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後來的我們》出現大量退票,究竟是怎麼回事?

《後來的我們》在上映前就熱度爆表,單是貓眼累計想看人數就超過90萬,創造了該項指標的紀錄。此外片方還找來“五月天”、陳奕迅和田馥甄等知名歌手演唱電影主題曲,再次將其熱度推向新高。

這種熱度直接反應在該片的預售票房上,該片在上映前一周預售票房就已突破5000萬,上映前一天預售票房就成功破億,這種預售水準基本上已達到春節檔影片級別。

該片昨天正式上映,即時票房早已跨過兩億大關,市場回饋可謂熱火朝天。

就在此時,卻傳來一些不和諧的聲音。從昨天下午起,業內的影院投資管理群便有人互相詢問該片是否有大量的退票,經過交流溝通,普遍反映出現異常的退票現象,其中萬達院線的單區域退票數量都在數千張以上,遠超過平常的退票比例和幅度。

據悉,僅萬達方面已統計出有超過9萬張退票,而根據貓眼今天淩晨2點發佈的聲明,截止昨晚23點,僅貓眼平臺涉及的惡意刷票退票量就已經達倒38萬張,

涉及的票房約1300萬,並且退票訂單主要集中在19.9的特惠票。若根據昨天部分影院遭遇的退票中,貓眼管道所占的比例估算,昨天出現惡意退票的票房金額可能高達2000萬左右。需要明確的是,雖然這2000萬在首日近3億的票房中占比不到10%,但事實上這部分票房幾乎都是預售票房,在1億多的預售中,這些票房占比將高達20%,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情況。

目前,各家院線已經採取措施,不少院線限制了退票功能,貓眼以及淘票票都臨時關閉了自己的退票管道。

根據現在獲得的消息,

此次異常退票情況跟以往的注水、鎖場和買票房等手法截然不同,是一種前所未見的手法。

昨天網上流傳著許多業內對於這一事件的猜測,在這裡大致解釋一下:

網傳的流程圖

圈內流傳的原理圖

本次事件有四個可能的“嫌疑人”:

在談到相關嫌疑人之前,我們得先瞭解一下,如果要組團去各大平臺刷票,需要具備的條件與能力。

首先是對行業的瞭解,瞭解行業的排片習慣,知道如何通過預售來對影院的排片進行倒逼

其次是對各大院線和購票軟體的退票機制瞭若指掌,哪些院線允許退票,是否會收取手續費,有些什麼具體的操作限制。。。等等等等

然後是擁有將以上所有付諸實現的技術能力,將其轉換為代碼

最後是得擁有足夠的資金在票款上進行墊付,因為就算最終退票拿回票款,也得先行支付票款

根據上述條件,在排除了系統故障與錯誤之類後,能這樣做並且有能力這樣做的,大概有四個嫌疑人,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相關利益方

1.遭受懷疑最多的售票平臺貓眼。

首先貓眼在技術和操作能力上完全有能力做到,並且相比其他,作為購票平臺的貓眼,完全可以憑藉後臺操作輕鬆完成,其次就是早期爆出的退票現象主要發生在貓眼管道。並且貓眼作為該片的聯合出品方以及發行方,和影片票房有著直接的利益關係,這件事一出,不少人自然會和貓眼聯繫起來。

但是隨著後續事件的發酵,不僅貓眼,淘票票和其他諸如時光網等購票管道都出現了異常的大量退票,昨日萬達統計出的9萬多張退票中,淘票票平臺就有超過2萬張。而對於《後來的我們》這樣一部熱門影片,在今年五一檔這樣一個競爭並不激烈的檔期,片子本身獨大的情況下,貓眼應該都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去做這件事,並且就算貓眼要做,也完全沒必要在同一時間進行大量的退票,完全可以在達成拉高拍片的目的之後,陸續進行小批次退票,在做到不露馬腳的同時,也可以讓後續的購票觀眾可以購入退票後的空出的位置,甚至最後乾脆不退票,畢竟和最終的票房相比,這部分票款已經只剩一個零頭,貓眼沒必要冒著被曝光後得罪所有終端的風險退票。所以貓眼雖然是一個明顯的懷疑物件,但操作的可能性並不大。

