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400萬北漂女子:我的生活和電視劇裡不一樣

《北京女子圖鑒》火了。

伴隨著這部劇一起火的,是以戚薇扮演的主角陳可為代表的——年輕的北漂女孩兒們。

《北京女子圖鑒》劇照

據統計,北京有大約840多萬常住外來人口,甚至更多。也就是說,有大約400多萬,和陳可一樣的北漂女性。

北京,說到底不就是一座城市嗎,是的,來這裡之前很多人都是這樣以為的。

《北京女子圖鑒》劇照

後來……

有的人,冒險住進了“隔斷房”,每天都活在隨時可能被驅趕的擔驚受怕中;

有的人,住在距離公司很遠的“城中村”,笑稱自己“從河北出發時天還沒亮”;

有的人,總是戴著“頂配”的3M口罩,因為“生一場病成本太高”;

他們每天穿梭在各種交通工具中,擦肩而過的時候可能連對方的臉都來不及看一眼;

加完班看看表,21:20,以為錯過了晚高峰,等待著的卻依然是人山人海的地鐵站;

回到家剛想躺下,又想起那句“8小時內求生存,8小時外求發展”,於是洗把臉,繼續改方案。

歸屬感,是在北京最奢侈的感受。

回家,是北漂們最不想有的念頭。

劇中的陳可,大學畢業後為了追求夢想隻身來到北京,遭遇“殺熟”色狼老同學,昔日的校園男友也因為家中的變故提出了分手,

初來乍到的她仿佛經歷了北漂最極致的考驗。

可畢竟是有“主角光環”,之後的陳可一路開掛,靠著在不同場合結交的人脈接連升職,終於買到了自己執念中的LV包包。

故事到這裡,陳可算是實現了自己的“第一個小目標”。

所以,劇中那些整天背著高仿包、為了一個訂單耍著小聰明、濃妝豔抹出現在各種夜場的陳可們,真的是北漂女孩的代表嗎?

當然不是。

1

嘿 你看這些年的我啊

心已柔軟的起了很多的變化

算上大學四年,無礙小姐來北京七年了。從小就學習好、彈鋼琴好、跳舞好,在我眼裡她一直是爸媽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無礙從小就是個“死磕”型的小孩。練鋼琴的時候,都是七八歲的小孩兒,

其他的小朋友遇到老師批評兩句可能就哭鼻子不幹了,無礙從不會那樣,一首特別難的曲子,她會一遍一遍地練習,兩個手配合不好就分開來練,她說“只要我願意,就不會分心”。

她“喜歡征服的感覺”,這感覺大概就是從征服琴譜開始的吧。

無礙說,之所以來北京,是因為有“情結”,我不太懂。

“情結這個東西,在我看來就是沒有為什麼的喜歡與放不下”,她回答。

上學的時候,無礙覺得最大的困難,就是窮。週末想出去玩,但絕對不會找家裡要錢,只能默默穿梭在學校的各種社團裡。

後來畢了業,第一份工作是家居品買手,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供應商海量的貨品中挑選適合自己平臺的商品,然後去談價錢、談優惠、談贈品,爭取最好的曝光位置,提高銷售業績。

初入職場的無礙充滿鬥志。

當時她和朋友合租在一個老公房裡,自己擁有一間獨立的小臥室,月租平攤下來2200,還算吃得消。每天上下班漫長的通勤,似乎也不覺得辛苦。

後來她才知道,工作當然不只有業績。

突然就捲入了部門領導的資源鬥爭中,傻白甜無礙不得不做出一些“站隊”的舉動。

在一次部門聚會中,酒過三巡突然被領導問道:“現在知道你哪兒錯了嗎?”無礙當然知道自己沒錯,但是理智告訴她,面對領導問責的第一反應當然是承認錯誤。

於是無礙認真地端起酒杯:“陸哥,啥都不說了,我錯了,我敬您一杯吧。”無礙聽見,心裡的什麼東西被迫妥協了。

換來的當然不是息事寧人,旁邊的大夥兒們紛紛開始起哄,“嗯?你倆有事兒啊?”

當時的無礙覺得,被當眾調侃的感覺,很不好。

我問她:“這件事會影響你之後的職場待人接物嗎?”

