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芯”能造出來 但讓數億人使用卻是難題!

100多年前的鴉☆禁☆片戰爭,打醒了中國人“天朝上國”的迷夢。外戰必敗、割地賠款、XX條約…… 近代史上,屈辱成了關鍵字。新中國成立之後,隨著綜合國力的飛速提升,國人自尊心得到空前的提高。

尤其是《戰狼2》、《紅海行動》熱血電影,更點燃了國人的自豪感和榮譽感。

然而,不久前的中興事件,如同一記悶棍,再次驚醒國人:原來我們在高端晶片和核心技術方面,基礎如此薄弱。《人民日報》發文表示,“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

媒體輿論在發酵的同時,一場全民造芯運動,也在全面醞釀。

阿裡率先掀起“全民造芯”風暴

4月19日,在中興事件發生的3天后,阿裡首先對外透露晶片研發消息:阿裡巴巴達摩院正研發一款神經網路晶片Ali-NPU,吹響了進軍“芯”戰場的號角。

4月20日,阿裡宣佈全資收購中國大陸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統有限公司。4月21日,阿裡集團CTO張建峰向媒體透漏,除了中天微,阿裡還投資了另外5家晶片公司(寒武紀、Barefoot Networks、深鑒、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這標誌著阿裡 “芯”戰場的征戰,已經全面展開。

百度、騰訊、今日頭條、京東等巨頭,也沒有缺席這次“全民造芯”運動,分別對外公佈了對於進軍晶片的佈局構想。不過,唯有阿裡此次造芯動作,

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持續霸屏媒體頭條。

同時,受中興事件影響,國內A股市場的晶片板塊掀起強勢上漲,據Wind資訊資料顯示,截至4月24日收盤,晶片國產化指數自今年2月8日的低點3852.89點起步,已反彈至5802.36點,漲幅為50.6%。中國芯變成了投資者眼中的炒作機會。

另外,中國芯的話題,還給媒體、自媒體、段子手們提供了撩撥國人情緒的極佳素材。甚至還出現了“晶片靠研發,研發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要靠學區房,炒房才能拯救晶片行業”這樣的段子。

筆者不禁擔心,一個非常嚴肅和沉重的話題,被各方不同角度的解讀和放大,其中不乏為了蹭熱度,追求曝光的投機者。

更重要的是,在這次全民談“芯”的同時,自主晶片發展中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總被眾多輿論給選擇忽略了。這個關鍵環節,就是應用和生態。

全民炒芯 生態短板卻被忽略

一千人的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都用不同的視角,去解讀這次中興風波。

梁寧那篇刷屏文章《關於國產晶片和作業系統的往事》,在多處,指出方舟當初遇到的這些問題,就是作業系統、應用,以及整個生態。其實也是自主晶片普遍遇到的困境。

“CPU做出來了,再自己做原型,然後自己做產品。做完產品,發現沒有配套軟體可用。”。

“但是那麼多的軟體移植、適配、二次開發,真不是1家、10家、100家公司幹得完。”

“Wintel就是你的頂層,你的成本與性能只能在它框定的空間裡。”

“搞不定的依然是作業系統。差距大的依然是生態。” ”當年,繞得過Intel,跨不過微軟。如今,繞得過Arm,做不出安卓。”

網上一篇匿名文章,話糙理不糙的說出方舟的問題,“方舟2001年我就測試過,bug無數,不說市場競爭力了,就算是他們貼錢別人也未必願意用得,倒貼不起debug的成本。”

解決目前自主晶片的發展困境,僅憑一腔熱血去“造芯”,以及號召BAT全面加入,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即便推出了CPU和自主作業系統,上百萬的軟體應用移植、二次開發、資料移轉,是一項天文級的浩大工程。

中興事件爆發後,中國電腦學會青年電腦科技論壇(CCF YOCSEF)緊急召開了一場名為“生存還是死亡,面對禁芯,中國高科技產業該怎麼辦?”的特別論壇。在會上,一張“當前中國核心積體電路的國產晶片佔有率”的圖表顯示,國產晶片在各個領域的中國市場佔有率,幾乎為零,這側面反映出制約我國晶片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沒有人用”。當日論壇上,多位專業人士均提到,中國的晶片,最大的掣肘反而在應用層面。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傑一句話直擊要害,“核心技術是用出來的,只有在用的過程中才能不斷提升。”如果距離用戶太遠,閉門造出了自主的 “芯”,卻沒有應用場景,顯然沒有意義。

龍芯負責人胡偉武也表示類似觀點,只有應用才能説明晶片不斷發現錯誤、改正錯誤,從而實現反覆運算。

如果不考慮這些問題, 僅把目光局限在“晶片”和作業系統,依然會掉進“解決了晶片,卻解決不了生態”的老坑裡。

流覽器解決“生態”難題是否有可行性?

和國內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晶片廠商相比,中國在自主作業系統方面,更是嚴重的滯後。而按照過去用戶端軟體發展的思維,沒有作業系統,談何在此基礎上,開發應用?

