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大資料|資料分析“朋友圈好友三天可見”推出一年:認真你就真輸了

去年3月份,微信推出了6.5.6版本更新。該版本最大的變化是在隱私選項下增設了“允許朋友查看朋友圈的範圍”這一選項,有三天、半年和全部。對此,有網友認為很“智慧”,滿足了社交平臺人們對隱私的需求。

也有網友認為,這是一個“讓人不舒服”的功能,“朋友圈就是用來展示自己的,三天可見還有啥意思?”記者調查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自己的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這透露出什麼樣的社交心理?如今一年時間過去了,人們對“三天可見”功能是否已經改觀?

誰愛設置?

女性偏愛設置“三天可見”,稱為保護隱私

記者在自己的朋友圈裡發現,通訊錄中前20人裡,就有11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2人設置了“半年可見”,而完全開放朋友圈的僅有7人。隨後,記者又查看了身邊一些朋友的微信,情況大致相同,多數人設置了“朋友圈三天可見”。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的人裡,大多是女性。記者隨機打開20名女性好友的朋友圈,

發現設置“三天可見”的人數高達15人。對此,她們給出了同一個原因——保護隱私,“我的微信里加了不少陌生人,朋友圈沒必要讓所有人都看到啊,萬一碰到壞人怎麼辦?”

此外,還有一部分人是出於便捷考慮。記者採訪瞭解到,這部分人群,他們每發一條朋友圈都很糾結,終於下定決心發了,過了一段時間又想刪掉,“設置‘三天可見’,一定程度上滿足了我的需求,

這樣就不用糾結要不要刪了,有點類似於‘閱後即焚’的感覺。”

為何設置?

有時候自己發的朋友圈連自己都看不下去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把朋友圈設置為“三天可見”?在這之前,我們先來再次認識一下朋友圈。

社交時代,如今朋友圈無疑是主要陣地,很多人需要通過朋友圈來相互瞭解。隨著好友越來越多,朋友圈也漸漸變成了親戚圈、工作圈、小商品售賣圈,甚至是利益圈。

在詢問了多名微信好友後,記者並沒有得到一個統一的答案。但是記者發現,除了“保護隱私”這種理性的原因外,多數出於“感性”的考慮,大致可分為“不想讓自己看到”和“不想讓別人看到”兩個方面。

“有時候發朋友圈就是一時矯情,過後連自己都不想看,幹嘛還要讓別人看到。”相信這個原因,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昨天剛發的朋友圈,第二天再次翻看到時“噁心”到自己,然後迅速刪掉。

想必,這是不少人的日常,而“三天可見”這項功能,恰好可以化解這種尷尬。

“不想被觀察、被評價,不想自己的心事被他人偷窺。”可以說,每一條朋友圈都是人們即時的狀態和想法,而往往這些內容,經過一段較長的時間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後,因為早已時過境遷,確實會讓人覺得匪夷所思。而設置了“三日可見”後,這些內容就可以隨著時間的流逝,自然而然地淡出人們的記憶。

還有一部分人,是出於“禮貌”考慮,“有時候發的內容不希望一部分人看到,但是遮罩的話又會讓對方難堪,所幸直接‘三天可見’,省得大家都尷尬。”

就像每個人發朋友圈的原因不同,設置“三天可見”也都有不同的考慮。此外,記者還在網上搜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反對派

不要用“三天可見”冷掉別人在乎你的心

小王是一個在朋友圈裡“坦蕩蕩”的人,對於“三日可見”的設置,他倍感不爽。“朋友圈本來就是展示自己的地方,如果只能三日可見,這不是很矛盾嗎?那乾脆不要發好了。”因此,他每次翻好友的朋友圈時,一旦發現自己只能看三天的內容,心裡頭就很不舒服,“有一次朋友轉發了一個好電影的推送,過幾天我想再去找來看時,發現已經看不了了,可以說是很無奈了。”

小王的經歷,相信不少人感同身受。試想一下,當你興致勃勃地想去某個好友的朋友圈互動一下的時候,翻著翻著就被那條白線無情地截斷了,心裡有何感受?

當網路社交成為人與人之間相互瞭解的平臺,“朋友圈三日可見”無疑成了一道屏障。

“大學時候一個很要好的朋友,畢業後好久不聯繫,前段時間加了微信,想看看她最近過得怎樣,結果發現對方只給看三天的內容!那一刻,真的覺得好失望……”海口市民蔣女士說。

我對你敞開心扉,你卻對我“三日可見”。在很多人看來,“三日可見”是一種“拒絕”的態度。“對於普通朋友來說這沒什麼,但如果好朋友,我的內心一定會產生芥蒂。”小王說。

心理專家:

人自身矛盾的產物,“三天可見”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海口龍華區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輔導站的董老師認為,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三天可見”是在社會普遍適應度下的一種分裂表現,簡單地說,就是因為人們自身的矛盾心理而產生的社交的複雜化,“其實這種現象並不是第一次出現了,QQ設置的隱身功能,跟現在的‘三天可見’差不多。”

董老師介紹,有相當一部分人在面對社會的時候,會出現兩種不同的類型,一種就是分裂——內心一套,對外一套。“但是,他們又覺得不能永遠將正面形象呈現給別人。為了保持理想狀態的一致性,便設置朋友圈三天可見,至少三天內是可以保證的。”

“為什麼很多人在看自己以前拍的照片或寫的東西,會有一種‘不忍直視’的感覺,其實就是這個意思。三天前發的朋友圈,已經不是我現在的想法,所以就想刪掉。‘三天可見’可說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條捷徑。”

