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無處可逃的門戶新聞用戶端

今年是許多重要事件的紀念年份,把老師認為除了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以外,還應該被紀念的一個事件是:

今年是三大門戶創辦二十周年,三大門戶的創辦意味著拉開了中國數位內容產業的帷幕。

對於今天時下刷著抖音這類APP的90後甚至00後們來說,三大門戶網站是遙遠和陌生的。想當年扒老師用著56k的貓刷新浪新聞911的圖片,刷出半個大樓,網斷了。那個時候的互聯網是名副其實的國際互聯網,但是你看國內外的視頻卻只有郵票那麼大,飛機撞大樓的瞬間基本上靠腦補。那個時候新浪、搜狐和網易基本上就是中國互聯網世界的全部。從電子郵箱到各種小遊戲,

從中國人的同學錄到新聞深度報導,基本上你每天大量的時間只會在這三個門戶及其子網站之間跳來跳去。那個時候三大網站牛氣得基本上不會去想自己的未來,穩定而廉價的流量讓他們不斷拓展自己的場景和服務,讓流量在自己的門戶更好地增值。直到有一天百度的出現。

三大門戶時代的世界是真正意義上的中心化,他們內容和服務分發的總管道和總樞紐,每個門戶背後對應著成千甚至上萬的小編為你挑選各種內容和提供服務。現在回想起來,當年的門戶網站和更早階段的傳媒生態其實很像,人們只能固定看人民日報,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看中央電視臺,無非是媒介變換了一種形式而已,

即便自己看起來有選擇的權利,但那也是資訊篩選後的結果。

但是百度改變了這一切,百度改變了人們獲取資訊的方式,也改變了流量的管道走向,以往僅僅通過門戶才能獲取資訊的方式,現在改變成為通過百度的搜索能夠獲取使用者想要的資訊。以前用戶要麼看新浪,要麼看網易,現在通過百度的搜索我可以既看新浪、又看百度,還能看更多更小眾的網站——一個新世界被打開,

三大門戶的資訊壟斷地位不再!

百度的出現不僅讓百度一夜之間成為了中國最大市值的公司,一個可以深度“挖掘”互聯網資訊的工具自然也為那些蠢蠢欲動的新玩家提供了可能。這些新玩家就是各種各樣的垂直網站,

比如淘寶、汽車之家等更加專業細分的垂直網站分走了門戶網站的流量。這種生態狀況從互聯網時代一直延續到了移動互聯網時代,門戶成為了一個又一個新聞用戶端——因為三大門戶最強的還是新聞內容的生產,而垂直細分網站也成為了一個又一個APP。

不過既然百度可以在互聯網時代掀起驚天駭浪,移動互聯網時代自然也有新的玩家要丟出更為震撼的炸彈。這個時候,今日頭條來了!

即便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門戶的新聞用戶端依然是靠著大量的人力來實現內容的提供。但是今日頭條不需要這些人工,演算法解決了一切。而且神奇的演算法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人工,更是資訊內容的推送更加精准,今日頭條不再像門戶那樣千人千面,而是隨著用戶自己的歷史興趣來推送感興趣的新聞,理論上使用者可以無止境地獲取資訊,使用者粘性和閱讀市場都大幅提升。這些優勢是新聞用戶端們比不了的,所以很快敗下陣來。

在失敗和挫折中,新聞用戶端的邏輯很奇特,也許是優秀人才都跑光了,居然選取了追隨的戰略,和今日頭條一樣搞起了演算法的路子。今日頭條有段子,各大用戶端也有了,新聞用戶端有視頻,各大用戶端迅速跟上。一時間扒老師卸載了所有的新聞用戶端。因為我覺得這些用戶端的管理者始終沒有明白,既然是演算法獲取資訊,那實際上我只要有一個就夠了,幹嘛還要同時安幾個呢,而且我安裝一個演算法最好的也就可以了,顯然開創這個領域始祖的今日頭條是最符合邏輯的選擇。

走到這一步,各大新聞用戶端都始終沒有明白自己的優勢是什麼,仍然在做著往日的迷夢,希望再重新回歸門戶時代,而忽略了自身的價值和優勢。雖然今天有的新聞用戶端已經做出了努力,但是其實這種努力還遠遠不夠。最近,扒老師花了兩筆小錢,個人覺得很值得。一筆是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開始收費模式了,一年200不到的年費;另一個是彭博商業週刊也收了200不到的年費。扒老師願意選擇為這些優質的內容付費。因為我認為不管在什麼時代,優質的、有觀點的內容總歸是少數,這些內容值得為此付費。

同樣對於新聞用戶端也是這個道理。儘管今天的國人暫時還沒有達到為新浪新聞或者網易新聞付費的地步。但是優質和定位精准的內容是可以獲取流量的,一些自媒體公眾號都能做到,何況用戶端呢?

這個時候,今日頭條來了!

即便是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門戶的新聞用戶端依然是靠著大量的人力來實現內容的提供。但是今日頭條不需要這些人工,演算法解決了一切。而且神奇的演算法不僅節省了大量的人工,更是資訊內容的推送更加精准,今日頭條不再像門戶那樣千人千面,而是隨著用戶自己的歷史興趣來推送感興趣的新聞,理論上使用者可以無止境地獲取資訊,使用者粘性和閱讀市場都大幅提升。這些優勢是新聞用戶端們比不了的,所以很快敗下陣來。

在失敗和挫折中,新聞用戶端的邏輯很奇特,也許是優秀人才都跑光了,居然選取了追隨的戰略,和今日頭條一樣搞起了演算法的路子。今日頭條有段子,各大用戶端也有了,新聞用戶端有視頻,各大用戶端迅速跟上。一時間扒老師卸載了所有的新聞用戶端。因為我覺得這些用戶端的管理者始終沒有明白,既然是演算法獲取資訊,那實際上我只要有一個就夠了,幹嘛還要同時安幾個呢,而且我安裝一個演算法最好的也就可以了,顯然開創這個領域始祖的今日頭條是最符合邏輯的選擇。

走到這一步,各大新聞用戶端都始終沒有明白自己的優勢是什麼,仍然在做著往日的迷夢,希望再重新回歸門戶時代,而忽略了自身的價值和優勢。雖然今天有的新聞用戶端已經做出了努力,但是其實這種努力還遠遠不夠。最近,扒老師花了兩筆小錢,個人覺得很值得。一筆是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開始收費模式了,一年200不到的年費;另一個是彭博商業週刊也收了200不到的年費。扒老師願意選擇為這些優質的內容付費。因為我認為不管在什麼時代,優質的、有觀點的內容總歸是少數,這些內容值得為此付費。

同樣對於新聞用戶端也是這個道理。儘管今天的國人暫時還沒有達到為新浪新聞或者網易新聞付費的地步。但是優質和定位精准的內容是可以獲取流量的,一些自媒體公眾號都能做到,何況用戶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