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第一本荔枝專著是北宋時廣州主簿所寫

宋 伯趙 《離支多荔枝生山中,人家亦種之”,可見當時的野生荔枝資源分佈還是很廣泛的,

一般都很常見。

荔枝2000多年前就由中國人培育成功。但我們今天能找到的最早相關記錄,卻是在西漢文學家司馬相如描寫今陝西關中景色的《上林賦》中,裡面寫道:“答遝離支,羅乎後宮。”這裡寫作“離支”,有人解釋為“割去枝丫”,認為古人已認識到,這種水果不能離開枝葉,假如連枝割下,保鮮期會加長。

第一個品嘗到荔枝的皇帝,並非唐玄宗,很可能是西漢的開國君王劉邦。

為他送上這份厚禮的,是當時據有南越之地的趙佗。

史書中對於劉邦看到荔枝的反應並無記載,關於他的曾孫,漢武帝劉徹的相關故事卻不少。

漢武帝第一次品嘗到荔枝,大約是在建元元年(前140),那一年他剛剛登基為皇帝。當時南越王趙佗獻上了一些貢品,據葛洪的《西京雜記》記載,別出心裁的有兩樣,一是鮫魚(鯊魚),二是荔枝。漢武帝非常高興,

用葡萄和彩錦答謝了趙佗。

漢武帝對荔枝的興趣明顯更大。一方面是因為荔枝味美,另一方面或許也跟《列仙傳》“有食其華實為荔枝仙人”的記載有關。這位對求仙鍥而不捨的皇帝不僅下令嶺南繼續進貢荔枝,而且在西元前111年統一南越之地後,在上林苑建起了扶荔宮,從嶺南長途運回大量奇花珍果,栽種于京都上林苑扶荔宮,計有荔枝、指甲花、桂、蜜香、菖蒲、留求子(使君子)、山姜、甘橘、橄欖、檳榔等。

這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最早的大規模遠距離引種花卉果木的實踐。

但荔枝畏寒,在有著漫長冬季的長安城,栽培是極其困難的。但漢武帝仍然堅持著不斷種植。或許真的是工夫不負有心人,終於讓他種活了一株,雖然這株荔枝既不能開花,更不能結果。不幸的是,這株荔枝後來也枯萎而死。盛怒的漢武帝嚴厲處罰了園吏和園丁,也終止了這一跨氣候帶移植的實驗。

但荔枝的進貢卻是每年都要做的,並且以之與橙、桔、龍眼等一道,作為漢王朝招待異邦首腦的最高級別國宴品。直到東漢安帝劉祜(94年~125年)時,荔枝貢才停止。

乾隆皇帝移植一百棵樹

結了473個果子

唐朝人是真的愛荔枝。他們寫“巧裁霞片裹神漿,崖蜜天然有異香”,寫“梅雨滿江春草歇,一聲聲在荔枝枝”,寫“滴滴春霖透荔枝,筆題箋動手中垂”。一方面,或許和它是來自遠方的方物有關,

遠物難得,近景常睹;另一方面,它豔麗華富的外表,確實容易令人見而心喜。

唐天寶末年,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傳奇正要迎來巨變。一個名叫鮑防的進士,寫下了兩句詩:“五月荔枝初破顏,朝離象郡夕函關”。這只是詩人的誇張描述,荔枝的運輸實在是個大難題。《後漢書》記載:“舊南海獻龍眼荔枝,十裡一置,五裡一堠, 奔騰險阻,死者繼路。”可見,需要付出極大的人力物力代價。當時能採取的最便捷交通,莫過於官方驛道系統。這個系統的速度有多快呢?安祿山起兵反叛時,邊防使者十萬火急向長安送消息,一天極限速度約為250公里左右。送荔枝的速度顯然不可能比這個更快,而且需要配備相應的保鮮裝備,運量不可能大。所以我們可以想見,當年能消費得起荔枝的,只有皇帝及寵妃數人而已,貴如王公達臣者,也難有機會享用。

到了北宋,南方荔枝則以商品的身份大量湧入了北方市場乃至域外之邦。大文學家曾鞏曾寫“閩粵荔枝食天下”,蔡襄的《荔枝譜》描述當時的福建荔枝一熟,商人們便“水浮陸轉,以入京師,外至北戎、西夏,其東南舟行新羅、日本、琉求、大食之屬。”說明不僅是北方可以買到,也成為大宗的外貿品了。當時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市場上,既有小販們託盤沿街叫賣的乾果荔枝、龍眼,也有荔枝膏、涼水荔枝膏等製成品,以及“排蒸荔枝腰子”等菜品。這麼大量的買賣,顯然不可能是鮮荔枝,只能是幹品。

清代為了讓皇宮中能吃到新鮮荔枝,又發明了整株搬運法,即將掛果荔枝整株連土移入大桶,裝船運輸。從產荔枝的福建到北京,差不多要走60天。有學者援引清宮檔案記載,乾隆四十七年(1782)七月,福建巡撫進貢鮮荔枝100桶(株),共結果473個,從七月初二到七月十四,每天採摘、掉落和食用的荔枝數目都有明確登記,皇帝也只嘗幾個,其餘的賞賜給妃嬪和王公貴族,每人只有一兩個。

