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背誦詩文不用愁 古代牛人來支招

蘇東坡雕像,前後背了百來遍也沒記住。正好當天有賊入戶,賊就躲在他床下,想等著他睡著了下手。沒想到等來等去他也背不完書,也不睡覺。賊實在忍無可忍,跳出來罵他:你這麼笨,還讀什麼書?我在床底下都聽會了。說完把他背的那幾首詩一字不差地背下來,揚長而去。如此“笨拙”的曾國藩後來憑藉苦讀也成才了。

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蘇東坡也用這招

按照現在科學的說法,25歲以後,人的記憶每十年會自然下降約2%。但很多研究記憶的專家又指出,記憶力與很多因素相關,保持記憶力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保持情緒平靜,排遣壓力,加強有氧鍛煉等等,還有就是要勤用腦,下苦功夫。到了一定程度,自然觸類旁通。

蘇東坡在11歲左右時,就已經在專門的學校裡認真為科舉考試準備了。

準備考試,熟讀經史詩文是必須的,而且通常都要背下來。老師為了讓學生達到極為熟練的程度,要求同學們在課堂上背著老師站立誦書,以防他們偷看老師鋪在桌子上的文章。這種背誦並不是記住大意、要點就可以過關,必須整篇背下,文字、措辭,都不可忽略。由於那個時候的書籍是豎排版,沒有標點,學生還得自己標點文字。

所謂“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

很多最努力苦讀的學生,會將經書和正史抄寫一遍。蘇東坡也幹過這樣的事兒。這種方法非常痛苦,費時費力,但如果結合自己平時的心得思考,的確是強化記憶的一種好方法。我們今天讀蘇東坡的詩文,感覺他旁徵博引,對各種典故信手拈來。這些功夫都不是白給的,是一點點熬出來的。

廣東鄉賢,中國民俗學的開創者鐘敬文先生小學時就誦讀《唐人萬首絕句》,出行時也必備此書,

睡眠前放置枕邊,有空暇就讀。魯迅幼年就能背誦《綱鑒》,之後的求學過程中也經常是整本書地背誦。這就是不斷地對大腦負責記憶的部分進行刺激。好比要練肌肉必須去健身房認真舉鐵,鍛煉記憶力怎麼能不強化背誦呢?

今天我們讀的《尚書》,裡面有28篇就是老書生伏生背下來的。當時漢文帝派重臣晁錯親自到山東去尋訪已經90多歲的伏生,親筆記下他的口述。

你看,在當時醫療水準相對落後,人們的平均壽命還比較短的時候,伏生可以享有90多歲的高齡,這會不會和他勤於用腦,專注於自己的專業領域的勁頭有關呢?其實,在某些方面,大腦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改善。有人提出“晶態智力”的概念,也即人們後天習得的知識、技能和經驗,心理學家一般認為“晶態智力”在人的成長階段都處於穩定上升的趨勢,直到六七十歲時才達到峰值。

背幾十萬字的目的

其實為了“啟發”而非“注入”

有些人說了:現在搜尋引擎那麼強大,在電腦上或者手機上點幾下,要什麼有什麼,背誦東西還有什麼用?可是人畢竟是靠腦子生活的,腦子要想更健康,顯然要不斷強化訓練。

以前,古人背書的量是相當大的,僅以應付科舉考試必備的要求而言,就要背下《十三經》。《十三經》裡,《周易》24207字,《尚書》25800字,《毛詩》39224字,《周禮》45806字,《儀禮》56115字,《禮記》99020字,《左傳》196845字,《公羊傳》44075字,《谷梁傳》41512字,《論語》13700字,《孝經》1903字,《爾雅》13113字,《孟子》34685字,《大學》1753字,《中庸》3568字,共計641326字。但背書的目的,不在為背誦而背誦,而在於將之內化為自己知識積累的一部分,需要的時候自然信手拈來。五六歲的小孩兒背古詩,背經書,能理解嗎?顯然不能。但他們記下的每一個字詞,日後隨著生活閱歷的增長,逐漸由外延而及內涵,自然生髮出自己的理解,熔煉為自己知識素養的精華。好比喝陳年老酒,最初嘗試的時候只覺辣喉,漸漸地才能識別出層次、韻味。更重要的是,這種認真去背每一首詩,每一篇文的過程,培養的是一種認真精神,不斷積累,積少成多,能使我們形成專注的習慣。

南懷瑾先生曾經說過,傳統教育的啟蒙階段,是非常輕鬆愉快的,是使兒童們在歌唱舞蹈的氣氛中,達到文化教育的水準。古人所說“弦歌不絕”,就是這種境界。現在採用的古書,都是濃縮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多方面“智識”的結晶,兒童不用絞盡腦汁,自然而然地進入記憶,一生到老也不容易忘掉。這種啟發式而非“注入”式的教育法,才是古人要求“背誦”核心的要義。顯然,它對今天的教育也一樣適用。

背幾十萬字的目的

其實為了“啟發”而非“注入”

有些人說了:現在搜尋引擎那麼強大,在電腦上或者手機上點幾下,要什麼有什麼,背誦東西還有什麼用?可是人畢竟是靠腦子生活的,腦子要想更健康,顯然要不斷強化訓練。

以前,古人背書的量是相當大的,僅以應付科舉考試必備的要求而言,就要背下《十三經》。《十三經》裡,《周易》24207字,《尚書》25800字,《毛詩》39224字,《周禮》45806字,《儀禮》56115字,《禮記》99020字,《左傳》196845字,《公羊傳》44075字,《谷梁傳》41512字,《論語》13700字,《孝經》1903字,《爾雅》13113字,《孟子》34685字,《大學》1753字,《中庸》3568字,共計641326字。但背書的目的,不在為背誦而背誦,而在於將之內化為自己知識積累的一部分,需要的時候自然信手拈來。五六歲的小孩兒背古詩,背經書,能理解嗎?顯然不能。但他們記下的每一個字詞,日後隨著生活閱歷的增長,逐漸由外延而及內涵,自然生髮出自己的理解,熔煉為自己知識素養的精華。好比喝陳年老酒,最初嘗試的時候只覺辣喉,漸漸地才能識別出層次、韻味。更重要的是,這種認真去背每一首詩,每一篇文的過程,培養的是一種認真精神,不斷積累,積少成多,能使我們形成專注的習慣。

南懷瑾先生曾經說過,傳統教育的啟蒙階段,是非常輕鬆愉快的,是使兒童們在歌唱舞蹈的氣氛中,達到文化教育的水準。古人所說“弦歌不絕”,就是這種境界。現在採用的古書,都是濃縮了“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等多方面“智識”的結晶,兒童不用絞盡腦汁,自然而然地進入記憶,一生到老也不容易忘掉。這種啟發式而非“注入”式的教育法,才是古人要求“背誦”核心的要義。顯然,它對今天的教育也一樣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