在十多年前,這些問題的確非常棘手。但近年來隨著Web技術和雲服務的發展,360為自主晶片提供出了新的思路:流覽器可以承擔起底層晶片和海量應用、使用者體驗之間的橋樑。

具體實現上,以往對性能有要求的生產力軟體,如Office Word、PowerPoint,視訊短片軟體甚至是虛幻引擎或Unity 3D的三維遊戲,今天都正在雲端化,用戶只需要一個流覽器,就能滿足工作、學習和娛樂的各種需求。

下圖為開發者展示的Angry Bots Demo,它是由WebAssembly專案發佈的一個Demo,由Unity遊戲移植而來。

這幾年,由於WebAssembly和WebGL技術的發展,在流覽器裡實現線上文檔編輯、視頻雲剪輯,甚至支援Unity 3D的三維遊戲,都毫無問題。甚至有人預測,WebAssembly和WebGL的成熟,會逐漸取代各類對性能有要求的生產力軟體。

WebAssembly和WebGL這兩項技術,最早是開源社區貢獻給Firefox,隨後Google Chrome流覽器也開始支持這兩套標準。360流覽器作為國內用戶量最多的流覽器,在w3c的框架下,無論是安全流覽器,還是極速流覽器,都已具備完整的Web Assembly和WebGL能力。

WebAssembly和WebGL帶來的影響之一,就是加速各種應用從C/S向雲計算遷移。以往流覽器只支援字元腳本的解析執行(如JavaScript),而現在主流流覽器均獲得類似於Android虛擬器的位元組碼解析執行的技術。這一項技術一方面可以將原來c/c++/java代碼編寫的程式,轉換成流覽器可執行,另一方面保證代碼可以高效原生地被執行,據統計,絕大多數的場景下性能損失在10%以內。這意味著對大多數用戶而言,已基本感受不到B/S和C/S之間的差異。

“自主創芯”的彎道超車機會

中興事件讓國人感受到了“芯痛”,但也給“自主創芯”帶來了一個奮起直追的機會。和其他汽車、能源、高科技等領域一樣,晶片產業也需要用“彎道超車”思維。

多年以前,IT行業已經掀起了“去IOE”的潮流,雲計算風起雲湧,迎來春天。現在絕大多數的應用已經從用戶端/伺服器方式,遷移到雲伺服器上面。因此,自主晶片的生態體系,不必在迷戀過往的C/S思路,針對不同的晶片架構、OS環境,分別去做用戶端的適配。只要晶片製造商跟流覽器做好對接,完全可以批量地將各種國產晶片整合起來。換句話說,未來晶片廠商只要做好流覽器的相容性,其它應用的相容性都可以由流覽器解決。只要流覽器的適配做好,使用者的資料就能平滑遷移。

晶片廠商和流覽器的緊密協作,在國外已有很好的先例。以英特爾和穀歌為例,由於穀歌做Chrome流覽器,涉及指令集優化,多媒體性能等,英特爾就為谷歌專門成立了性能優化團隊,幫穀歌用上最新的多媒體指令集,優化多核處理器的性能,在Tick-Tock週期內推動晶片按照需求去優化指令集,讓整個使用者體驗更加出色。

筆者預測,隨著計算能力向雲端集中,流覽器極可能是面向下一個時代的制高點。流覽器流行的新技術,會大大提升雲服務的使用者體驗。而流覽器體驗的優化,將會是國產晶片普及的重要一環。如果自主晶片廠商可以借鑒英特爾和穀歌的協作模式,從晶片研發之初,就讓流覽器廠商深度參與進來,緊密協作,勢必能解決沉屙已久的應用匱乏、用戶體驗不佳等痼疾。

360流覽器目前擁有超過4億的活躍用戶,在技術和用戶體驗方面,具有超過十年的積累,如果能和自主晶片廠商做好配合,或許將加速自主晶片上的生態繁榮,讓數億的大眾用戶,也能用上“中國芯”。

相信到那個時候,基於“中國芯”的產品,不需要愛國情懷,也不需要政策扶持,而是靠扎實的用戶體驗,來贏得市場地位。

“Wintel就是你的頂層,你的成本與性能只能在它框定的空間裡。”

“搞不定的依然是作業系統。差距大的依然是生態。” ”當年,繞得過Intel,跨不過微軟。如今,繞得過Arm,做不出安卓。”

網上一篇匿名文章,話糙理不糙的說出方舟的問題,“方舟2001年我就測試過,bug無數,不說市場競爭力了,就算是他們貼錢別人也未必願意用得,倒貼不起debug的成本。”

解決目前自主晶片的發展困境,僅憑一腔熱血去“造芯”,以及號召BAT全面加入,都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即便推出了CPU和自主作業系統,上百萬的軟體應用移植、二次開發、資料移轉,是一項天文級的浩大工程。

