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博世中國財務副總裁楊川麟:導師型領導的影響力 上

博世(Bosch )中國區財務副總裁楊川麟先生在“迎上海財經大學百年校慶 -暨2017首席財務官峰會”上,
做了題為“導師型領導的影響力”的主題分享,他認為隨著商業模式的轉變,導師型領導正成為大勢所趨。

劉慶華先生的觀點集錦:

√ 經營管理環境與變化挑戰:VUCA

√ 商業模式的轉變:傳統--現在—未來

√ 商業模式與企業人關係:領導即教練

如何認識自己的“天花板”

我今天想講的話題是導師型領導的影響力。現在作為經理人,35歲到45歲之間,我們往往能看到一隻無形的手,

就是我們面臨的可能的天花板。昨天是今天的因,今天是明天的因。怎麼控制這只手,讓這只手走開呢?這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不是向內轉型?是不是拓展自己的vertical往horizontal走?我後面會談怎麼樣做導師,包括詮釋什麼是導師型領導。

我大約十年前開始做mentor,主要在兩個學校做。一個是在北大光華,一個是在復旦管理學院,在公司也做過不少mentor,覺得它是一件特別有意思的事情。

在做mentor之前我有很多掙扎。實話實說那時在35歲的時候,我也覺得隱隱看到職業生涯下一步該怎麼走。就像CEO往CFO發展,或者是CFO往CEO發展。我曾經做過亞太地區的銷售總監,做了九個月實在受不了。然後也做過一段總經理,覺得好辛苦。最終做了一段mentor之後我發現可能做CFO比較舒服。

一方面我非常喜歡資料。我認為資料裡是有黃金的。我們提出的建議對企業是有幫助的。

而且我們和CEO搭檔非常合理。我們像那個指方向的人,他們像開車的人。我更想說轉型怎麼轉都是合理的。早轉最好,晚了比較困難。轉型需要的技巧很多。我非常贊同賴總的觀點:當你沒有把30%時間放在自己團隊身上的時候,你調動不起來;當你沒有用20%往外看、往前去思考的時候,你的學習速度慢。30%做團隊的事情,這裡面我想給大家介紹制度。

經營管理環境與變化挑戰:VUCA

大家可能都非常熟悉VUCA。第一個volatility(模糊性)。誰是我們的對手,越來越不清楚。以前銀行過得很好的時候沒有想到螞蟻金服這類公司是真正的對手。中國電信、聯通沒有想到最後騰訊把它打垮。那什麼是打垮我們財務生涯的對手?按照最新的美國對人工智慧的報告研究:未來20年,全美國47%的辦公室崗位會消失。很不幸,財務比例很高。面臨這些的時候我們怎麼做?還需要學財務嗎?

我們這幾年在搞共用財務中心。很多大學本科財務的畢業生在我們這邊。他們工作三個月就辭職了。他們說所有學的東西在這邊都用不上,不知道怎麼做賬。慢慢地我的working structure越來越簡單,那我要這些bachelor幹什麼。當我擁有了規模資料,我就可以通過系統完成軟體的投資。軟體的投資通過BI,很多reporting自動出來,要accounting people做什麼?所以要強調對商業模式的理解,對市場的理解,對企業周邊人士的理解的重要性。

商業模式的改變

傳統型金字塔企業

對於傳統的金字塔型企業,特點是組織穩定、溝通成本高,強調相互牽制、降低風險,決策時間慢,資訊不對稱。金字塔型企業的領導人是高居塔尖的。金字塔企業背後的陰影是很大。

其實當初泰勒的科學管理衍生的歸納崗位設置。在科學管理裡面來講的話,和精英體系管理和制度也是配合在一起的。在塔尖的人是最聰明的人,他可以像舵手一樣帶著我們的船航行,他可以做非常正確的決定,下面的人只是跟著。

現在企業強調扁平化

扁平化的好處是什麼?管理層減少,管理幅度擴展。比如說原來管十個人,現在管五十個人。這個就導致了溝通效率的不一樣,適應市場變化能力提高了。這兩個分權和人才資源,下面每一個人不再是follower,他們是inventor,用各種的方式創造價值,如果都是這樣的話,就符合華為的任振非說的,“未來的戰爭是班長的戰爭。”

所有的商業模式其實都可以看到一個前兆。軍隊怎麼做。大家知道為什麼軍隊最基本的單位是連隊嗎?連隊有150人,這是作為一個leader能管的最遠的距離。那麼現在這個模式因為資訊的問題解決了,完全不一樣了,它用大量的特種兵。減少了中間的管理層,讓資訊流得快一些,在第一線決定戰爭。最重要的還有一個,對CFO來講,省錢。有很多崗位設置都是浪費,不合理。

