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十四年過去了,沒有一個觀眾忘記它

二十四年過去了,沒有一個觀眾曾忘記它

你覺得天天說的哪部劇?

當然是《老友記》了

不管是出於懷舊還是劇荒了沒得看,《老友記》一直都是大家刷劇的心頭愛。

粉絲換了一波又一波

年輕人奉它為經典,英國人近幾個月對它更是狂熱。

今年年初,《老友記》全季在英國和愛爾蘭地區的 Netflix 上線,英國人民可以在網上線上觀看了

這個消息一出,英國網站紛紛報導,《老友記》迅速成為了當地社交媒體上的大話題。

還有很多網站為這部經典量身定制了刷劇指南,

掀起了一波懷舊刷老劇的風潮。

此外,英國每年還會舉辦“老友記粉絲狂歡節”(Friends Fest),長達六周,並在多個城市舉辦,該活動門票價格不便宜—— 26 英鎊(35 美元), 2015 年的第一批門票更是在開售 13 分鐘內就被一搶而空。

24 年前的 9 月,《老友記》(Friends)在 NBC 首播。

它幾乎當即就獲得了人們的廣泛讚譽,一下子就火了起來,並且一火就是十年。

從1994 年 9 月 22 日到 2004 年 5 月 6 日,10年 10 季 236 集,沒有《神秘博士》長久,不夠《宋飛正傳》經典──至少美國人是這麼看的,他們著名的 TV Guide 雜誌將《老友記》排到第 21 名,《宋飛正傳》排名第1。

但是,喜歡《老友記》的觀眾遠遠遠~遠超《宋飛正傳》呐

在Facebook 上有 1900 多萬人喜歡《老友記》,幾乎是喜歡《宋飛正傳》的人的四倍。

在中國美劇愛好者的心目中,《老友記》的地位更是從未被超越。

作為很多中國人的“入門美劇”,它是普及率超高的英語教材,是一代人練口語練聽力的必備讀物。

它打開了大家認識美式幽默和美國文化的一扇門。

它跨越了雅和俗,形成了一種文化符號。

它被模仿,被山寨,卻從未被超越。

不管是官方認證還是民間口碑,都是頂級好的,從豆瓣上的評分量和總評分就可以看出來。

從1994到2004,這部劇漸入佳境,10年間獲獎無數。

但是《老友記》的影響力已經遠遠超過了它的播出週期和地域,甚至引領了不同風格和特點的文化。

比如詹妮弗·安妮斯頓的塑造的“Rache體”,Rache髮型、Rachel個性,都曾是那個年代的專有名詞。

詹妮弗·安妮斯也因此成為電視前陪伴了美國人民10年的“不老甜心”,她的穿衣風格仍然影響著現在的年輕人。

2005 年,多倫多大學的語言學家發表了一篇論文指出,在《老友記》裡為了體現強調,劇中人有 45% 的時間都用了“so”(這麼)這個詞。

美國人在說話時使用“so”這個詞也變得越來越多,而從理論上講,這也是因為有了《老友記》。

不管過去多少年,當你聽到How you doing?的時候,總能會心一笑。

這就是《老友記》的魅力。

當然,還有一些手勢,看圖無需多言。

作為一部經典,《老友記》2004年的完結令無數美劇迷傷心不已。

這些年,在一眾經典《雙峰》、《越獄》、《威爾和格蕾絲》陸續回歸時,粉絲們對《老友記》回歸的呼聲越來越高。

但是《老友記》已經多次表示不會回歸。

2004年,飾演“Monica”的柯特妮·考克斯參加節目時就直接表示:

“Friends reunion and movie will never happen”

飾演“Rachel”的詹妮弗·安妮斯頓近期也曾開腔暗示反對再拍。

飾演“Ross”的大衛·休默也在節目上自白:

“我很懷疑,真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想看到我們撐著拐杖和助行器的樣子。”

飾演“Pheobe”的麗莎·庫卓也在娛樂節目中提到,恐怕亦會令粉絲失望,

“劇集故事是關於80後和70後年輕人的生活,不是90後和00後,如果我們到了今日仍要面對相似問題,那就一點也不有趣,而是悲傷了。”

再早前,飾演“Joey”馬特·勒布朗也說起過:

“那部劇是描寫一段特定的時間內發生的事,由畢業後到結婚前,那段時間裡朋友就是最強後盾,一旦那個時代結束就真的結束了。”

“把最好的自己留在最好的時光裡”除了是一本書,亦是《老友記》主角們的心聲。

天天也有個小私心,不希望《老友記》重啟。

真正的經典會永遠活在心中。

重啟是把雙刃劍,炒老劇冷飯終究不是出路,不希望一代經典有任何被毀的機會。

不過,確實很想看到六個老友聚在一起的樣子。

2016年2月末的時候,《老友記》其中5位主演曾重聚在一起,做客了一檔綜藝節目。

聚在一塊聊聊天,小錢錢因為檔期問題沒有到場。

他們聊了聊當年拍攝《老友記》時的一些趣事,說起的這些細節,大多數觀眾可能都記得。

而除了回憶和感動,或許大家更希望如主持人在開場時所說的:

他們不僅是彼此的朋友,我們也都想跟他們做朋友。

對於“想和六人中的誰做朋友”這個問題,還有一個有趣的調查。

在美國,人們評選出最討喜的角色是 Rachel :有 44% 認為 Rachel 是最有魅力的角色;還有 18% 的人最想跟她約會;幾乎所有年齡段的受訪者都認為她是最理想的朋友。

但除了 18 - 24 歲的年輕人,他們心目中最好的夥伴是 Joey 。

但英國人的“擇友觀”有些不同。

英國人最想跟Chandler做朋友 。

但不管是在英國還是美國,相比之下六人中蓋勒兄妹得到的“負面評價”有點多,莫妮卡被認為比較難相處,而 Ross 和他的古生物學笑話被認為是最煩人的。

除此之外,最善良的角色評給了Pheobe , 而人們覺得最搞笑的是 Joey ,並且認為他的角色最適合做衍生劇。

飾演“喬伊”的馬特·勒布朗也確實在2004年出演了《老友記》衍生劇:《喬伊》Joey。

十季看下來,你最想和哪個角色做朋友呢?

天天最喜歡有點偏執狂的Monica,“媽媽型好友”,龜毛卻又十分暖心。

看到文章最後的夥伴們,有沒有重刷一遍《老友記》的心呢

10年 10 季 236 集,每集22分鐘,合計約87個小時。

不用一口氣看完,可以當作日常的陪伴,想起來時看一看樂一樂是最好的了

不管過去多少年,當你聽到How you doing?的時候,總能會心一笑。

這就是《老友記》的魅力。

當然,還有一些手勢,看圖無需多言。

作為一部經典,《老友記》2004年的完結令無數美劇迷傷心不已。

這些年,在一眾經典《雙峰》、《越獄》、《威爾和格蕾絲》陸續回歸時,粉絲們對《老友記》回歸的呼聲越來越高。

但是《老友記》已經多次表示不會回歸。

2004年,飾演“Monica”的柯特妮·考克斯參加節目時就直接表示:

“Friends reunion and movie will never happen”

飾演“Rachel”的詹妮弗·安妮斯頓近期也曾開腔暗示反對再拍。

飾演“Ross”的大衛·休默也在節目上自白:

“我很懷疑,真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想看到我們撐著拐杖和助行器的樣子。”

飾演“Pheobe”的麗莎·庫卓也在娛樂節目中提到,恐怕亦會令粉絲失望,

“劇集故事是關於80後和70後年輕人的生活,不是90後和00後,如果我們到了今日仍要面對相似問題,那就一點也不有趣,而是悲傷了。”

再早前,飾演“Joey”馬特·勒布朗也說起過:

“那部劇是描寫一段特定的時間內發生的事,由畢業後到結婚前,那段時間裡朋友就是最強後盾,一旦那個時代結束就真的結束了。”

“把最好的自己留在最好的時光裡”除了是一本書,亦是《老友記》主角們的心聲。

天天也有個小私心,不希望《老友記》重啟。

真正的經典會永遠活在心中。

重啟是把雙刃劍,炒老劇冷飯終究不是出路,不希望一代經典有任何被毀的機會。

不過,確實很想看到六個老友聚在一起的樣子。

2016年2月末的時候,《老友記》其中5位主演曾重聚在一起,做客了一檔綜藝節目。

聚在一塊聊聊天,小錢錢因為檔期問題沒有到場。

他們聊了聊當年拍攝《老友記》時的一些趣事,說起的這些細節,大多數觀眾可能都記得。

而除了回憶和感動,或許大家更希望如主持人在開場時所說的:

他們不僅是彼此的朋友,我們也都想跟他們做朋友。

對於“想和六人中的誰做朋友”這個問題,還有一個有趣的調查。

在美國,人們評選出最討喜的角色是 Rachel :有 44% 認為 Rachel 是最有魅力的角色;還有 18% 的人最想跟她約會;幾乎所有年齡段的受訪者都認為她是最理想的朋友。

但除了 18 - 24 歲的年輕人,他們心目中最好的夥伴是 Joey 。

但英國人的“擇友觀”有些不同。

英國人最想跟Chandler做朋友 。

但不管是在英國還是美國,相比之下六人中蓋勒兄妹得到的“負面評價”有點多,莫妮卡被認為比較難相處,而 Ross 和他的古生物學笑話被認為是最煩人的。

除此之外,最善良的角色評給了Pheobe , 而人們覺得最搞笑的是 Joey ,並且認為他的角色最適合做衍生劇。

飾演“喬伊”的馬特·勒布朗也確實在2004年出演了《老友記》衍生劇:《喬伊》Joey。

十季看下來,你最想和哪個角色做朋友呢?

天天最喜歡有點偏執狂的Monica,“媽媽型好友”,龜毛卻又十分暖心。

看到文章最後的夥伴們,有沒有重刷一遍《老友記》的心呢

10年 10 季 236 集,每集22分鐘,合計約87個小時。

不用一口氣看完,可以當作日常的陪伴,想起來時看一看樂一樂是最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