質能利用方式,推進多能互補;構建廢棄物回收利用體系,強化支撐保障,從而實現生物質清潔取暖健康可持續發展。

會後,與會領導還先後赴山東振源農牧迴圈產業開發有限公司、利民生物質能科技有限公司、窪裡趙村分散取暖專案、水落坡鎮中心幼稚園鍋爐取暖項目進行現場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