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足浴大王”眾籌換肝後首度露面,更闊怕的是富僑系又要“合體”了

繼一月份通過輕鬆籌進行肝移植手術後,被稱為“足浴大王”的郭家富首現身,消瘦不少。

25日,在重慶文理學院富僑健康管理學院掛牌儀式現場,時隔15年後的今天,郭氏兄弟家族久違地聚集在了一起。

這意味著,市場上郭氏家族的各系富僑,都將統一以“富僑”的品牌和形象出現。

手術致暴瘦40斤,身體恢復不錯

25日上午,郭家富出現在重慶文理學院富僑健康管理學院掛牌儀式現場。

上游新聞記者看到,郭家富在儀式現場精神狀態還不錯,

面色紅潤,腳步輕快,不過,整個人都爆瘦了一大圈。

據瞭解,郭家富的手術剛做完兩個多月,手術很成功,只是體重從之前的180斤降到了140斤,現在身體還比較虛弱。

以前的郭家富做事風風火火,說話聲如洪鐘,眼前的郭家富接受記者採訪時,聲音卻比較細弱。他說,他現在的任務是養好身體,其他工作上的事目前還沒有涉足。

不過,他還是拜託記者感謝所有給予他説明和關心的朋友。

一旁的助理不斷提醒記者,不能再打擾他,他需要靜養。

郭家富的妻子李夢瑤也告訴記者,郭家富是個工作狂,現在家人都不敢讓他接觸工作,他必須先養好身體。

手術後續費用由家族湊錢支付

△網路圖

今年1月10日,一則關於足浴大王郭家富通過輕鬆籌籌錢進行肝手術的消息被各大媒體報導。

據瞭解,患有嚴重肝硬化的郭家富,必須進行肝移植手術,而手術所需100萬費用,難倒了曾經的足浴大王。

郭家富創立的家富富僑廣州店老員工知道後,自發通過輕鬆籌,希望富僑員工感恩回報曾經給予他們極大幫助的老闆。

郭家富的大哥郭家榮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當時他們幾兄弟都不知道郭家富前往廣州進行手術,

而且還有員工通過輕鬆籌為他籌款,他瞭解到情況後,十分感動。

他說,後來通過輕鬆籌,一共有上萬人為郭家富伸出援手,共籌到60多萬元,剩下的費用全部是家族幾兄弟出錢解決,從入院到後來手術,總共花了135萬,後續的費用,幾兄弟還在想辦法幫他。

經營理念不同,四兄弟曾分道揚鑣

△郭家榮(左二)、胡芝容(中)、郭家華(左一)、郭家富(右二)和郭家貴(右一)合影表示共同整合富僑品牌進行產業提檔升級。

上個世紀80年代,廣州剛剛興起足浴按摩的時候,還不滿20歲的郭家富和兄弟幾人就在洗腳店裡打工,學習掌握了各種按摩手法,在當地小有名氣。

隨著技藝的嫺熟和對足浴按摩行業的深入瞭解,郭家富不再滿足於替別人打工,漸漸有了一個回家鄉重慶開辦洗腳城的完整計畫。

1998年,郭家的榮、華、富、貴兄弟四人懷揣著打工攢下的4萬多元錢,在重慶城郊結合部的九龍坡區毛線溝,租下一間不足60平方米的店鋪,只有四個床位,取名“富僑”足浴店。

一年以後,富僑的第一家分店——重慶富僑沙坪壩店開業。同年,富僑瀘州店開業。其後,富僑很快複製出了內江、北碚、江北、成都、昆明、遵義等10多家分店,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品牌。

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郭氏四兄弟的經營思路開始出現矛盾。

2003年,由於經營理念不同,四兄弟分道揚鑣,各自獨立創業。

郭家榮繼續做“重慶富僑”;郭家富開始了“家富富僑”;郭家華成立了“郭式富僑””;郭家貴的“家貴富僑”也都經營得有聲有色。

曾經最為輝煌的郭家富,最多時開了500多家連鎖店,資產達到200億元,獨特的連鎖經營思路也為“家富富僑”烙上了鮮明的個人色彩,被稱為“足浴大王”。

2015年9月,離婚後的大嫂胡芝容獨自將“重慶富僑”帶到澳大利亞上市,成為中國“足療第一股”。

郭氏大哥郭家榮表示,這些年,儘管各自為陣,有成功也有失敗,但四兄弟唯一沒有捨棄的,就是辛苦建立的“富僑”品牌,富僑品牌仍然是國內保健行業一個響噹噹的知名品牌。

血濃於水,15年後再抱團出發

25日,大嫂胡芝容現身重慶文理學院富僑健康管理學院活動現場。

對於此次抱團發展,她在接受上游新聞記者採訪時豪邁地表示,“15年前,幾兄弟分手時我就說過,富僑是家族企業,久分必合,兄弟血始終濃于水。”

事實上,胡芝容在不少場合都提到,打虎要靠親兄弟,富僑系終究還是要走在一起的。

胡芝容介紹,“在20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富僑從傳統的家族企業起家,成功在澳大利亞上市,成為重慶乃至全國大健康產業的代表,目前,整個家族擁有上市公司一家,在國內擁有直營店、連鎖店、加盟店2200餘家,員工超過八萬人,資產評估接近300億元。”

她說,幾兄弟整合是必然的,這不僅對富橋,對整個保健行業發展,也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目前,郭氏養生手法是市級非遺,而富僑是中國唯一保健行業中國馳名商標,非常具有品牌號召力和影響力。