互聯網文化:共用、學習與信任

未來的模式要從互聯網文化來考慮。互聯網文化非常強調自由,誰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慢慢地,從自由到尊重。大家都是平等。這些反映到組織框架來講,其實每個人都有責任聽別人說不同的意見。每個人都可以說,但每個人都要平等,帶著尊重的眼光、帶著有一份責任聽別人說什麼。只有不同的意見才能產生人類的進化和改善。如果大家都是一個意見的話,我們又回到金字塔了。金字塔不work。

那麼在這個時代最容易做的是共用、學習、信任。當有了責任有了創新,好像聽起來在說商業模式,其實不是的。我想跟大家強調的是每天日常的工作。我們是不是帶著這幾個信念去領你的團隊,去相信你的團隊能創造出你自己想出的好主意,這是本事。經常看到中醫出了很多問題,為什麼?青出於藍不能勝於藍。而在金字塔框架裡面,特別容易出的就是這個問題。我們要把這個作為一個自己的責任,完成創新,那企業的商業模式和效率都不一樣。

商業模式與企業人的關係

下面我想分享一個報告,關於現代商業模式與企業人(這裡專指generation Y)的關係。85%的受訪者認為,財務工作經驗對將來擔任領導崗位很有用。80%的受訪者期望到不同國家或地區工作,想要global+local。非常重視職業發展前景和獲取技能。70%想兩年換工作,他們想發展,他們要體驗。體驗式學習中最關鍵的是On-job training,第二是mentor,第三是輪崗和借調。

商業模式的改變

傳統型金字塔企業

對於傳統的金字塔型企業,特點是組織穩定、溝通成本高,強調相互牽制、降低風險,決策時間慢,資訊不對稱。金字塔型企業的領導人是高居塔尖的。金字塔企業背後的陰影是很大。

其實當初泰勒的科學管理衍生的歸納崗位設置。在科學管理裡面來講的話,和精英體系管理和制度也是配合在一起的。在塔尖的人是最聰明的人,他可以像舵手一樣帶著我們的船航行,他可以做非常正確的決定,下面的人只是跟著。

現在企業強調扁平化

扁平化的好處是什麼?管理層減少,管理幅度擴展。比如說原來管十個人,現在管五十個人。這個就導致了溝通效率的不一樣,適應市場變化能力提高了。這兩個分權和人才資源,下面每一個人不再是follower,他們是inventor,用各種的方式創造價值,如果都是這樣的話,就符合華為的任振非說的,“未來的戰爭是班長的戰爭。”

所有的商業模式其實都可以看到一個前兆。軍隊怎麼做。大家知道為什麼軍隊最基本的單位是連隊嗎?連隊有150人,這是作為一個leader能管的最遠的距離。那麼現在這個模式因為資訊的問題解決了,完全不一樣了,它用大量的特種兵。減少了中間的管理層,讓資訊流得快一些,在第一線決定戰爭。最重要的還有一個,對CFO來講,省錢。有很多崗位設置都是浪費,不合理。

互聯網文化:共用、學習與信任

未來的模式要從互聯網文化來考慮。互聯網文化非常強調自由,誰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慢慢地,從自由到尊重。大家都是平等。這些反映到組織框架來講,其實每個人都有責任聽別人說不同的意見。每個人都可以說,但每個人都要平等,帶著尊重的眼光、帶著有一份責任聽別人說什麼。只有不同的意見才能產生人類的進化和改善。如果大家都是一個意見的話,我們又回到金字塔了。金字塔不work。

那麼在這個時代最容易做的是共用、學習、信任。當有了責任有了創新,好像聽起來在說商業模式,其實不是的。我想跟大家強調的是每天日常的工作。我們是不是帶著這幾個信念去領你的團隊,去相信你的團隊能創造出你自己想出的好主意,這是本事。經常看到中醫出了很多問題,為什麼?青出於藍不能勝於藍。而在金字塔框架裡面,特別容易出的就是這個問題。我們要把這個作為一個自己的責任,完成創新,那企業的商業模式和效率都不一樣。

商業模式與企業人的關係

下面我想分享一個報告,關於現代商業模式與企業人(這裡專指generation Y)的關係。85%的受訪者認為,財務工作經驗對將來擔任領導崗位很有用。80%的受訪者期望到不同國家或地區工作,想要global+local。非常重視職業發展前景和獲取技能。70%想兩年換工作,他們想發展,他們要體驗。體驗式學習中最關鍵的是On-job training,第二是mentor,第三是輪崗和借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