而貓眼也在今天淩晨3點左右對此事發表了聲明

2.就是其他該片的利益攸關方。

作為影片票房的受益方,進行上述操作的動機不言自明。不過這樣的操作沒有售票管道配合的話,對於其他團體而言操作難度其實是比較高的。即使能夠滿足上述條件,操作方還需要大量熟悉操作的人力進行購票、退票的規劃和爬蟲軟體的使用等等工作。同時和貓眼一樣的疑點也同樣適用於他們。

第二方:非利益攸關方

3.比如黃牛。

有業內人士表示,黃牛經常會搶購熱門影片的優惠票,隨後在其他平臺進行倒賣。而在距離影片開場較近時,仍未能將票出手的話,黃牛自然會對其進行退票避免損失。這也可能是造成目前現象的原因。但這樣的說法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首先黃牛應該沒有條件使用爬蟲軟體進行購票和退票操作,並且根據貓眼的排查,僅僅首日該平臺被惡意退票的票房就高達1300萬,黃牛也不應該擁有如此大的流動資金用於這一操作。何況如果首日1億多的預售票房中,光是黃牛沒有出手最後必須退票的就高達20%的話,那麼這一情況就太過觸目驚心了。因此黃牛的可能性也並不大。

4.沒有線索的未知方。

由於目前掌握的決定性證據不足,不排除有其他人介入的可能。

不過這件事也並不是無從查起,由於此次的惡意刷票退票操作都是通過售票軟體,而線上支付對於資金的流動是有監控的,那麼只需要查清付款來源和退款的流向,那麼操作方是誰也就有據可查了。據悉,電影局目前已經開始對此事進行調查。

毫無疑問《後來的我們》是一部現象級影片,其目前的熱度是真實的,各影院居高不下的上座率也是真實的,各地的滿場情況也都是真實的,觀眾爆發的情感也是真實的。目前這件事的情況非常複雜,大家切莫根據一兩個現象就妄自判斷某一方存在問題,一切還有待電影局的調查結果公佈。

但就目前已經發生的事件,其實也暴露出了一些嚴重問題。

首先貓眼等購票平臺並沒有足以阻止這次惡意刷票退票行為的機制,同時一些毫無限制的退票政策,也為這次的事件提供了相當的便利,這是必須引起我們重視的問題。可能這次的事並非影片相關方面所為,但是它為其他影片提供了一個花費極低卻效果極佳的票房造假方法。《後來的我們》作為一部首日近3億的現象級電影,其巨大的票房體量以及如此集中的退票,才讓這樣的操作暴露在我們面前,倘若換成一部首日僅千萬的電影,恐怕我們根本無法察覺,而這樣的行為對於產業的傷害將是無比巨大的,還是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儘快查清此事,並設立監管。

另外,此次事件也暴露我國電影產業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缺乏壟斷限制而造成的結構失衡。當一方資本直接掌控了影片的製作、宣傳、發行、甚至放映終端全部環節,那麼它就有能力形成不公平競爭,甚至對電影產業造成危害。此次事件之所以引起全國影院的巨大關注,除了退票帶來的經濟損失之外,其實也和影院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連最基本的票房資料都已經不能相信有關。誠然,目前的結構失衡是我國電影產業發展必經的一個過程,但也需要引起相關部門足夠的重視,不然產業健康恐怕也將無從談起了。

本次事件有四個可能的“嫌疑人”:

在談到相關嫌疑人之前,我們得先瞭解一下,如果要組團去各大平臺刷票,需要具備的條件與能力。

首先是對行業的瞭解,瞭解行業的排片習慣,知道如何通過預售來對影院的排片進行倒逼

其次是對各大院線和購票軟體的退票機制瞭若指掌,哪些院線允許退票,是否會收取手續費,有些什麼具體的操作限制。。。等等等等

然後是擁有將以上所有付諸實現的技術能力,將其轉換為代碼

最後是得擁有足夠的資金在票款上進行墊付,因為就算最終退票拿回票款,也得先行支付票款

根據上述條件,在排除了系統故障與錯誤之類後,能這樣做並且有能力這樣做的,大概有四個嫌疑人,主要分為兩個方面

第一方面:相關利益方

1.遭受懷疑最多的售票平臺貓眼。

首先貓眼在技術和操作能力上完全有能力做到,並且相比其他,作為購票平臺的貓眼,完全可以憑藉後臺操作輕鬆完成,其次就是早期爆出的退票現象主要發生在貓眼管道。並且貓眼作為該片的聯合出品方以及發行方,和影片票房有著直接的利益關係,這件事一出,不少人自然會和貓眼聯繫起來。