“不會,只不過是那時候自己心窄、見識短罷了。”她回答。

第一份工作,1年零10個月,無礙還是辭職了。

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個文創公司。無礙是產品經理,負責把設計師的平面作品變成實物,每天面對的是各色各樣的人,有機會接觸到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也懂得了很多產品的工藝技術。

職場中還是充滿著各種令人不爽的爭鬥,但這時候的無礙更在意的是快速地積累經驗,她告訴自己:“別矯情,學習就好。”

《北京女子圖鑒》劇照

可生活總是充滿著drama。

房東大叔突然找到她,要求她和朋友抓緊時間離開出租屋。大叔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得知,她們租了一個“公租房”,這位一年只漲了300塊房租的“和藹”大叔並沒有房子的產權,因而不能轉租,鄰居發現之後他怕攤上大事,才使出“趕人”這招。

你無法想像在北京面臨失去住處的恐懼。那段時間的無礙一邊應付房東的催促,一邊忙著尋找新的住處,一邊還要處理工作中的七七八八,急出了一身病。

她說那時候每天都會起一大片蕁麻疹,奇癢無比。每天下班回家脫衣服的刹那,才能得到短暫的釋放。

後來她終於找到了住處,順便還換了新工作。無礙接受了之前上司的邀請,加入了創業大軍。

現在的她住在離單位2公里的地方,每天蹬著共用單車上班,還養了一條名叫珍珠的黑色柴犬。

無礙的小狗珍珠

她說創業的日子,辛苦卻也充滿希望。這過程讓她真正參與到了北京的創造,聽到了北京的心跳聲,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感覺,讓無礙充滿力量。身上那些毛病也都煙消雲散了。

年初,無礙小姐把戶口遷到了成都,我問她是不是對自己妥協了?

她說:“對現實妥協,對情懷不會。”

2

嘿 就像回音找到山谷

我還在找帶我往前去的路

牛奶來北京8個月了。

聊起北漂的原因,她說“我只是想去故宮看看”。於是7月決定離開家,9月就踏上了開往帝都的飛機。

和朋友合租在昌平一間90平米的loft裡,每個月平攤1000塊的房租。

“昌平雖然房租低,工資也很低。”

牛奶看起來是個十足的軟妹,說話也是溫溫柔柔的。可她此番說走就走的“壯舉”,著實讓我驚訝了很久。後來她乾脆剪了個帥氣的短髮,我開始確定她體內的直男潛質了。

她說自己上大學也沒離開家,所以總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北京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來到這裡發現,身邊幾乎沒什麼本地“土著”,一群全國各地的異鄉人聚在一起,誰也不排擠誰,誰也不比誰“高級”幾分。

除了偶爾失落的晚上。

對於北京,牛奶沒什麼功利心,覺得能經常去胡同和博物館逛逛,去看個音樂會就是最大的幸福。至於收入,能養活自己就好。

聽音樂會的牛奶

她說自己從來不去三裡屯那樣的地方,也許因為那裡並不是她心目中的北京。

一個月工資3500,幾乎都貢獻給各種文化產業了。她說:“一個人吃飯會覺得孤獨,但是一個人逛故宮就不會。”

牛奶在一家AR兒童教育產品公司做“產品策劃”。但是作為一個職場菜鳥,她的職能遠不止策劃這麼單純且高級。

包快遞,當客服,給淘寶買家打電話消除中差評,幫公司採購餐巾紙、印表機、印表機油墨,還要寫兒童科普書……

比這個還令人跳腳的,是領導關於工資“稅前稅後”的花花腸子。

面試的時候,領導承諾她轉正後可以拿到稅後3500的工資,每個季度還有2000元的獎金,後來卻被告知3500的工資只是稅前。

更甚於,傻乎乎的牛奶竟然在轉正三個月後,才發現公司根本沒有給自己交社保。

牛奶炸了,她去找領導談判,想討回自己應得的部分,據理力爭,終於得到了稅前4000,稅後3200的安慰。而對於那300塊錢的差距,領導語重心長地說:“3200也不低了”。

身邊的朋友都勸牛奶辭了吧,這種單位難道留著過年嗎?

可是牛奶還是不斷地告訴其他人,也告訴自己:“我再堅持堅持吧,還是能學到不少東西的,堅持堅持再辭吧。”

就在我敲下這段文字的時候,牛奶因為自己這個產品策劃沒有完成規定的銷售任務,被領導扣了500塊錢。

“那可不廢話,我還要負責寫書,哪有時間銷售,我謝謝他祖宗十八代!”

我問她,未來怎麼打算呢?

