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南北兩大軍工聯手,一年造出百架戰機,俄羅斯上門求合作

眾所周知,中國近年來軍工發展如同井噴,動輒就是上十艘戰艦開造,被網友們戲稱是海軍“下餃子”。而與海軍同樣極速發展的空軍也不甘示弱,跟著也“下餃子”起來。

在中國有八大戰機製造商,

其中以“三巨頭”中航沈飛、成飛和西飛最為出名,而位於中國瀋陽的中航沈飛和位於成都的成飛是中國南北兩大軍工製造廠。

在4月18日中航沈飛發佈的深度報告中,提及了當前公司正處於主力戰機快速列裝期,稱其生產的主要型號仍是殲-11、殲-15以及殲-16,

並在報告中著重表示了殲-16將對標殲-15E,預計會大規模列裝,殲-15則會因為航母的持續建造增加需求量。

而在年初披露的中航沈飛2017年全年戰機總產出額中,我們瞭解到其全年生產的戰機數量已有51架之多。

再來看看成飛在2017年的飛機出產量。

在今年1月媒體的報導中,曾披露了中國的殲-10C已開始大批量服役,並根據其當時最新曝光的殲-10C機身編號推算出了中國的殲-10C已經有60多架,其中就有在1月份媒體報導的將服役的24架殲-10C。據相關消息稱,成飛曾透露其殲-10C的年產量大概有40架左右。

而自去年殲-20服役,

我國就正式開通了殲-20的生產線,據今年4月初的消息,及至2019年,我國的殲-20將開通4條生產線,這也就是說,目前中國極有可能已經有3條殲-20生產線了,而按照此前媒體的推測,一條生產線的年產量是3架,那麼,我國目前的殲-20戰鬥機數量也可能有好幾架了。這麼算來,成飛去年一年的戰機產量也達到了50架左右。

不談其他,光是中國這南北兩大軍工戰機製造商聯手,一年就能造出上百架戰機。

可以說,近年來中國軍工的速度發展得不是一般的快,就連俄羅斯都想“上門”求合作。比如說4月中旬就有媒體報導稱俄羅斯可能會向我國開放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分段,以求拿到中國空間站的門票。還有兩國間的大飛機CR929項目,

以及在4月19日媒體報導的俄羅斯希望與中國合作以達到向中國推銷其伊爾-76的目的。中國正以西方無法想像的速度崛起,在全世界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