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柴軍建生態養殖幹勁足

張家界新聞網4月26日訊(通訊員 黃岳雲)慈利縣杉木橋鎮馬塔村的柴軍建回鄉養生態豬一干就是八年,這八年裡就專心打好一張“生態牌”,眼下,他養的生態豬在市場上十分走俏,

他也成為慈利第一個名副其實的生態養殖豬官,4月26日,筆者在一片菜地裡見到了柴軍建,他正忙著給豬準備吃的,養豬場離菜地不遠,豬場依山而建,周圍綠樹成蔭,空氣清新。柴軍建說,他養的豬之所以是生態豬,因為吃的都是五穀雜糧,像南瓜、紅薯、青菜之類,都是自家種的。

柴軍建採摘種植的專用豬草。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美味、生態食品的追求越來越高,在柴軍建的努力下,他的生態豬肉終於征服了消費者的舌尖,得到了他們的認可,他的生態養殖幹勁也更足了,目前養豬場的存欄量超過了300頭。

柴軍建與幫扶物件交流養殖經驗。“一人富不算富,生態品牌要讓大家分享,帶領周邊群眾共同養好生態豬、增強群眾的品牌意識、共同樹立好品牌、用品牌創效益,這才是我終極目標。”自2017年8月份開始,柴軍建與周邊48戶158人建檔立卡的精准扶貧貧困戶簽訂了生態豬飼養合同,為每戶提供2頭豬崽,由這些精准扶貧戶按照規定的生態養殖模式進行飼養,

到生豬出欄時,他將按照合同約定的價格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