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美國司法部將調查華為是否違反制裁,如落實影響將不亞于中興事件

事件:4月25日消息,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司法部據稱將對華為是否違反制裁進行調查。消息人士稱美國司法部門將啟動更多行動,調查華為是否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

這次美國商務部啟動對於華為的調查,

再次體現了近期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此次事件一旦落實,基於華為更大的體量和更多的供應商,其實際影響將不會亞于之前的中興事件。

事件起因與中興事件如出一轍

首先整理一下事件起因。美國司法部發起的針對華為的調查,和兩年前針對中興的調查起因完全相同。2016年3月7日,美國商務部決定對中興通訊及其三個子公司進行制裁,

限制美國企業向中興供應核心元器件。該次事件原因,就是中興違反美國規定向伊朗出售商品及技術。這次事件最後在2017年以中興認賠8.9億美金暫時告一段落,但其附加條款中指出,如果中興不能夠完全執行協議,會面臨七年的禁運。這一條款直接為一周前中興事件埋下了伏筆,中興也因此遭遇了“休克”性的打擊,影響極其嚴重。

回到華為上來。華為和中興的業務相仿,

都是運營商、消費者和政企業務三個方面。政企業務由於體量相對小,此處不表。如果說真的對華為產生制裁,並採用對中興一樣的手段(此處指硬體如晶片的禁運),對於華為來說,受到影響的將主要是運營商業務,消費者業務影響相對較小。

消費級業務相對不太懼怕晶片制裁,但很怕軟體制裁

這裡要提及到華為和中興一個很大的不同,這個不同也是導致華為相對不擔心消費級晶片禁運的原因。

雖然在通信設備晶片上,華為和中興一樣依賴美國廠商供貨;但是,華為海思做的消費級晶片做的非常好,華為手機(尤其是高端手機)普遍使用自產晶片。因此,即使美國禁運晶片,華為的手機生產受到影響不會太過嚴重。此外,華為手機之前屢次進入美國市場碰壁,在美國銷售份額占比極低,即使美國採取禁售手段,基本不會影響華為手機在全球的銷量。

但是,話說回來,華為不太怕消費級晶片的禁售,不代表華為不怕軟體的禁用。華為手機系統,其開發基於的是Google的Android平臺。除了安卓平臺之外,蘋果的IOS只是自用,國內也沒有獨立成規模的作業系統。只要美國不讓華為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整個華為手機一樣面臨全線癱瘓。

運營商業務中興類似,一旦受到晶片禁運後果十分嚴重

運營商業務中,華為的基站等通信設備中使用的CPU、 FPGA、 AD/DA、射頻晶片、高速光模組、 DSP等等,

其供應商幾乎全部來自於美國。而對於基站的生產,只要有一顆晶片缺失,即使其他的晶片全部可以國產替代並且可用,設備一樣無法交付。

而基站作為整個5G產業鏈的最開始環節,如果基站設備建設受到影響,那麼後面的光纖光纜、光模組、網路建設乃至消費端手機的使用將全部受到波及。因此,如果說美國真的對華為的基站晶片實施禁運,很可能會拖慢整個中國的5G建設進程。

華為供應商眾多,一旦制裁,相關上市公司受影響嚴重

由於前文提到,在制裁相對不激烈的情況下,華為相對更怕運營商業務的影響。此處首先分析運營商業務。

(1)運營商業務

下麵給出一張A股華為運營商業務供應商的表格。

以上公司銷售份額中華為的占比各不相同。以光迅科技為例,華為在其營收中佔據了30%。而中興占比約10%。如果此次中興華為雙雙受限,公司40%的業務就會面臨延緩的風險。

除了以上公司,做基站濾波器的武漢凡谷、大富科技、春興精工和東山精密,大客戶都是華為。如果華為受限,以上這四家公司在基站一側的業務都會受到影響。

此外,光模組供應受限的話,傳輸網升級受到影響,光纖光纜公司也面臨風險。A股上市公司包括亨通光電、中天科技、烽火通信等。

(2)消費者業務

下圖是消費者業務供應商情況。

如前文所述,如果說只是晶片禁運,對華為手機業務影響不明顯。但是一旦作業系統不允許使用,那麼華為手機沒有軟體支撐無法出貨,以上硬體廠商自然也會面臨訂單下滑的風險。

結語:此次美國司法部啟動對於華為的調查,一旦落實確實對於中國通信產業影響嚴重。後續事件是否可以通過談判緩和,還需要進一步追蹤。

很可能會拖慢整個中國的5G建設進程。

華為供應商眾多,一旦制裁,相關上市公司受影響嚴重

由於前文提到,在制裁相對不激烈的情況下,華為相對更怕運營商業務的影響。此處首先分析運營商業務。

(1)運營商業務

下麵給出一張A股華為運營商業務供應商的表格。

以上公司銷售份額中華為的占比各不相同。以光迅科技為例,華為在其營收中佔據了30%。而中興占比約10%。如果此次中興華為雙雙受限,公司40%的業務就會面臨延緩的風險。

除了以上公司,做基站濾波器的武漢凡谷、大富科技、春興精工和東山精密,大客戶都是華為。如果華為受限,以上這四家公司在基站一側的業務都會受到影響。

此外,光模組供應受限的話,傳輸網升級受到影響,光纖光纜公司也面臨風險。A股上市公司包括亨通光電、中天科技、烽火通信等。

(2)消費者業務

下圖是消費者業務供應商情況。

如前文所述,如果說只是晶片禁運,對華為手機業務影響不明顯。但是一旦作業系統不允許使用,那麼華為手機沒有軟體支撐無法出貨,以上硬體廠商自然也會面臨訂單下滑的風險。

結語:此次美國司法部啟動對於華為的調查,一旦落實確實對於中國通信產業影響嚴重。後續事件是否可以通過談判緩和,還需要進一步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