她說:“走一步看一步吧,說不定我很快就回家了。”

逛首都博物館的牛奶

3

嘿 那些遲遲不肯原諒的啊

都想要跟他們和解啊

職場中,聰明的女孩兒如魚得水,漂亮又聰明的女孩兒卻飽受非議。

CC就是那個漂亮又聰明,高傲又自卑的雙子座女孩兒。

09年來到北京,大專學歷,自考本科。加上工作經歷,CC已經度過了整整九個年頭。

2012年,CC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五星級國際俱樂部的會員經理,平時負責俱樂部會員的拓展、維護,以及各種高端活動的策劃工作。

身處高大上的場所,接觸的也都是高大上的會員,可CC始終覺得,自己就是個服務員。

她當然知道俱樂部不是自己的歸宿,便只顧埋頭學習。CC為自己定下了計畫,在這裡最多兩年,就辭職去更廣闊的平臺。

沒想到兩年還沒到,CC就跑去重慶創業了。

當時老同學找到她,希望她能跟自己一起做有機茶的專案,CC有產品策劃的經驗,也不缺奮鬥的野心,思考再三,奔向了霧都。

創業比想像中還難。從找辦公室到裝修實體店鋪,從工商註冊到後期審核,從市場地推到拓展關係,雖然辛苦,但CC從沒有想過回頭。

而真正瓦解意志的,是人心。

正因為大家都是滿懷理想和抱負的人,滿腔熱血,卻忽略了一個公司的發展會遇到現實中的諸多細節,最後很多事情都走向了極端。半年後CC就和同學分道揚鑣了。

重慶之行的失敗來得太快,這對於CC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

在離開前一段時間裡,CC陷入了極度的自我否定中。夜夜失眠,吃了安定都無法入睡。眼部疾患、內分泌紊亂,半年的時間裡光眼部囊腫手術就做了四次。

又回到了那個終極問題:我從哪來?我要到哪去?

很多年來,CC心中都有一股勁在支撐著她,她知道自己來自平凡家庭,學歷也並不精彩,回到佈滿關係網的小城市更沒有屬於自己的位置,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做回北漂。

剛回北京的日子,住在團購的快捷酒店。CC白天出去找房子、面試,晚上回來繼續看招聘資訊。

終於等到了不錯的面試機會,原來的同事介紹她去一家房地產公司做公關經理,部門負責人對於“公關經理”的定義非常直接:

“你能喝酒嗎?你能喝多少?白的、啤的、紅的還有洋酒的量分別是多少?你會什麼特長?能不能現在給我唱個歌或來段舞?能不能適應長期的加班及出差的工作?沒有週六日和節假日,電話二十四小時開機,隨叫隨到………”

《北京女子圖鑒》陳可被朋友帶去參加飯局

CC很抗拒,但還是接受了這份工作,為了活下去。

她做了十足的心理準備,哪怕這裡是沒日沒夜的工作和應酬,哪怕每天都要面對油膩的客戶,她還是點了頭,至少自己可以暫時有個住處。

後來她發現,事實並沒有面試時所說的那般兇險。作為公關經理確實要面對各種飯局、接待、洽談,但真正做事的人也一定會尊重自己。

“我慢慢從一個被看成是服務員的人變成了一個業務能力很強的人。”她說。

這其中的一切,不僅是CC自己的努力,更要感謝領導的栽培和認可。

而這位領導,是好的上司,卻並不是個適合的戀人。

後來的地產圈,並購、收購,就連昔日熠熠生輝的萬達也面臨慘澹收場。CC所在的公司也從一開始十幾人訓練有素的團隊,到最後精減到只有三四個人。

她明白自己為了留下所付出的努力,但在別人眼裡,卻只不過是因為“跟領導有一腿”才倖免於難。

CC意識到,自己又要做下一步打算了。

三年合同到期,裸辭。

“這個城市根本來不及傷心,更沒有時間回首。你要做的只有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向前走,即便前方是深淵瀑布,也要跳下去拼一命。這才是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北漂人的命運。”

現在的CC,用她自己的話說過著“不溫不火”的日子,靠著幫以前的客戶做一些策劃工作維持生活。但她的心裡,多了一點坦然,也開始學會和過去的自己和解。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是否還會留在北京,但我覺得我還能堅持,我願意再去重新拼搏。28歲而已,並沒有多大。”

