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小米6X自拍效果到底如何?看看這些照片就知道了……

昨天,因為雷軍宣佈的一項董事會決議——小米硬體的綜合淨利潤率永遠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部分,將超出部分全部返還給使用者。小米再次刷屏各大媒體頭條,發佈會主角小米6X的風頭,

也幾乎被搶了過去。

實際上在小米內部,小米XX系列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從5X到6X,小米不斷在強調其“為新零售設計的線下旗艦產品”的江湖地位。而小米6X的配置與功能,也完全是沖著另外兩大線下旗艦——OPPO R15和vivo X21去的。

這種“火藥味”貫穿全場的氛圍,在小米以往的新品發佈會上,並不多見。

包裝在5X的基礎上做出了調整,送保護套,受限於成本沒有標配快充

作為一款主要面對線下用戶的機型,總裁林斌首先強調了小米6X的設計,並著重解讀了它的“薄”。機身最厚部分僅7.3mm,背部採用弧形設計,邊緣還要更薄,

小米稱之為“楊柳腰”。

如果不平視手機,可能視覺上並不易察覺這條腰線。但只要將6X握在手裡,柔和的背部弧線就會與手掌完美貼合,從而清晰感知到它的薄。結合168g的重量,手感非常舒適,就算是妹子,拿在手裡也絲毫不會壓手。

採用了5.99英寸18:9全面屏,支持手勢操作,主流顏值

和iPhone X一樣,為了將頂部空間讓給全面屏和眾多感測器,小米6X的雙攝也改為了豎向排列,前置和後置的組合分別為2000萬圖元索尼IMX376(四合一2um,F1.75)及1200萬圖元索尼IMX486(1.25um,F1.75)+2000萬圖元索尼IMX376(四合一2um,F1.75)。

這個組合在1500~2000元價位鮮有對手,突顯了小米6X主打拍照的產品定位。

實際上拍照也是最容易被線下用戶感知的功能,拿起來拍兩張,立馬就知道好壞。

由於時間關係,我還沒有拍很多樣張,只是邀請了幾位小姐姐幫著測試了一下人像和自拍,也就是小米6X主打的“拍人更美”和“治癒系自拍”。話不多說,直接來看樣張。

全金屬一體化機身,提供赤焰紅、冰川藍、櫻花粉、流沙金、曜石黑5種配色,圖為流沙金

下圖是我用人像模式給兩位元姑娘拍的。這是一個光線並不算充足的室內場景,可以看到她們的面部就像“打了光”,皮膚的水色非常好(當然人本身就很漂亮),頭部邊緣的虛化識別也很到位,頭髮並沒有跟著虛化,纖毫畢現。

注意,小米自研的AI美豔演算法我覺得是國產手機裡比較出色的,即既讓被攝人看上去比真實的更美,又不會過於“蛇精病”,或者一看就是PS過。就拿這張照片來說,兩位妹子的五官沒有因為過度美豔而失去細節(比如眉毛),但嘴唇和臉蛋又呈現出一種少女的紅潤,她們表示喜歡這種風格。

再來看一張前置攝像頭的自拍。

前面我提到過,小米6X的前置和後置副攝採用了相同的感測器,即2000萬圖元索尼IMX376(四合一2um,F1.75),這已經比大多數同價位機型的後置主攝規格高了,所以成像效果無需擔心,主要是單攝的虛化演算法究竟怎麼樣。

從樣張可以看到,不但背景虛化非常自然,而且連左側姑娘頭上飄起來的幾撮頭髮,都精准識別,而不是直接虛化。另外,注意兩個妹子頭髮中間的交界處,系統也準確識別出了這是背景,而非與頭部位於同一焦平面,進行了虛化處理。所以即便是單攝,只要演算法足夠優秀,也可以達到與雙攝類似的效果。

接著是前置攝像頭普遍容易“翻車”的場景——多人、大逆光。

之所以難,首先是因為如果是多人自拍,很容易出現近處的人物清晰,遠處的就被虛化的情況。或者遠處的人也拍清楚了,但背景就沒有虛化效果。非常考驗手機對人物、背景、邊緣的識別與處理能力。

其次,在大逆光場景下,也極易出現“包公臉”或者背景嚴重過曝的尷尬。但可以看到,這兩種情況,都沒有在小米6X上發生。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小米還暫時沒有為6X推送AI場景識別功能,也就是說,系統並不是因為識別到了該場景為逆光,進行過針對性優化,而是完全在預設狀態下拍攝的,連HDR模式都沒有開啟,呈現的幾乎是小米6X的原始素質。

從樣張來看,無論3位小姐姐的臉蛋,背景虛化,還是曝光控制,都做得比較完美,“拍人更美”和“治癒系自拍”並不是一句廣告詞。

接著我來回答兩個大家比較關心的選購問題:

1.低配小米6X還是高配紅米Note 5?

從價格來看,兩者的差價僅為100元,但差異還是比較明顯。Note5整體配置不如6X,工藝也稍遜一籌,但電池大,適合對續航與價格更為敏感的重度用戶。同時,我個人更推薦4+64GB版,1399元的價格非常實惠,性能也能保證多數場景的使用。

2.小米6X、OPPO R15、vivo X21買哪個?