但是隨著後續事件的發酵,不僅貓眼,淘票票和其他諸如時光網等購票管道都出現了異常的大量退票,昨日萬達統計出的9萬多張退票中,淘票票平臺就有超過2萬張。而對於《後來的我們》這樣一部熱門影片,在今年五一檔這樣一個競爭並不激烈的檔期,片子本身獨大的情況下,貓眼應該都沒有理由也沒有必要去做這件事,並且就算貓眼要做,也完全沒必要在同一時間進行大量的退票,完全可以在達成拉高拍片的目的之後,陸續進行小批次退票,在做到不露馬腳的同時,也可以讓後續的購票觀眾可以購入退票後的空出的位置,甚至最後乾脆不退票,畢竟和最終的票房相比,這部分票款已經只剩一個零頭,貓眼沒必要冒著被曝光後得罪所有終端的風險退票。所以貓眼雖然是一個明顯的懷疑物件,但操作的可能性並不大。

而貓眼也在今天淩晨3點左右對此事發表了聲明

2.就是其他該片的利益攸關方。

作為影片票房的受益方,進行上述操作的動機不言自明。不過這樣的操作沒有售票管道配合的話,對於其他團體而言操作難度其實是比較高的。即使能夠滿足上述條件,操作方還需要大量熟悉操作的人力進行購票、退票的規劃和爬蟲軟體的使用等等工作。同時和貓眼一樣的疑點也同樣適用於他們。

第二方:非利益攸關方

3.比如黃牛。

有業內人士表示,黃牛經常會搶購熱門影片的優惠票,隨後在其他平臺進行倒賣。而在距離影片開場較近時,仍未能將票出手的話,黃牛自然會對其進行退票避免損失。這也可能是造成目前現象的原因。但這樣的說法也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首先黃牛應該沒有條件使用爬蟲軟體進行購票和退票操作,並且根據貓眼的排查,僅僅首日該平臺被惡意退票的票房就高達1300萬,黃牛也不應該擁有如此大的流動資金用於這一操作。何況如果首日1億多的預售票房中,光是黃牛沒有出手最後必須退票的就高達20%的話,那麼這一情況就太過觸目驚心了。因此黃牛的可能性也並不大。

4.沒有線索的未知方。

由於目前掌握的決定性證據不足,不排除有其他人介入的可能。

不過這件事也並不是無從查起,由於此次的惡意刷票退票操作都是通過售票軟體,而線上支付對於資金的流動是有監控的,那麼只需要查清付款來源和退款的流向,那麼操作方是誰也就有據可查了。據悉,電影局目前已經開始對此事進行調查。

毫無疑問《後來的我們》是一部現象級影片,其目前的熱度是真實的,各影院居高不下的上座率也是真實的,各地的滿場情況也都是真實的,觀眾爆發的情感也是真實的。目前這件事的情況非常複雜,大家切莫根據一兩個現象就妄自判斷某一方存在問題,一切還有待電影局的調查結果公佈。

但就目前已經發生的事件,其實也暴露出了一些嚴重問題。

首先貓眼等購票平臺並沒有足以阻止這次惡意刷票退票行為的機制,同時一些毫無限制的退票政策,也為這次的事件提供了相當的便利,這是必須引起我們重視的問題。可能這次的事並非影片相關方面所為,但是它為其他影片提供了一個花費極低卻效果極佳的票房造假方法。《後來的我們》作為一部首日近3億的現象級電影,其巨大的票房體量以及如此集中的退票,才讓這樣的操作暴露在我們面前,倘若換成一部首日僅千萬的電影,恐怕我們根本無法察覺,而這樣的行為對於產業的傷害將是無比巨大的,還是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儘快查清此事,並設立監管。

另外,此次事件也暴露我國電影產業目前存在的一個問題--缺乏壟斷限制而造成的結構失衡。當一方資本直接掌控了影片的製作、宣傳、發行、甚至放映終端全部環節,那麼它就有能力形成不公平競爭,甚至對電影產業造成危害。此次事件之所以引起全國影院的巨大關注,除了退票帶來的經濟損失之外,其實也和影院突然意識到自己可能連最基本的票房資料都已經不能相信有關。誠然,目前的結構失衡是我國電影產業發展必經的一個過程,但也需要引起相關部門足夠的重視,不然產業健康恐怕也將無從談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