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當有人通過QQ或微信發送“警官證”給你,一場騙局開始了

近期,有不少冒充警方人員的電信詐騙案件,它們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通過網路發送“警官證”給受騙者。上海等多地警方已對此類行騙方式進行提醒:通過QQ和微信發送的“警官證”都是假的。

案例一:女教師400萬積蓄險被騙光,民警上門還被質疑“假員警”

近日,上海一女教師遭遇電信詐騙,騙子稱她在外地辦理的一張電話卡涉及詐騙,還將偽造的警官證通過QQ發給她。反電信網路詐騙中心監控到這起疑似詐騙案,民警立即前去找該女子,但女子見到真員警時,卻誤以為是來抓她的,對民警的提問都不正面回答。

原來騙子知道警方會採取行動,在電話裡囑咐女子會有假員警上門找你。

在民警反復提醒下,女子才意識到自己被騙,本打算轉出的400萬積蓄保住了。民警提醒,警方如要採取法律措施,肯定是面對面進行,不會一直以電話形式溝通。

民警反復提醒下,女子才意識到自己被騙

案例二:老人50萬養老金差點被騙,

社區民警及時勸阻

近日,家住上海浦東新區浦興地區的沈阿姨接到“北京警方”打來的電話。正當沈阿姨被對方隨後發來的“警官證”和法律文書唬住,欲將50萬養老金轉至“安全帳戶”時,社區民警聞訊趕到,苦口婆心一番勸說,沈阿姨這才相信自己險些被騙。

騙子通過網路傳來的各類假檔

“微信裡的警官證”是假的

真員警已經到了家門口,為什麼被害人就是不開門、不接電話、不相信,反而對電話中的騙子言聽計從?匪夷所思現象的背後,答案就是“微信裡的警官證”。

看看這些“微信裡的警官證”都是假的↑

騙子會先用微信發“警官證”照片,隨後按照“劇本”開始行騙。

第一步:假冒身份,自稱真員警。

比如在一個真實案例中,就有當事人說:“他把照片都發過來,我就都信他了。”

第二步:切斷提醒,“不要告訴任何人”。

圖片中這張聊天記錄的截圖中,騙子問當事人:“家人走了嗎?”

第三步:誘導匯款,實施最終詐騙目的。

微信聊天中,騙子假裝員警,說會幫助當事人

對此,提醒大家,警官證是現役警官身份的證明,一般只有在現場執法中,當面向當事人出示。絕對不可能通過微信、QQ等方式向當事人發送“警官證”照片。

另外請大家牢記,凡是通過微信和QQ等方式發送“警官證”的都是詐騙,有事一定找身邊的社區民警,不要輕信電話中的“員警”,如有疑問請撥打110。

另外請大家牢記,凡是通過微信和QQ等方式發送“警官證”的都是詐騙,有事一定找身邊的社區民警,不要輕信電話中的“員警”,如有疑問請撥打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