由於時間關係,我還沒來得及對3款手機進行深入對比,暫時只能提供一些粗淺的建議。首先,6X相比其他兩款產品,幾乎便宜了一半,如果你的預算卡在那兒,就沒什麼好糾結的。其次,OV的機器由於相對寬鬆的成本,用料和工藝的確比6X要好,對於顏值控來說,可能更具吸引力。再次,綜合配置方面,三者基本處於同一水準,無非記憶體組合的選擇不同,就看你對絕對性能和存儲的需求。

如果說OV代表了時尚型線下旗艦,那麼小米6X就是實惠型線下旗艦。

前置和後置的組合分別為2000萬圖元索尼IMX376(四合一2um,F1.75)及1200萬圖元索尼IMX486(1.25um,F1.75)+2000萬圖元索尼IMX376(四合一2um,F1.75)

揚聲器和麥克風採用了對稱設計,USB Type-C介面,好評

小米手機給人的一貫印象就是高性價比,但對小米來說,性價比不等於廉價,而是嚴格控制價格,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一直以來,小米也在尋求新的市場,從以前的互聯網手機,到近幾年提出的“新零售”戰略,小米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購物體驗。

通過高效的線下直營和直供模式,貫徹高效、透明的“互聯網+”理念,讓傳統零售結合互聯網,具備像線上電商一樣的高效率。區別于傳統的推銷式銷售,小米把線下市場的產品穿透力做到了極致,再以完全透明的新零售模式進行銷售,相信這樣的模式也會讓6X成為又一款線下爆款。

頭髮並沒有跟著虛化,纖毫畢現。

注意,小米自研的AI美豔演算法我覺得是國產手機裡比較出色的,即既讓被攝人看上去比真實的更美,又不會過於“蛇精病”,或者一看就是PS過。就拿這張照片來說,兩位妹子的五官沒有因為過度美豔而失去細節(比如眉毛),但嘴唇和臉蛋又呈現出一種少女的紅潤,她們表示喜歡這種風格。

再來看一張前置攝像頭的自拍。

前面我提到過,小米6X的前置和後置副攝採用了相同的感測器,即2000萬圖元索尼IMX376(四合一2um,F1.75),這已經比大多數同價位機型的後置主攝規格高了,所以成像效果無需擔心,主要是單攝的虛化演算法究竟怎麼樣。

從樣張可以看到,不但背景虛化非常自然,而且連左側姑娘頭上飄起來的幾撮頭髮,都精准識別,而不是直接虛化。另外,注意兩個妹子頭髮中間的交界處,系統也準確識別出了這是背景,而非與頭部位於同一焦平面,進行了虛化處理。所以即便是單攝,只要演算法足夠優秀,也可以達到與雙攝類似的效果。

接著是前置攝像頭普遍容易“翻車”的場景——多人、大逆光。

之所以難,首先是因為如果是多人自拍,很容易出現近處的人物清晰,遠處的就被虛化的情況。或者遠處的人也拍清楚了,但背景就沒有虛化效果。非常考驗手機對人物、背景、邊緣的識別與處理能力。

其次,在大逆光場景下,也極易出現“包公臉”或者背景嚴重過曝的尷尬。但可以看到,這兩種情況,都沒有在小米6X上發生。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小米還暫時沒有為6X推送AI場景識別功能,也就是說,系統並不是因為識別到了該場景為逆光,進行過針對性優化,而是完全在預設狀態下拍攝的,連HDR模式都沒有開啟,呈現的幾乎是小米6X的原始素質。

從樣張來看,無論3位小姐姐的臉蛋,背景虛化,還是曝光控制,都做得比較完美,“拍人更美”和“治癒系自拍”並不是一句廣告詞。

接著我來回答兩個大家比較關心的選購問題:

1.低配小米6X還是高配紅米Note 5?

從價格來看,兩者的差價僅為100元,但差異還是比較明顯。Note5整體配置不如6X,工藝也稍遜一籌,但電池大,適合對續航與價格更為敏感的重度用戶。同時,我個人更推薦4+64GB版,1399元的價格非常實惠,性能也能保證多數場景的使用。

2.小米6X、OPPO R15、vivo X21買哪個?

由於時間關係,我還沒來得及對3款手機進行深入對比,暫時只能提供一些粗淺的建議。首先,6X相比其他兩款產品,幾乎便宜了一半,如果你的預算卡在那兒,就沒什麼好糾結的。其次,OV的機器由於相對寬鬆的成本,用料和工藝的確比6X要好,對於顏值控來說,可能更具吸引力。再次,綜合配置方面,三者基本處於同一水準,無非記憶體組合的選擇不同,就看你對絕對性能和存儲的需求。

如果說OV代表了時尚型線下旗艦,那麼小米6X就是實惠型線下旗艦。

前置和後置的組合分別為2000萬圖元索尼IMX376(四合一2um,F1.75)及1200萬圖元索尼IMX486(1.25um,F1.75)+2000萬圖元索尼IMX376(四合一2um,F1.75)

揚聲器和麥克風採用了對稱設計,USB Type-C介面,好評

小米手機給人的一貫印象就是高性價比,但對小米來說,性價比不等於廉價,而是嚴格控制價格,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一直以來,小米也在尋求新的市場,從以前的互聯網手機,到近幾年提出的“新零售”戰略,小米給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購物體驗。

通過高效的線下直營和直供模式,貫徹高效、透明的“互聯網+”理念,讓傳統零售結合互聯網,具備像線上電商一樣的高效率。區別于傳統的推銷式銷售,小米把線下市場的產品穿透力做到了極致,再以完全透明的新零售模式進行銷售,相信這樣的模式也會讓6X成為又一款線下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