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黃岡日報社榮獲中國報業融合發展創新單位

黃岡新聞網市州黨報如何在推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中展現新作為?4月26日,

勇於實踐探索並取得明顯質效的黃岡日報社,在紀念中國報業協會成立30周年·中國報協五屆四次理事會暨中國報業發展大會上,榮獲中國報業融合發展創新單位。

黃岡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蔡志勇(左二),社長助理、鄂東晚報總編輯劉富中(右一)喜領證書、獎盃。

黃岡日報社黨委書記、社長蔡志勇同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區)350多家新聞單位及企業的近5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並領取獲獎證書和獎盃。

2017年11月,報社組織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學習。

2016年5月16日,湖北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在黃岡主辦“競進有為的黃岡答卷”主題報導研討會,充分肯定黃岡日報主題宣傳的創新實踐。

堅持“新聞立社,內容為王”,

黃岡日報社2014年11月組建融媒新聞大採訪中心,實現新聞資訊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達到共創共用、出人出稿的“兩共兩出”目的。建立紙媒專刊部室“四合一”運營新模式,實行專刊部室“版面+網路頻道+兩微矩陣+專業公司”運作,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提升。這一經驗,於2016年4月入選省委宣傳部《新聞宣傳創新案例選編》,被《新聞前哨》《中國地市報人》等雜誌推介。

實行“借台唱好戲,

建台唱大戲;創新手段,擴大傳播”,報社科教部與黃岡網路傳媒中心借助新華社“現場雲”直播平臺,2017年11月直播首屆黃岡中學校友峰會活動,流覽量突破64.2萬人次,成為市州報新媒體“現象級產品”。

按照“強責提質,融合增效”要求,報社出臺《關於實施“人才興社”戰略的意見》,創新人才成長機制,優化人才考核激勵制度,著力建設一支學習型、全媒型、專業型、複合型、創新型人才隊伍,

形成人才如雨後春筍拔節成長局面。

積極進行體制機制創新,報社出臺《關於優化新聞宣傳工作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意見》等,鼓勵人才創新,調動了媒體人員工作積極性。

2017年5月,在浙江大學舉辦黃岡日報社新聞輿論專題研修班。

大力推進社校合作,報社與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大學等知名高校新聞傳播學院建立協作關係和人才培養基地,採取聯合辦班、定向培養等方式,提高報社人員的全媒綜合素質。自2014年以來,報社先後組織200余名記者和縣市骨幹通訊員到北大、華科大、浙大、湖北日報等集中培訓,促進了人才的一專多能成長。

在中國報業協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上,獲評中國報業融合發展創新單位的118家新聞單位受到表彰,其中湖北包括黃岡日報社在內共5個單位。

會上,蔡志勇被增補為中國報業協會理事,黃岡日報社被增補為中國報業協會理事單位。

報社與華中科技大學、湖北大學等知名高校新聞傳播學院建立協作關係和人才培養基地,採取聯合辦班、定向培養等方式,提高報社人員的全媒綜合素質。自2014年以來,報社先後組織200余名記者和縣市骨幹通訊員到北大、華科大、浙大、湖北日報等集中培訓,促進了人才的一專多能成長。

在中國報業協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上,獲評中國報業融合發展創新單位的118家新聞單位受到表彰,其中湖北包括黃岡日報社在內共5個單位。

會上,蔡志勇被增補為中國報業協會理事,黃岡日報社被增補為中國報業協會理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