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辛集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方案:103萬畝,其中小麥58萬畝玉米45萬畝

辛集市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方案

按照《國務院關於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國發〔2017〕24號)檔精神,按照《農業部國土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做好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工作的通知》(農計發〔2017〕99號)和《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實施意見》(冀政字〔2017〕41號)要求,

結合我市土地資源利用及糧食生產佈局現狀,特制定辛集市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確保糧食安全為目標,

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主體功能區規劃為依託,以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為基礎,實施藏糧于地、藏糧於技戰略,將糧食生產功能區細化落實到具體地塊,優化區域佈局和要素組合,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為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二、目標任務

按照省政府確定的目標任務,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面積103萬畝,其中小麥58萬畝,玉米45萬畝。2018年完成規定任務落地到片區和地塊,並建檔立卡,上圖入庫,實現資訊化和精准化管理。

三、基本要求

(一)劃定範圍

為滿足農業生產管理需要,以永久基本農田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成果為基礎,結合實地情況,參照有明顯標示作用的線裝地物、自然地貌、人工地物界限、行政區域界線以及權屬界限等,

確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地塊、片塊邊界和糧食生產功能區範圍。

(二)劃定標準

1.水土資源條件較好,坡度在15度以下的永久基本農田。

2.相對集中連片,原則上連片面積不低於500畝。

3.農田灌排工程等農業基礎設施比較完備,生態環境良好。

4.具有糧食種植傳統,近三年播種面積基本穩定。

5.優先選擇已建成或規劃建設的高標準農田進行劃定。

(三)工作重點

1.地塊劃定。以地塊為基本空間單元,確定糧食生產功能區空間位置、面積,並結合實際記錄糧食生產功能區作物類型、權屬以及路橋涵渠等農田灌排工程等基本資訊。

2.上圖入庫。將劃定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具體地塊製成電子地圖,整理匯總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各類成果的電子資料和文檔,建立、更新糧食生產功能區資料庫,

並與永久基本農田資料庫銜接。

3.建檔立冊。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表冊、圖件、文本和資料等成果的檔案管理制度,明確成果資料的歸檔、管理和使用。

4.精准化管理。記錄並監測糧食生產功能區範圍內農作物品種、種植面積等種植情況變化資訊,相應補助補貼政策投入等基本情況;記錄並監測糧食生產功能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及管護主體、標識標誌等基本情況;定期對糧食生產功能區資訊進行更新、統計與匯總。

四、推進步驟

(一)準備工作。主要是收集相關檔、圖件、資料等資料。包括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成果資料,基本農田劃定成果資料,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成果資料,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生產配套服務設施等相關建設專案的圖件資料及文本說明,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土地整治規劃、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等規劃的圖件、資料庫、文本及說明,遙感正射圖像資料等。

(二)圖件測制。委託協力廠商機構以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成果為基礎,疊加相關規劃成果,製成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底圖。根據綜合分析情況,確定重點核查區域並開展實地勘查,確保劃定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圖、數、地一致。按照糧食生產功能區地塊的上圖圖斑進行地塊面積量算,匯總生成糧食生產功能區片塊面積,再匯總生成糧食生產功能區面積,並編制分佈圖。

(三)公告公示。在圖件測制的基礎上,將編制好的糧食生產功能區空間分佈圖以鄉鎮標準圖幅為單位輸出為紙質圖件,交由市、鄉鎮、村審核,審核通過後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涉及的集體經濟組織所提出的異議,及時進行踏勘、測量、核實、修正,並再次進行公告公示。公告公示後,由集體經濟組織在公告公示圖件上進行簽章確認。

(四)數據建庫。委託協力廠商機構將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的基礎資料、圖件、表冊和文本成果,經品質檢查合格後整合入庫,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資料庫。資料庫包括基礎地理資訊要素、土地資訊要素與糧食生產功能區要素。

(五)成果管理。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成果經驗收合格後,由農業部門管理備案,並進行整理歸檔、統計和逐級匯交等工作,推進成果的共用利用。成果內容包括糧食生產功能區圖、表、冊、相關工作報告等紙質材料,電子地圖和資料庫等電子資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領導小組,農牧、國土、發改、財政、水務、統計等部門共同參加,協同推進,領導小組負責制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方案,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牧局。

(二)明確責任分工。市發改部門做好統籌協調,適時組織協力廠商評估;市農牧、國土部門負責制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方案,制定操作規程,組織實施劃定、驗收、評價考核等工作,提供相關資料和影像資料;市財政部門負責安排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經費。

(三)大力宣傳引導。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多層次、多形式、持續性的宣傳糧食功能區劃定的重要意義,營造有利於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的工作環境和輿論氛圍。

附件:辛集市糧食功能區劃定工作領導小組

四、推進步驟

(一)準備工作。主要是收集相關檔、圖件、資料等資料。包括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成果資料,基本農田劃定成果資料,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成果資料,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生產配套服務設施等相關建設專案的圖件資料及文本說明,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土地整治規劃、基本農田保護區規劃等規劃的圖件、資料庫、文本及說明,遙感正射圖像資料等。

(二)圖件測制。委託協力廠商機構以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和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成果為基礎,疊加相關規劃成果,製成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底圖。根據綜合分析情況,確定重點核查區域並開展實地勘查,確保劃定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圖、數、地一致。按照糧食生產功能區地塊的上圖圖斑進行地塊面積量算,匯總生成糧食生產功能區片塊面積,再匯總生成糧食生產功能區面積,並編制分佈圖。

(三)公告公示。在圖件測制的基礎上,將編制好的糧食生產功能區空間分佈圖以鄉鎮標準圖幅為單位輸出為紙質圖件,交由市、鄉鎮、村審核,審核通過後在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涉及的集體經濟組織所提出的異議,及時進行踏勘、測量、核實、修正,並再次進行公告公示。公告公示後,由集體經濟組織在公告公示圖件上進行簽章確認。

(四)數據建庫。委託協力廠商機構將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的基礎資料、圖件、表冊和文本成果,經品質檢查合格後整合入庫,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資料庫。資料庫包括基礎地理資訊要素、土地資訊要素與糧食生產功能區要素。

(五)成果管理。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成果經驗收合格後,由農業部門管理備案,並進行整理歸檔、統計和逐級匯交等工作,推進成果的共用利用。成果內容包括糧食生產功能區圖、表、冊、相關工作報告等紙質材料,電子地圖和資料庫等電子資訊。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市政府成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領導小組,農牧、國土、發改、財政、水務、統計等部門共同參加,協同推進,領導小組負責制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方案,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農牧局。

(二)明確責任分工。市發改部門做好統籌協調,適時組織協力廠商評估;市農牧、國土部門負責制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方案,制定操作規程,組織實施劃定、驗收、評價考核等工作,提供相關資料和影像資料;市財政部門負責安排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工作經費。

(三)大力宣傳引導。要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多層次、多形式、持續性的宣傳糧食功能區劃定的重要意義,營造有利於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的工作環境和輿論氛圍。

附件:辛集市糧食功能區劃定工作領導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