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後來的我們,在大IP時代,誰都可以圈錢了

《後來》是首經典的情歌,相信很多人每次在ktv都能勾起淚點,這種情感風暴收穫一波票房是很正常的。

我知道“奶茶”劉若英有很多粉絲,但我還是要說,這部片仍然不可避免的滑向“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文青病,

販賣情懷牟利。

不用通過基層的技術崗位,一步一個腳印,摸爬滾打來掌握拍電影的能力,而是請一個監製人,手把手去幫著導一部電影,就能大賣。

這種現象越來越明顯,沒辦法,誰讓人家手裡面有大IP呢,這就是市場。

其實挺討厭這類劇情的,為什麼不能好好珍惜現在?不知道總是宣揚前任感情有什麼意義。也許是我太冷血,刻意煽情真的不適合我吧。

《後來的我們》,註定是一個為粉絲和女性打造的電影。

沿襲的依然是前幾年,國產青春片慣用的敘事套路,基本沒有長進。

用人物生活狀態的強烈對比,在發生一系列瑣碎的故事之後,最終引發時光唏噓,青春已逝的人生感慨。

這套路,看過國產青春片的我們,

都懂。

影院遭遇大量退票,說明是有協力廠商在蓄意搞鬼,注水提高預售成績,一是為行銷造勢,二是倒逼影院提高排片量。

《讓子彈飛》有雲:讓鄉紳先捐,鄉紳捐了百姓才會捐,得錢之後,鄉紳的錢如數奉還,百姓的錢三七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