董老師表示,這是從心理學層面的分析,當然不排除“三天可見”是出於自我防護或一些社交方面的考慮,“設置三天可見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每個人都要回到自己的內心,瞭解自己的快樂,瞭解自己的悲傷,瞭解自己到底是誰。當明白了這些之後,接納了自己,朋友圈許可權幾天,朋友圈發什麼內容,都不重要了。”

【活動預告】

國際金融產業鏈博覽會 ——上 海 (2018年5月29號—5月30日)

中國外匯投資博覽會 ——烏魯木齊(2018年6月10號)

中國外匯投資博覽會——西 安 (2018年6月16號)

中國外匯投資博覽會 ——杭 州 (2018年6月30號)

【市場】:外匯 | 外匯市場 | 外匯交易者和交易對手 | 外匯標價方法和報價方法 | 外匯交易風險 | 流動性 | 市場層級 | 交易市場和時間

【貨幣】:外匯市場主要交易貨幣 | 美元 | 歐元

【模式】: PB | PoP | MM | STP | ECN | DMA | MTF | IB

【監管】: 套牌 | FCA | NFA | HKFSC | ASIC | CySEC

【交易】: CFD | 外匯保證金 | 帳戶類型 | 訂單類型 | 滑點 | 點差 | 杠杆 | 高頻 | 報價 | 離岸貨幣 | 避險貨幣

【科技】: MT4 | MT5 | 橋接 | VPS | FIX API

【訪談】:Christian Frahm | 程必逸 | 高明 | 金睿 | 張駿立 | Chris Rowe | Jamie Clinnick | Lennon Tam | Daire Ferguson | 周軒逸

還有一部分人,是出於“禮貌”考慮,“有時候發的內容不希望一部分人看到,但是遮罩的話又會讓對方難堪,所幸直接‘三天可見’,省得大家都尷尬。”

就像每個人發朋友圈的原因不同,設置“三天可見”也都有不同的考慮。此外,記者還在網上搜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說法——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反對派

不要用“三天可見”冷掉別人在乎你的心

小王是一個在朋友圈裡“坦蕩蕩”的人,對於“三日可見”的設置,他倍感不爽。“朋友圈本來就是展示自己的地方,如果只能三日可見,這不是很矛盾嗎?那乾脆不要發好了。”因此,他每次翻好友的朋友圈時,一旦發現自己只能看三天的內容,心裡頭就很不舒服,“有一次朋友轉發了一個好電影的推送,過幾天我想再去找來看時,發現已經看不了了,可以說是很無奈了。”

小王的經歷,相信不少人感同身受。試想一下,當你興致勃勃地想去某個好友的朋友圈互動一下的時候,翻著翻著就被那條白線無情地截斷了,心裡有何感受?

當網路社交成為人與人之間相互瞭解的平臺,“朋友圈三日可見”無疑成了一道屏障。

“大學時候一個很要好的朋友,畢業後好久不聯繫,前段時間加了微信,想看看她最近過得怎樣,結果發現對方只給看三天的內容!那一刻,真的覺得好失望……”海口市民蔣女士說。

我對你敞開心扉,你卻對我“三日可見”。在很多人看來,“三日可見”是一種“拒絕”的態度。“對於普通朋友來說這沒什麼,但如果好朋友,我的內心一定會產生芥蒂。”小王說。

心理專家:

人自身矛盾的產物,“三天可見”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

海口龍華區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輔導站的董老師認為,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三天可見”是在社會普遍適應度下的一種分裂表現,簡單地說,就是因為人們自身的矛盾心理而產生的社交的複雜化,“其實這種現象並不是第一次出現了,QQ設置的隱身功能,跟現在的‘三天可見’差不多。”

董老師介紹,有相當一部分人在面對社會的時候,會出現兩種不同的類型,一種就是分裂——內心一套,對外一套。“但是,他們又覺得不能永遠將正面形象呈現給別人。為了保持理想狀態的一致性,便設置朋友圈三天可見,至少三天內是可以保證的。”

“為什麼很多人在看自己以前拍的照片或寫的東西,會有一種‘不忍直視’的感覺,其實就是這個意思。三天前發的朋友圈,已經不是我現在的想法,所以就想刪掉。‘三天可見’可說是解決這個問題的一條捷徑。”

董老師表示,這是從心理學層面的分析,當然不排除“三天可見”是出於自我防護或一些社交方面的考慮,“設置三天可見並不能說明什麼問題,每個人都要回到自己的內心,瞭解自己的快樂,瞭解自己的悲傷,瞭解自己到底是誰。當明白了這些之後,接納了自己,朋友圈許可權幾天,朋友圈發什麼內容,都不重要了。”

【活動預告】

國際金融產業鏈博覽會 ——上 海 (2018年5月29號—5月30日)

中國外匯投資博覽會 ——烏魯木齊(2018年6月10號)

中國外匯投資博覽會——西 安 (2018年6月16號)

中國外匯投資博覽會 ——杭 州 (2018年6月30號)

【市場】:外匯 | 外匯市場 | 外匯交易者和交易對手 | 外匯標價方法和報價方法 | 外匯交易風險 | 流動性 | 市場層級 | 交易市場和時間

【貨幣】:外匯市場主要交易貨幣 | 美元 | 歐元

【模式】: PB | PoP | MM | STP | ECN | DMA | MTF | IB

【監管】: 套牌 | FCA | NFA | HKFSC | ASIC | CySEC

【交易】: CFD | 外匯保證金 | 帳戶類型 | 訂單類型 | 滑點 | 點差 | 杠杆 | 高頻 | 報價 | 離岸貨幣 | 避險貨幣

【科技】: MT4 | MT5 | 橋接 | VPS | FIX API

【訪談】:Christian Frahm | 程必逸 | 高明 | 金睿 | 張駿立 | Chris Rowe | Jamie Clinnick | Lennon Tam | Daire Ferguson | 周軒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