《北京女子圖鑒》劇照

4

把反鎖的門打開吧

往你想去的地方去吧

成為你渴望成為的那個她

無礙、牛奶和CC,她們只是滄海一粟,只是數百萬北漂女生中極其微小的存在。

她們離開家,帶著裝滿不安的行李來到這個高速運轉的城市,她們驚喜、感動、興奮、憤怒、恐慌、焦慮,她們經歷著喜怒哀樂的每一天。

她們也會抱怨天氣,吐槽交通,感傷慢慢被歲月侵蝕的皮膚。她們也時常懷疑當年的自己是哪來的勇氣,才能像個孤膽英雄一樣隻身迎戰。

她們告訴我,北京是一個極度包容的城市,她接受所有人的夢想,也承認所有人的努力,在這裡的從不缺乏奇跡,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她們的故事看起來輕描淡寫,卻也“步步驚心”。

這大概也是所有人都會面對的窘境吧,抬頭是星辰大海、耀眼的夢想,低頭卻是房租、加班、催婚,和數也數不盡的小麻煩。

我問了她們同樣的問題:10年之後,希望別人如何評價自己?

共同的答案是:和10年前一樣。

和10年前一樣,還是那個對生活保持單純熱愛的人。

《北京女子圖鑒》劇照

有人說,《北京女子圖鑒》是北漂女生被黑得最慘的一次。可能電視劇把生活最極端的例子都集中在同一個人身上,才會看起來過於刺眼。

仔細看,很多細節裡,都藏著你我的影子。

最後,用《無問西東》中的一段臺詞,送給所有逐夢路上的人們: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就是窮。週末想出去玩,但絕對不會找家裡要錢,只能默默穿梭在學校的各種社團裡。

後來畢了業,第一份工作是家居品買手,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供應商海量的貨品中挑選適合自己平臺的商品,然後去談價錢、談優惠、談贈品,爭取最好的曝光位置,提高銷售業績。

初入職場的無礙充滿鬥志。

當時她和朋友合租在一個老公房裡,自己擁有一間獨立的小臥室,月租平攤下來2200,還算吃得消。每天上下班漫長的通勤,似乎也不覺得辛苦。

後來她才知道,工作當然不只有業績。

突然就捲入了部門領導的資源鬥爭中,傻白甜無礙不得不做出一些“站隊”的舉動。

在一次部門聚會中,酒過三巡突然被領導問道:“現在知道你哪兒錯了嗎?”無礙當然知道自己沒錯,但是理智告訴她,面對領導問責的第一反應當然是承認錯誤。

於是無礙認真地端起酒杯:“陸哥,啥都不說了,我錯了,我敬您一杯吧。”無礙聽見,心裡的什麼東西被迫妥協了。

換來的當然不是息事寧人,旁邊的大夥兒們紛紛開始起哄,“嗯?你倆有事兒啊?”

當時的無礙覺得,被當眾調侃的感覺,很不好。

我問她:“這件事會影響你之後的職場待人接物嗎?”

“不會,只不過是那時候自己心窄、見識短罷了。”她回答。

第一份工作,1年零10個月,無礙還是辭職了。

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個文創公司。無礙是產品經理,負責把設計師的平面作品變成實物,每天面對的是各色各樣的人,有機會接觸到供應鏈的各個環節,也懂得了很多產品的工藝技術。

職場中還是充滿著各種令人不爽的爭鬥,但這時候的無礙更在意的是快速地積累經驗,她告訴自己:“別矯情,學習就好。”

《北京女子圖鑒》劇照

可生活總是充滿著drama。

房東大叔突然找到她,要求她和朋友抓緊時間離開出租屋。大叔支支吾吾了半天才得知,她們租了一個“公租房”,這位一年只漲了300塊房租的“和藹”大叔並沒有房子的產權,因而不能轉租,鄰居發現之後他怕攤上大事,才使出“趕人”這招。

你無法想像在北京面臨失去住處的恐懼。那段時間的無礙一邊應付房東的催促,一邊忙著尋找新的住處,一邊還要處理工作中的七七八八,急出了一身病。

她說那時候每天都會起一大片蕁麻疹,奇癢無比。每天下班回家脫衣服的刹那,才能得到短暫的釋放。

後來她終於找到了住處,順便還換了新工作。無礙接受了之前上司的邀請,加入了創業大軍。

現在的她住在離單位2公里的地方,每天蹬著共用單車上班,還養了一條名叫珍珠的黑色柴犬。

無礙的小狗珍珠

她說創業的日子,辛苦卻也充滿希望。這過程讓她真正參與到了北京的創造,聽到了北京的心跳聲,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感覺,讓無礙充滿力量。身上那些毛病也都煙消雲散了。

年初,無礙小姐把戶口遷到了成都,我問她是不是對自己妥協了?

