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看完了非洲人的葬禮,為什麼我一點都悲傷不起來!

清明節了,我本來是想寫一個嚴肅的非洲喪葬文化專題的!

再用兩張圖片襯托一下悲傷的氣氛

大概就是下面這樣子的:

↓↓↓喂!(#`O′),這可是葬禮上啊,能不能認真點!

也不知道是非洲哪個國家的葬禮,看的腿都跟著抖了起來。

嗯,雖然跳的舞是稍微有點嗨過頭,不過這個棺材還是很不錯的,銀邊白頂,配上穿白衣的抬棺小哥,看起來讓人很有種高級的感覺呢!

看來,非洲人對棺材還是蠻講究的呢!嚴肅,有氣派!

然後就去悄悄搜了搜非洲人的棺材是不是都長這樣,

再然後……嗯哼?我怎麼好像看到了某些很不正經的東西……

什麼鬼,趕緊點開大圖看一下……

↓↓↓嗯哼?這個到底是魚還是棺材?

↓↓↓還有這個,這位大哥你是要去下面打炮嗎?

↓↓↓這副棺材的主人一看就知道,是個負責任的農夫!

↓↓↓↓這位估計是想去成立“冥府電影有限公司”吧……

↓↓↓↓還有諾記的死忠粉出沒……

↓↓↓↓這獅子的眼神呆到我都看不下去

你沒猜錯,上面那些,都是

棺材!

到底是非洲哪裡的人這麼會玩趕緊又去百度了一下,原來是西非的迦納。

這就不奇怪了,畢竟西非人的天賦技能就是木雕,可能是當地屬於雨林氣候,樹木夠多的緣故吧。我們波布非洲到現在還珍藏著一些來自非洲的木雕作品呢,像下面這種大面具就一直擺在辦公桌前……

在迦納人看來,葬禮是一生中最莊重的事。一個人既然離開了人世,那就該走的大方體面,開開心心的。死者會被盛裝打扮,來參加葬禮的人則會徹夜狂歡,為死者送行。至於棺材,一般都是根據死者的愛好或者職業量身定做的,看起來五花八門……

怪不得迦納被人稱為“世界葬禮之都”,果然會玩!

不死心繼續在網上尋找,之後又有了新的發現。比如,馬達加斯加的“翻屍節”……

↓↓看照片就知道蠻刺激的

翻屍節,顧名思義,就是把屍體從墓穴裡翻出來的節日。

在中國人的文化中,刨人祖墳那可是罪大惡極的。到了遙遠的馬達加斯加,每逢重大節日或者慶祝活動的時候,他們卻會主動打開自己的祖墳,把屍體取出來,用白麻布裹著抬上街去遊行。

不過,他們可不覺得這是羞辱祖先的行為。在當地人看來,當屍體從陰暗的地下被挖出來的時候,他們就可以趁著機會曬曬太陽,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在天堂過的也會更舒心。生者則會對死者進行祭拜,祈禱死者保佑家人,渡過人生中的難關。

翻屍節通常都很熱鬧,人們會吃好喝好,放上音樂來慶祝這個節日。等到太陽快落山時,大家才會重新抬起屍體,將自己逝去的親人抬回墓穴。

↓↓↓翻屍節大家還會一起尬個舞

總的來說,這應該就是馬達加斯加人的清明節吧,比中國的可刺激多了……

除了馬達加斯加人,非洲不少民族對於死亡、葬禮的態度都挺獨特的啦。比如說布須曼人和馬賽人的葬禮。

布須曼人是生活在南部非洲的遊牧民族。當族中有人去世的時候,他們會把死者擺成側臥的姿勢,然後連著平時用的東西一起埋在死者的小屋中。之後全族人就會離開這個地方,兩年之內絕不回來。

對於死亡這件事,布須曼人的態度是頗為瀟灑的。相比較而言,馬賽人對待死者的態度就比較彪悍了(馬賽人好像一直都很彪悍)。

要是百年前,你在東非大草原上safari,突然看到幾個馬賽人抬著具屍體在草原上奔跑,看到灌木叢之後,呼的一下把屍體丟進了灌木叢,你可千萬不要驚訝這正是馬賽人的喪葬方式。

