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網路上行速率標準制定在即,對用戶有什麼好處?

4月26日,在2018年一季度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發佈會上,工信部堅發佈了最新的落實網路提速降費的部署,指出運營商已經在推進家庭寬頻提速不提價、推出更優惠資費套餐等工作,

而針對中小企業方面,也提出年內將確保寬頻專線價格下降10%到15%,以支持中小企業的“雙創”。

而我關注到一點很重要的資訊,工信部特意提到將進一步促進使用者網路“上行速率”的提升,並將出臺相關的上行速率的標準。

為什麼會特意提到“上行速率”的問題呢?這對普通用戶又有什麼影響呢?

其實,通俗來說,上行速率可以理解為使用者上傳檔時的速度,例如你上傳照片到各種網盤,甚至你通過微信給朋友傳送一個檔,這種行為的快慢就取決於網路的上行速度。

而當前,無論是有線寬頻,還是移動網路,上傳速率和下載速率常常是不對稱的。運營商在推銷其有線寬頻或4G產品的時候,標榜的速度,如100M寬頻,其實是指下載速率(下載速率影響的是使用者下載東西的快慢),

而上行速率一般很少會有運營商特別提出,因為相比下載速率,上行速率一般會慢很多,如當前主流的有線寬頻的下行:上行設置是10:1,如100M的寬頻,上行速率只有10M,而有些地方則更極端,100M的寬頻,上行速率只有4M。而移動網路同樣存在這個差別,如三大運營商的4G網路都存在上行速率遠低於下行速度的問題,而其背後的技術原因相對更複雜一點。

為什麼會有這樣上下行不對稱的差別呢?

這得從ADSL時代說起,當時的寬頻都是承載在原有的固定電話線上的(所以裝寬頻必須先裝電話),所以那根電話線上承載了電話、資料上行、資料下行三種信號,為了避免彼此之間干擾,當時採用的是頻分複用技術把普通的電話線分成了電話、上行和下行三個相對獨立的通道,一根線纜內多條電線上的對稱信號會顯著地限制資料傳輸速率與線纜的有效通信長度,

你可以簡單這樣來李傑,一根電話線內其實包含著多條電線,不同的電線承載不同的信號,當時使用者網路的使用場景一般都是下載,為了提高用戶體驗感知,承載下行信號的電線的問題。

而到了光纖時代,由於光纖容量大、頻譜寬的特性,其實上下行不對稱的問題在技術層面上已經解決了,光纖寬頻是利用兩根光纖分別負責上行和下行,

速率是可以保持一致的。

這種做法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也有其一定的合理性,為什麼這次工信部要特意提出來,並要求在半年內出臺相關標準予以規範呢?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用戶的壓力。今天,哪怕是普通使用者,他對網路的使用場景早已不光是下載了,今天各種視頻聊天、雲網盤、雲存儲等等網路應用行為對網路上行速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拿當下最熱門的“抖音”、“快手”等互聯網應用為例,這種被稱之為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新型的網路行為,它的模式是使用者產生原創內容上傳至網路平臺上供人觀看,這是一種用戶使用互聯網的新方式,由原來的以下載為主變成下載和上傳並重。

抖音等UGC應用的流行,就極大地暴露出當前寬頻上行速率過慢、上下行不對稱的問題。因此,此次工信部制定上行速率標準,推動運營商解決上行速率過慢的問題,一方面將提升使用者的網路使用體驗,另一方面也幫助互聯網企業根除了一個限制互聯網產品發展的“桎梏”,互聯網企業未來在產品設計上將擁有更大的空間。

總體而言,這對運營商來說可能會導致短期利益受損,但對普通用戶和互聯網對發展來說,這可謂是好事一件。

拿當下最熱門的“抖音”、“快手”等互聯網應用為例,這種被稱之為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的新型的網路行為,它的模式是使用者產生原創內容上傳至網路平臺上供人觀看,這是一種用戶使用互聯網的新方式,由原來的以下載為主變成下載和上傳並重。

抖音等UGC應用的流行,就極大地暴露出當前寬頻上行速率過慢、上下行不對稱的問題。因此,此次工信部制定上行速率標準,推動運營商解決上行速率過慢的問題,一方面將提升使用者的網路使用體驗,另一方面也幫助互聯網企業根除了一個限制互聯網產品發展的“桎梏”,互聯網企業未來在產品設計上將擁有更大的空間。

總體而言,這對運營商來說可能會導致短期利益受損,但對普通用戶和互聯網對發展來說,這可謂是好事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