她說:“對現實妥協,對情懷不會。”

2

嘿 就像回音找到山谷

我還在找帶我往前去的路

牛奶來北京8個月了。

聊起北漂的原因,她說“我只是想去故宮看看”。於是7月決定離開家,9月就踏上了開往帝都的飛機。

和朋友合租在昌平一間90平米的loft裡,每個月平攤1000塊的房租。

“昌平雖然房租低,工資也很低。”

牛奶看起來是個十足的軟妹,說話也是溫溫柔柔的。可她此番說走就走的“壯舉”,著實讓我驚訝了很久。後來她乾脆剪了個帥氣的短髮,我開始確定她體內的直男潛質了。

她說自己上大學也沒離開家,所以總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北京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來到這裡發現,身邊幾乎沒什麼本地“土著”,一群全國各地的異鄉人聚在一起,誰也不排擠誰,誰也不比誰“高級”幾分。

除了偶爾失落的晚上。

對於北京,牛奶沒什麼功利心,覺得能經常去胡同和博物館逛逛,去看個音樂會就是最大的幸福。至於收入,能養活自己就好。

聽音樂會的牛奶

她說自己從來不去三裡屯那樣的地方,也許因為那裡並不是她心目中的北京。

一個月工資3500,幾乎都貢獻給各種文化產業了。她說:“一個人吃飯會覺得孤獨,但是一個人逛故宮就不會。”

牛奶在一家AR兒童教育產品公司做“產品策劃”。但是作為一個職場菜鳥,她的職能遠不止策劃這麼單純且高級。

包快遞,當客服,給淘寶買家打電話消除中差評,幫公司採購餐巾紙、印表機、印表機油墨,還要寫兒童科普書……

比這個還令人跳腳的,是領導關於工資“稅前稅後”的花花腸子。

面試的時候,領導承諾她轉正後可以拿到稅後3500的工資,每個季度還有2000元的獎金,後來卻被告知3500的工資只是稅前。

更甚於,傻乎乎的牛奶竟然在轉正三個月後,才發現公司根本沒有給自己交社保。

牛奶炸了,她去找領導談判,想討回自己應得的部分,據理力爭,終於得到了稅前4000,稅後3200的安慰。而對於那300塊錢的差距,領導語重心長地說:“3200也不低了”。

身邊的朋友都勸牛奶辭了吧,這種單位難道留著過年嗎?

可是牛奶還是不斷地告訴其他人,也告訴自己:“我再堅持堅持吧,還是能學到不少東西的,堅持堅持再辭吧。”

就在我敲下這段文字的時候,牛奶因為自己這個產品策劃沒有完成規定的銷售任務,被領導扣了500塊錢。

“那可不廢話,我還要負責寫書,哪有時間銷售,我謝謝他祖宗十八代!”

我問她,未來怎麼打算呢?

她說:“走一步看一步吧,說不定我很快就回家了。”

逛首都博物館的牛奶

3

嘿 那些遲遲不肯原諒的啊

都想要跟他們和解啊

職場中,聰明的女孩兒如魚得水,漂亮又聰明的女孩兒卻飽受非議。

CC就是那個漂亮又聰明,高傲又自卑的雙子座女孩兒。

09年來到北京,大專學歷,自考本科。加上工作經歷,CC已經度過了整整九個年頭。

2012年,CC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家五星級國際俱樂部的會員經理,平時負責俱樂部會員的拓展、維護,以及各種高端活動的策劃工作。

身處高大上的場所,接觸的也都是高大上的會員,可CC始終覺得,自己就是個服務員。

她當然知道俱樂部不是自己的歸宿,便只顧埋頭學習。CC為自己定下了計畫,在這裡最多兩年,就辭職去更廣闊的平臺。

沒想到兩年還沒到,CC就跑去重慶創業了。

當時老同學找到她,希望她能跟自己一起做有機茶的專案,CC有產品策劃的經驗,也不缺奮鬥的野心,思考再三,奔向了霧都。

創業比想像中還難。從找辦公室到裝修實體店鋪,從工商註冊到後期審核,從市場地推到拓展關係,雖然辛苦,但CC從沒有想過回頭。

而真正瓦解意志的,是人心。

正因為大家都是滿懷理想和抱負的人,滿腔熱血,卻忽略了一個公司的發展會遇到現實中的諸多細節,最後很多事情都走向了極端。半年後CC就和同學分道揚鑣了。

重慶之行的失敗來得太快,這對於CC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

在離開前一段時間裡,CC陷入了極度的自我否定中。夜夜失眠,吃了安定都無法入睡。眼部疾患、內分泌紊亂,半年的時間裡光眼部囊腫手術就做了四次。

又回到了那個終極問題:我從哪來?我要到哪去?