馬賽人一輩子都以放牧為生,所以對於土地非常沒有感情,甚至有點厭惡,因而死後也不願被埋在土裡。每當族中有人去世,他們會用水將屍體清洗乾淨,再塗上一層油,大家禱告上一天,紀念死者。之後,死者會被直接拋屍荒野,成為動物們的口中食糧……

生於草原,死於草原。馬賽人以這樣的方式告別自己的一生,不知怎的,竟讓人心中生出一種豪邁的感覺。

非洲的不少民族,對於死亡這件事卻出奇的一致,表現除了驚人的樂觀與坦然。也許,這就是老黑們身上最迷人的地方吧。有些地方,儘管我們看起來很奇怪,但裡面可滿滿的都是非洲式的哲學呢!

寫到這兒,真是想向這幫樂天的老黑們致個敬!如果死亡不能避免,那我們就好好活,開心點活吧!活著真好,不是嗎?

看起來五花八門……

怪不得迦納被人稱為“世界葬禮之都”,果然會玩!

不死心繼續在網上尋找,之後又有了新的發現。比如,馬達加斯加的“翻屍節”……

↓↓看照片就知道蠻刺激的

翻屍節,顧名思義,就是把屍體從墓穴裡翻出來的節日。

在中國人的文化中,刨人祖墳那可是罪大惡極的。到了遙遠的馬達加斯加,每逢重大節日或者慶祝活動的時候,他們卻會主動打開自己的祖墳,把屍體取出來,用白麻布裹著抬上街去遊行。

不過,他們可不覺得這是羞辱祖先的行為。在當地人看來,當屍體從陰暗的地下被挖出來的時候,他們就可以趁著機會曬曬太陽,呼吸呼吸新鮮空氣,在天堂過的也會更舒心。生者則會對死者進行祭拜,祈禱死者保佑家人,渡過人生中的難關。

翻屍節通常都很熱鬧,人們會吃好喝好,放上音樂來慶祝這個節日。等到太陽快落山時,大家才會重新抬起屍體,將自己逝去的親人抬回墓穴。

↓↓↓翻屍節大家還會一起尬個舞

總的來說,這應該就是馬達加斯加人的清明節吧,比中國的可刺激多了……

除了馬達加斯加人,非洲不少民族對於死亡、葬禮的態度都挺獨特的啦。比如說布須曼人和馬賽人的葬禮。

布須曼人是生活在南部非洲的遊牧民族。當族中有人去世的時候,他們會把死者擺成側臥的姿勢,然後連著平時用的東西一起埋在死者的小屋中。之後全族人就會離開這個地方,兩年之內絕不回來。

對於死亡這件事,布須曼人的態度是頗為瀟灑的。相比較而言,馬賽人對待死者的態度就比較彪悍了(馬賽人好像一直都很彪悍)。

要是百年前,你在東非大草原上safari,突然看到幾個馬賽人抬著具屍體在草原上奔跑,看到灌木叢之後,呼的一下把屍體丟進了灌木叢,你可千萬不要驚訝這正是馬賽人的喪葬方式。

馬賽人一輩子都以放牧為生,所以對於土地非常沒有感情,甚至有點厭惡,因而死後也不願被埋在土裡。每當族中有人去世,他們會用水將屍體清洗乾淨,再塗上一層油,大家禱告上一天,紀念死者。之後,死者會被直接拋屍荒野,成為動物們的口中食糧……

生於草原,死於草原。馬賽人以這樣的方式告別自己的一生,不知怎的,竟讓人心中生出一種豪邁的感覺。

非洲的不少民族,對於死亡這件事卻出奇的一致,表現除了驚人的樂觀與坦然。也許,這就是老黑們身上最迷人的地方吧。有些地方,儘管我們看起來很奇怪,但裡面可滿滿的都是非洲式的哲學呢!

寫到這兒,真是想向這幫樂天的老黑們致個敬!如果死亡不能避免,那我們就好好活,開心點活吧!活著真好,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