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房子也能以舊換新用來養老?這是真的!

“以房養老”的概念

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

甚至之前在北京出現過

“以房養老”的騙局,

有些老人因此“房財兩空”,

遭到嚴重損失。

近日,江蘇無錫地區的部分房地產開發商,針對老年人客戶群體推出“房屋以舊換新式養老”,引起了不少購房者的關注。

許女士的父母今年70多歲,眼看就要奔八了。母親患有高血壓,哥哥經營一家公司,經常出差。自己週末得圍著孩子忙,想抽空回家照顧父母時間也不多。父母住在安置房社區裡,兄妹就想著能讓老人晚年生活過得舒適些。

考慮到資金周轉問題,這家老年公寓推出了以舊換新政策。可以將老人現住的房子賣掉,換一套公寓。“我們的房子是97平方的安居房,大概可以賣到一萬多一平米,貼也貼的不多,老人手裡也有一點積蓄,實在不夠我們子女也可以幫襯一點。

”許女士算了一下,覺得這個方法可行。

這次開發商提出的房屋「以舊換新」養老,可行嗎?是否存在什麼法律風險?

是否一場騙局?

相信不少人對“以房養老”仍然心有餘悸。之前北京爆出的“以房養老”騙局,就是騙子將老人的房產拿去抵押以獲得借款,

再將借款交由他人理財以期獲取高額的利息回報。結果有老人的房子值450萬卻以260萬賣出;有老人的房子甚至價值700萬元卻僅僅以1000元就賣給了別人;使得老人被強行趕出家門,落得“房財兩空”。

《律戰行動》季度戰將:羅歡平

廣東宏力律師事務所

羅歡平律師認為,這種房屋所有權人將房子拿去抵押,房屋所有權人會獲得基於抵押所得到的貸款,屬於債權。而產生騙局就是在抵押過程中,“理財的騙子”騙走老人的錢,答應老人給高息,並替老人向銀主還錢,實際沒還,導致老人到期未還款,房產被債權人出售。又因為騙子辦理了具有強制執行力的債權文書、房屋出售委託書等檔,才導致老人“房財兩空”,損失慘重。

那麼,房屋以舊換新式的養老,又是騙局一場嗎?

買賣雙方的雙贏

羅歡平律師認為,如果養老型住宅具備完善的養老服務,那麼房屋“以舊換新”的養老,對購房者、開發商都是雙贏的選擇,未嘗不可嘗試。通過房屋“以舊換新”優化養老條件,而社會上也豐富了養老住房產品,是應該去探索的。當然,這裡律師要提醒大家的是,要做好風險把控和科學設計,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

房屋“以舊換新”的法律風險

當然,如果想進行房屋“以舊換新”,應該怎麼辦呢?為此,羅歡平律師給大家支支招,提醒各位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看清楚“養老型住宅”的房屋性質、所有權歸屬。一方面是“養老型住宅”是普通住宅還是商業住宅,兩者的房屋產權年限是不一樣的,而且將來要繳納的稅費也是不一樣的。

第三,保留好養老型住宅的宣傳單張,留意戶型、樓層、裝修、周邊配套(如醫療、健身廣場等)是否與宣傳一致。

當然,房屋“以舊換新”的過程中,最好還是諮詢專業的房產律師,從而規避法律風險,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是應該去探索的。當然,這裡律師要提醒大家的是,要做好風險把控和科學設計,避免遭受更大的損失。

房屋“以舊換新”的法律風險

當然,如果想進行房屋“以舊換新”,應該怎麼辦呢?為此,羅歡平律師給大家支支招,提醒各位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看清楚“養老型住宅”的房屋性質、所有權歸屬。一方面是“養老型住宅”是普通住宅還是商業住宅,兩者的房屋產權年限是不一樣的,而且將來要繳納的稅費也是不一樣的。

第三,保留好養老型住宅的宣傳單張,留意戶型、樓層、裝修、周邊配套(如醫療、健身廣場等)是否與宣傳一致。

當然,房屋“以舊換新”的過程中,最好還是諮詢專業的房產律師,從而規避法律風險,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