很多年來,CC心中都有一股勁在支撐著她,她知道自己來自平凡家庭,學歷也並不精彩,回到佈滿關係網的小城市更沒有屬於自己的位置,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做回北漂。

剛回北京的日子,住在團購的快捷酒店。CC白天出去找房子、面試,晚上回來繼續看招聘資訊。

終於等到了不錯的面試機會,原來的同事介紹她去一家房地產公司做公關經理,部門負責人對於“公關經理”的定義非常直接:

“你能喝酒嗎?你能喝多少?白的、啤的、紅的還有洋酒的量分別是多少?你會什麼特長?能不能現在給我唱個歌或來段舞?能不能適應長期的加班及出差的工作?沒有週六日和節假日,電話二十四小時開機,隨叫隨到………”

《北京女子圖鑒》陳可被朋友帶去參加飯局

CC很抗拒,但還是接受了這份工作,為了活下去。

她做了十足的心理準備,哪怕這裡是沒日沒夜的工作和應酬,哪怕每天都要面對油膩的客戶,她還是點了頭,至少自己可以暫時有個住處。

後來她發現,事實並沒有面試時所說的那般兇險。作為公關經理確實要面對各種飯局、接待、洽談,但真正做事的人也一定會尊重自己。

“我慢慢從一個被看成是服務員的人變成了一個業務能力很強的人。”她說。

這其中的一切,不僅是CC自己的努力,更要感謝領導的栽培和認可。

而這位領導,是好的上司,卻並不是個適合的戀人。

後來的地產圈,並購、收購,就連昔日熠熠生輝的萬達也面臨慘澹收場。CC所在的公司也從一開始十幾人訓練有素的團隊,到最後精減到只有三四個人。

她明白自己為了留下所付出的努力,但在別人眼裡,卻只不過是因為“跟領導有一腿”才倖免於難。

CC意識到,自己又要做下一步打算了。

三年合同到期,裸辭。

“這個城市根本來不及傷心,更沒有時間回首。你要做的只有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向前走,即便前方是深淵瀑布,也要跳下去拼一命。這才是我們這些普普通通的北漂人的命運。”

現在的CC,用她自己的話說過著“不溫不火”的日子,靠著幫以前的客戶做一些策劃工作維持生活。但她的心裡,多了一點坦然,也開始學會和過去的自己和解。

“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是否還會留在北京,但我覺得我還能堅持,我願意再去重新拼搏。28歲而已,並沒有多大。”

《北京女子圖鑒》劇照

4

把反鎖的門打開吧

往你想去的地方去吧

成為你渴望成為的那個她

無礙、牛奶和CC,她們只是滄海一粟,只是數百萬北漂女生中極其微小的存在。

她們離開家,帶著裝滿不安的行李來到這個高速運轉的城市,她們驚喜、感動、興奮、憤怒、恐慌、焦慮,她們經歷著喜怒哀樂的每一天。

她們也會抱怨天氣,吐槽交通,感傷慢慢被歲月侵蝕的皮膚。她們也時常懷疑當年的自己是哪來的勇氣,才能像個孤膽英雄一樣隻身迎戰。

她們告訴我,北京是一個極度包容的城市,她接受所有人的夢想,也承認所有人的努力,在這裡的從不缺乏奇跡,只要努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她們的故事看起來輕描淡寫,卻也“步步驚心”。

這大概也是所有人都會面對的窘境吧,抬頭是星辰大海、耀眼的夢想,低頭卻是房租、加班、催婚,和數也數不盡的小麻煩。

我問了她們同樣的問題:10年之後,希望別人如何評價自己?

共同的答案是:和10年前一樣。

和10年前一樣,還是那個對生活保持單純熱愛的人。

《北京女子圖鑒》劇照

有人說,《北京女子圖鑒》是北漂女生被黑得最慘的一次。可能電視劇把生活最極端的例子都集中在同一個人身上,才會看起來過於刺眼。

仔細看,很多細節裡,都藏著你我的影子。

最後,用《無問西東》中的一段臺詞,送給所有逐夢路上的人們:

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