宋代 廣州荔枝大發展

廣州荔枝種植、栽培、選育的發展,在歷史上始終是穩步向前。南朝宋沈懷遠《南越記》已經記載有荔枝洲,上有荔枝冬夏不凋,可見已經進入園林化種植時代。晚唐出現“荔園”的專門名稱,號稱“南國名園”。位置就在現在的荔枝灣一帶,說明對荔枝的栽培、管理又上了新臺階。晚唐五代時,廣東的荔枝已經選育出焦核、火山、荔蠟荔枝和無核荔枝,範圍也從今廣州周邊一帶擴大到今高州、茂名、新興等地。

北宋開寶四年(971),廣州主簿鄭熊寫完了《廣中荔枝譜》,這是歷史上最早記載廣東荔枝的專著,也是全國最早的一本荔枝專著。書中記錄了廣州已有22個荔枝品種,如玉英子、焦核、沉香、丁香、紅羅、透骨、牂牁、僧耆頭、水母子、蒺藜、大將軍、小將軍、大蠟、小蠟、松子、蛇皮、野山等。這個鄭熊,是個吃荔枝的高手。他自己說,在廣州五年,當季時每天吃荔枝和吃飯分量各一半。我們常說一顆荔枝三把火,估計這位老兄,必是個火大之人。

此外散見於其他書的荔枝還有海山樓、綠羅包、金釵子等。可見當時廣州的荔枝品種已經非常繁多。可惜的是,號稱記錄了百餘種荔枝的《增城荔枝譜》未能流傳下來,很多當時的品種,今天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了。

由於種植極為普遍,所謂“官舍民廬,與僧道所居,自階庭場圃,至於山谷,無不列置,歲取其實,不可勝計”,清代時,今廣州及周邊南海、順德等地,還有宋代的荔枝樹遺存。

當時能採取的最便捷交通,莫過於官方驛道系統。這個系統的速度有多快呢?安祿山起兵反叛時,邊防使者十萬火急向長安送消息,一天極限速度約為250公里左右。送荔枝的速度顯然不可能比這個更快,而且需要配備相應的保鮮裝備,運量不可能大。所以我們可以想見,當年能消費得起荔枝的,只有皇帝及寵妃數人而已,貴如王公達臣者,也難有機會享用。

到了北宋,南方荔枝則以商品的身份大量湧入了北方市場乃至域外之邦。大文學家曾鞏曾寫“閩粵荔枝食天下”,蔡襄的《荔枝譜》描述當時的福建荔枝一熟,商人們便“水浮陸轉,以入京師,外至北戎、西夏,其東南舟行新羅、日本、琉求、大食之屬。”說明不僅是北方可以買到,也成為大宗的外貿品了。當時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市場上,既有小販們託盤沿街叫賣的乾果荔枝、龍眼,也有荔枝膏、涼水荔枝膏等製成品,以及“排蒸荔枝腰子”等菜品。這麼大量的買賣,顯然不可能是鮮荔枝,只能是幹品。

清代為了讓皇宮中能吃到新鮮荔枝,又發明了整株搬運法,即將掛果荔枝整株連土移入大桶,裝船運輸。從產荔枝的福建到北京,差不多要走60天。有學者援引清宮檔案記載,乾隆四十七年(1782)七月,福建巡撫進貢鮮荔枝100桶(株),共結果473個,從七月初二到七月十四,每天採摘、掉落和食用的荔枝數目都有明確登記,皇帝也只嘗幾個,其餘的賞賜給妃嬪和王公貴族,每人只有一兩個。

宋代 廣州荔枝大發展

廣州荔枝種植、栽培、選育的發展,在歷史上始終是穩步向前。南朝宋沈懷遠《南越記》已經記載有荔枝洲,上有荔枝冬夏不凋,可見已經進入園林化種植時代。晚唐出現“荔園”的專門名稱,號稱“南國名園”。位置就在現在的荔枝灣一帶,說明對荔枝的栽培、管理又上了新臺階。晚唐五代時,廣東的荔枝已經選育出焦核、火山、荔蠟荔枝和無核荔枝,範圍也從今廣州周邊一帶擴大到今高州、茂名、新興等地。

北宋開寶四年(971),廣州主簿鄭熊寫完了《廣中荔枝譜》,這是歷史上最早記載廣東荔枝的專著,也是全國最早的一本荔枝專著。書中記錄了廣州已有22個荔枝品種,如玉英子、焦核、沉香、丁香、紅羅、透骨、牂牁、僧耆頭、水母子、蒺藜、大將軍、小將軍、大蠟、小蠟、松子、蛇皮、野山等。這個鄭熊,是個吃荔枝的高手。他自己說,在廣州五年,當季時每天吃荔枝和吃飯分量各一半。我們常說一顆荔枝三把火,估計這位老兄,必是個火大之人。

此外散見於其他書的荔枝還有海山樓、綠羅包、金釵子等。可見當時廣州的荔枝品種已經非常繁多。可惜的是,號稱記錄了百餘種荔枝的《增城荔枝譜》未能流傳下來,很多當時的品種,今天我們已經無從得知了。

由於種植極為普遍,所謂“官舍民廬,與僧道所居,自階庭場圃,至於山谷,無不列置,歲取其實,不可勝計”,清代時,今廣州及周邊南海、順德等地,還有宋代的荔枝樹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