她說,整個品牌整合後,兄弟間將行成一股強大力量,一致對外,通過實體➕現代企業資本運作,將來,市場上只有一個“富僑品牌”。

據瞭解,分手15年,郭氏四兄弟再重新牽手,背後是大哥郭家榮和大嫂胡芝容的共同努力,經過他們與幾兄弟的交流和溝通,大家很快達成了一致,認同這個方向,抱團重新出發。

整合再出發,郭氏二代擔大任

老大郭家榮說,“郭氏家族整個品牌整合過程,我們計畫用三年時間,從整合到初步創業孵化成型,最後到基地建立完善。”

他說,富僑的統一問題,實際上在幾年前都在醞釀,幾兄弟都有共識,但整合需要基礎、組織架構、人才、標準化、運營體系等完善,需要市場磨合,要時機成熟才行,現在是水到渠成了。

目前,郭家貴擔任文理學院富僑健康管理學院副院長,負責日常的校企對接及培訓、就業等具體工作。

從各自為陣到重新統一出發,龐大的富僑系將由誰來負責打理整個家族事務?

胡芝容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由於各個兄弟都有自己的事業,對未來,大家一致認可,將抱團整合出發的重任,交由郭氏二代及其團隊來完成,目前相關工作已經展開。

文/上游新聞記者 徐菊

圖/上游新聞記者 李斌

編輯 Emily

漸漸有了一個回家鄉重慶開辦洗腳城的完整計畫。

1998年,郭家的榮、華、富、貴兄弟四人懷揣著打工攢下的4萬多元錢,在重慶城郊結合部的九龍坡區毛線溝,租下一間不足60平方米的店鋪,只有四個床位,取名“富僑”足浴店。

一年以後,富僑的第一家分店——重慶富僑沙坪壩店開業。同年,富僑瀘州店開業。其後,富僑很快複製出了內江、北碚、江北、成都、昆明、遵義等10多家分店,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品牌。

但是,隨著企業的發展,郭氏四兄弟的經營思路開始出現矛盾。

2003年,由於經營理念不同,四兄弟分道揚鑣,各自獨立創業。

郭家榮繼續做“重慶富僑”;郭家富開始了“家富富僑”;郭家華成立了“郭式富僑””;郭家貴的“家貴富僑”也都經營得有聲有色。

曾經最為輝煌的郭家富,最多時開了500多家連鎖店,資產達到200億元,獨特的連鎖經營思路也為“家富富僑”烙上了鮮明的個人色彩,被稱為“足浴大王”。

2015年9月,離婚後的大嫂胡芝容獨自將“重慶富僑”帶到澳大利亞上市,成為中國“足療第一股”。

郭氏大哥郭家榮表示,這些年,儘管各自為陣,有成功也有失敗,但四兄弟唯一沒有捨棄的,就是辛苦建立的“富僑”品牌,富僑品牌仍然是國內保健行業一個響噹噹的知名品牌。

血濃於水,15年後再抱團出發

25日,大嫂胡芝容現身重慶文理學院富僑健康管理學院活動現場。

對於此次抱團發展,她在接受上游新聞記者採訪時豪邁地表示,“15年前,幾兄弟分手時我就說過,富僑是家族企業,久分必合,兄弟血始終濃于水。”

事實上,胡芝容在不少場合都提到,打虎要靠親兄弟,富僑系終究還是要走在一起的。

胡芝容介紹,“在20餘年的發展歷程中,富僑從傳統的家族企業起家,成功在澳大利亞上市,成為重慶乃至全國大健康產業的代表,目前,整個家族擁有上市公司一家,在國內擁有直營店、連鎖店、加盟店2200餘家,員工超過八萬人,資產評估接近300億元。”

她說,幾兄弟整合是必然的,這不僅對富橋,對整個保健行業發展,也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目前,郭氏養生手法是市級非遺,而富僑是中國唯一保健行業中國馳名商標,非常具有品牌號召力和影響力。

她說,整個品牌整合後,兄弟間將行成一股強大力量,一致對外,通過實體➕現代企業資本運作,將來,市場上只有一個“富僑品牌”。

據瞭解,分手15年,郭氏四兄弟再重新牽手,背後是大哥郭家榮和大嫂胡芝容的共同努力,經過他們與幾兄弟的交流和溝通,大家很快達成了一致,認同這個方向,抱團重新出發。

整合再出發,郭氏二代擔大任

老大郭家榮說,“郭氏家族整個品牌整合過程,我們計畫用三年時間,從整合到初步創業孵化成型,最後到基地建立完善。”

他說,富僑的統一問題,實際上在幾年前都在醞釀,幾兄弟都有共識,但整合需要基礎、組織架構、人才、標準化、運營體系等完善,需要市場磨合,要時機成熟才行,現在是水到渠成了。

目前,郭家貴擔任文理學院富僑健康管理學院副院長,負責日常的校企對接及培訓、就業等具體工作。

從各自為陣到重新統一出發,龐大的富僑系將由誰來負責打理整個家族事務?

胡芝容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由於各個兄弟都有自己的事業,對未來,大家一致認可,將抱團整合出發的重任,交由郭氏二代及其團隊來完成,目前相關工作已經展開。

文/上游新聞記者 徐菊

圖/上游新聞記者 李斌

編輯 Em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