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面對師弟追殺,師兄躲進豬圈逃過一劫,十年後師兄借他國兵力復仇

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那個時代像春秋戰國時期那樣的特殊,對華夏文明影響如此之大。不僅覺醒了民族意識,還確定了大統一思想。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其間誕生了許多影響華夏文明的人物和學派,

比如說儒家的孔子、道家了老子、墨家的墨子等等。

鬼穀子

春秋戰國時期有一隱門,創始者名為鬼穀子,長於持身養性和縱橫術、精通兵法、武術、奇門八卦,才華橫溢。雖沒有開宗立派,但他的學說思想依然影響著世人。

話說鬼穀子徒弟中以以下幾位最為出名:商鞅、蘇秦、張儀、龐涓、孫臏。

孫臏和龐涓本是同門師兄弟,一起鬼穀子學習兵法。同學期間,兩人情誼深厚,並結拜為兄弟,孫臏年長為兄,龐涓為弟。後來龐涓由於耐不住深山學藝的艱苦與寂寞,決定下山謀求富貴,而孫臏則覺得自己學業未成,決定繼續跟隨師傅學藝。臨行前,龐涓對孫臏說:“我們弟兄乃八拜之交,情同手足,如果我在魏國能得到重用,

一定回來迎接孫兄,共同建功立業”。

龐涓到魏國之後,因為能力出眾,很快就得到魏王的信任當上了將軍。此時的龐涓還是比較念兄弟情義的,一方面積極向魏王推薦孫臏,一方面親自去接孫臏下山,一起建功立業。沒想到一切悲劇也就從此開始了。

孫臏見到魏王后,向魏王講述了自己的思想理念,魏王很快就被他的才華所折服。此時的龐涓可以說是有苦難言,一方面嫉妒孫臏比自己有才華,一方面也害怕自己被孫臏壓一頭。故使用計謀向魏王誣陷孫臏是齊國密探。魏王大怒,下令抓捕孫臏並挖掉了他的膝蓋骨。

雖如此,但龐涓任不放心,派人日夜監視。要說孫臏也是一狠人,得到事情真相後不但沒有從此一蹶不振反而想方設法要逃出去。想來想去,還真讓他想到一個妙招:裝瘋賣傻。天天沒事就出門玩碰瓷,口吐白沫,四肢抽搐,說有人要殺他,要賠償。龐涓不信,就把他跟豬關在一起,暗中監視,沒想到孫臏還挺能演,困了就直接躺在淤泥裡呼呼大睡,

餓了就跟豬強吃的。難怪國人常說: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孫臏也就這樣逃過一劫,在齊人的幫助下,逃到了齊國,並很快被齊王委以重任。幾年之後,齊國趁魏國前方交戰之際派兵攻魏,孫臏此次親自領兵。在之後的“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一舉打敗龐涓率領的魏軍。不僅奠定了齊國的霸權地位還使自己得以報仇雪恨。

本是同門師兄弟,相煎何太急。如果龐涓嫉妒心不是太強,舉賢不避親向魏王推薦自己師弟,定能成為當世美談,他也會流芳百世。如果魏王能明察秋毫,不信一家之言,魏國也不會白白錯失一位賢臣,到最後落得兵敗國滅。所以世人常說:今日過,往日因,就是此道理。

不僅奠定了齊國的霸權地位還使自己得以報仇雪恨。

本是同門師兄弟,相煎何太急。如果龐涓嫉妒心不是太強,舉賢不避親向魏王推薦自己師弟,定能成為當世美談,他也會流芳百世。如果魏王能明察秋毫,不信一家之言,魏國也不會白白錯失一位賢臣,到最後落得兵敗國滅。所以世人常說:今日過,往日因,就是此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