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性質惡劣手段過分《後來的我們》陷票房造假風波

2018-04-30 07:58 | 浙江新聞用戶端 | 記者 陸芳

2016年《葉問3》票房造假之後,

又一疑似票房造假醜聞,就在眼下的五一檔發生。

4月28日,全國不少影院經理都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之前預售的《後來的我們》出現大量退票。

退票主要集中在“貓眼”和“淘票票”兩大網上售票平臺。據“貓眼”昨日淩晨發佈聲明,該平臺退票數量達38萬張,涉及票房1300萬元。

加上“淘票票”退票數2萬張,全國近4000家影院一天退票40萬張,是一件驚人的事情。

作為中等成本的愛情片,《後來的我們》之前預售票房達到1.22億元,

上映首日超過了2.8億元,十分火爆。而在爆出大量預售票退票之後,被質疑先買後退,票房造假。

記者昨日採訪了杭州幾家“退票”影院,瞭解到有關部門正在對此事進行調查,相信“幕後玩家”很快會被曝光。

平均每小時退10張票

在網路平臺買過票的觀眾會發現,很多影院場次後面會有一個“退改簽”標誌。這是前年出現的事物,改變了一直以來電影票不能退的行規,

是互聯網帶來的便利。

而這次出現退票的影院,卻因為這個功能的開通而遭受損失。

昨日,蕭山德納國際影城一位元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影院預售票退票都是“淘票票”上的。

“4月27日18:22到22:58,共計退票50位,平均每小時10位,退票時間比較均勻。4月28日6:30到23:40,共計退票149位,平均每小時10位,退票時間也比較均勻,就是中午12點到13點退票18位。4月29日,截止13時,退票8位。”

她表示自己從業多年,從未遇到在售票平臺上有這麼大規模並且有規律的退票。

4月28日因為退票,影院票房受損1萬多元。昨日,影院趕緊制定規則,每場退票數不能超過4張。

不僅蕭山德納,杭州的時代、星光等院線的直營或加盟影院,都有不同程度的退票。

浙江星光院線董事長富海芳表示,他們現在也無可奈何,正在等待有關部門調查結果:“這肯定是違規的,性質很惡劣,手段有點過分了。”

據悉,昨天杭州影院大都關閉了網上售票平臺的“退票”功能。

誰是“幕後玩家”

在兩大售票平臺大量買進預售票,開映前退票,這中間每張票只需付平臺3塊錢手續費。

如果按40萬張票來算,需要付出120萬手續費。但這120萬手續費帶來的是預售火爆的連鎖效應,觀眾恐慌性購票,影院加場多排片。

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很可能是一種新型“虛假行銷”。

誰是“幕後玩家”?這位業內人士表示,要有這方面技術,要在短時間內有那麼多帳戶,

短時間內退票,肯定得是內行,還要是收益最大的。

據悉,《後來的我們》有上海拾穀影業、霍爾果斯英兒電影公司、天津貓眼微影、北京花花朵朵4家出品方,還有春風文創等12家聯合出品方,天津貓眼微影發行,華夏聯合發行。

電影票房好,這些公司是最大受益者。貓眼作為該片出品、發行方,又是售票平臺,所以一度被懷疑是造假方。

不過貓眼在昨日淩晨發表聲明表示,自己的平臺被惡意刷票退票。他們已經將資料和證據提交有關部門調查。

昨日,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不排除是黃牛賺差價。因為被刷的有大量19.9元的低價票,黃牛刷走19.9元票,加價倒賣。部分開映前賣不掉的票,就退掉。

不過他表示,退票涉及全國範圍內近4000家影院,這麼大規模,而且兩台平臺都有,肯定是有計劃的行動。

“手法高明。現在說不好誰是‘幕後玩家’,等著處理結果吧。”業內人士表示。

自己的平臺被惡意刷票退票。他們已經將資料和證據提交有關部門調查。

昨日,也有業內人士表示,不排除是黃牛賺差價。因為被刷的有大量19.9元的低價票,黃牛刷走19.9元票,加價倒賣。部分開映前賣不掉的票,就退掉。

不過他表示,退票涉及全國範圍內近4000家影院,這麼大規模,而且兩台平臺都有,肯定是有計劃的行動。

“手法高明。現在說不好誰是‘幕後玩家’,等著處理結果吧。”業內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