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海四達:技術創新驅動結構升級 21700產線佈局穩步推進

2018年是動力電池市場風雲變幻、群雄激蕩的一年,在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國家補貼退坡、企業技術路線調整的大背景下,

動力電池行業市場洗牌加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局面開始顯現。

根據動力電池應用分會的資料,2018年3月動力電池企業總裝機量為2066.7Mwh,前10家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占比達91%,前3家動力電池企業裝機量占比78%,行業集中明顯,“小而散”的低端產能生存空間將進一步被壓縮。

而隨著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式增長,

國內動力電池產能急劇提升,2017年產能突破220GWh,同比增長125%。但是,高端產能不足、低端產能過剩的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2018年動力鋰電的結構性風險將進一步加大。

根據國家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聯合印發的《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對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到2020年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要達到300wh/kg以上,系統能量密度要達到260wh/kg,這也倒逼企業調整生產策略、加快技術創新步伐。

江蘇海四達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最早專業從事二次化學電源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向來堅持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產品品質求生存,不斷加強新產品研發投入,大刀闊斧進行生產改革,在激烈的市場中保持強大競爭力。

海四達以高度的政策覺悟,敏銳的市場嗅覺,靈活的經營策略,及早地進行了動力鋰電池產品的調整和佈局。

目前公司磷酸鐵鋰電池的單體能量密度已達到160Wh/kg以上,140Wh/kg磷酸鐵鋰商務乘用車標準化電池系統已經實現批量生產;磷酸鐵鋰電池的系統能量密度已由原來的120Wh/kg提升至140wh/kg以上,達到了國家工信部對新能源汽車補貼的最高標準。

2018年,海四達計畫投入鉅資升級現有生產設備,建設新型21700動力鋰電池生產線,不斷加碼中高端產品產出力度。

據電池中國網瞭解,目前國內佈局21700電池生產線的企業並不多。資料顯示,在現有技術條件下,21700電池的能量密度可達300Wh/kg,要遠遠高於目前的18650電池,提升幅度達20%以上。另外,21700電池的系統成本也低於18650電池。特斯拉CEO馬斯克曾表示,21700電池是目前能夠量產的能量密度最高、成本最低的鋰電池。

創新是企業不斷進步的源泉。海四達視技術為生命,每年的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5%,建有國家級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擁有一支涵蓋產品研發、工程設計、測試驗證、製造等領域200多人的研發團隊。海四達先後承擔了國家863計畫、工信部、發改委等多項重點產業技術振興和改造項目,並在二次電池及管理系統領域擁有眾多發明專利。

目前,海四達已擁有從材料、電芯到電池系統的產業鏈核心技術,已具有年產4GWh鋰離子電池、0.2GWh鎳系電池生產能力,產品廣泛應用於新能源汽車、儲能、電動工具及小家電、武器裝備、軌道交通、航空航太等多個領域,成為動力鋰電池行業的優質品牌企業。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未來,海四達將繼續在動力鋰電池領域深耕細作,不斷出新,在日益複雜的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中,秉持“擎引能源科技,通達綠色未來”的理念,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持續創造新的輝煌。

成為動力鋰電池行業的優質品牌企業。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未來,海四達將繼續在動力鋰電池領域深耕細作,不斷出新,在日益複雜的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中,秉持“擎引能源科技,通達綠色未來”的理念,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持續創造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