中興事件爆發後,中國電腦學會青年電腦科技論壇(CCF YOCSEF)緊急召開了一場名為“生存還是死亡,面對禁芯,中國高科技產業該怎麼辦?”的特別論壇。在會上,一張“當前中國核心積體電路的國產晶片佔有率”的圖表顯示,國產晶片在各個領域的中國市場佔有率,幾乎為零,這側面反映出制約我國晶片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沒有人用”。當日論壇上,多位專業人士均提到,中國的晶片,最大的掣肘反而在應用層面。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傑一句話直擊要害,“核心技術是用出來的,只有在用的過程中才能不斷提升。”如果距離用戶太遠,閉門造出了自主的 “芯”,卻沒有應用場景,顯然沒有意義。

龍芯負責人胡偉武也表示類似觀點,只有應用才能説明晶片不斷發現錯誤、改正錯誤,從而實現反覆運算。

如果不考慮這些問題, 僅把目光局限在“晶片”和作業系統,依然會掉進“解決了晶片,卻解決不了生態”的老坑裡。

流覽器解決“生態”難題是否有可行性?

和國內出現了大大小小的晶片廠商相比,中國在自主作業系統方面,更是嚴重的滯後。而按照過去用戶端軟體發展的思維,沒有作業系統,談何在此基礎上,開發應用?

在十多年前,這些問題的確非常棘手。但近年來隨著Web技術和雲服務的發展,360為自主晶片提供出了新的思路:流覽器可以承擔起底層晶片和海量應用、使用者體驗之間的橋樑。

具體實現上,以往對性能有要求的生產力軟體,如Office Word、PowerPoint,視訊短片軟體甚至是虛幻引擎或Unity 3D的三維遊戲,今天都正在雲端化,用戶只需要一個流覽器,就能滿足工作、學習和娛樂的各種需求。

下圖為開發者展示的Angry Bots Demo,它是由WebAssembly專案發佈的一個Demo,由Unity遊戲移植而來。

這幾年,由於WebAssembly和WebGL技術的發展,在流覽器裡實現線上文檔編輯、視頻雲剪輯,甚至支援Unity 3D的三維遊戲,都毫無問題。甚至有人預測,WebAssembly和WebGL的成熟,會逐漸取代各類對性能有要求的生產力軟體。

WebAssembly和WebGL這兩項技術,最早是開源社區貢獻給Firefox,隨後Google Chrome流覽器也開始支持這兩套標準。360流覽器作為國內用戶量最多的流覽器,在w3c的框架下,無論是安全流覽器,還是極速流覽器,都已具備完整的Web Assembly和WebGL能力。

WebAssembly和WebGL帶來的影響之一,就是加速各種應用從C/S向雲計算遷移。以往流覽器只支援字元腳本的解析執行(如JavaScript),而現在主流流覽器均獲得類似於Android虛擬器的位元組碼解析執行的技術。這一項技術一方面可以將原來c/c++/java代碼編寫的程式,轉換成流覽器可執行,另一方面保證代碼可以高效原生地被執行,據統計,絕大多數的場景下性能損失在10%以內。這意味著對大多數用戶而言,已基本感受不到B/S和C/S之間的差異。

“自主創芯”的彎道超車機會

中興事件讓國人感受到了“芯痛”,但也給“自主創芯”帶來了一個奮起直追的機會。和其他汽車、能源、高科技等領域一樣,晶片產業也需要用“彎道超車”思維。

多年以前,IT行業已經掀起了“去IOE”的潮流,雲計算風起雲湧,迎來春天。現在絕大多數的應用已經從用戶端/伺服器方式,遷移到雲伺服器上面。因此,自主晶片的生態體系,不必在迷戀過往的C/S思路,針對不同的晶片架構、OS環境,分別去做用戶端的適配。只要晶片製造商跟流覽器做好對接,完全可以批量地將各種國產晶片整合起來。換句話說,未來晶片廠商只要做好流覽器的相容性,其它應用的相容性都可以由流覽器解決。只要流覽器的適配做好,使用者的資料就能平滑遷移。

晶片廠商和流覽器的緊密協作,在國外已有很好的先例。以英特爾和穀歌為例,由於穀歌做Chrome流覽器,涉及指令集優化,多媒體性能等,英特爾就為谷歌專門成立了性能優化團隊,幫穀歌用上最新的多媒體指令集,優化多核處理器的性能,在Tick-Tock週期內推動晶片按照需求去優化指令集,讓整個使用者體驗更加出色。

筆者預測,隨著計算能力向雲端集中,流覽器極可能是面向下一個時代的制高點。流覽器流行的新技術,會大大提升雲服務的使用者體驗。而流覽器體驗的優化,將會是國產晶片普及的重要一環。如果自主晶片廠商可以借鑒英特爾和穀歌的協作模式,從晶片研發之初,就讓流覽器廠商深度參與進來,緊密協作,勢必能解決沉屙已久的應用匱乏、用戶體驗不佳等痼疾。

360流覽器目前擁有超過4億的活躍用戶,在技術和用戶體驗方面,具有超過十年的積累,如果能和自主晶片廠商做好配合,或許將加速自主晶片上的生態繁榮,讓數億的大眾用戶,也能用上“中國芯”。

相信到那個時候,基於“中國芯”的產品,不需要愛國情懷,也不需要政策扶持,而是靠扎實的用戶體驗,來贏得市場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