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夏季易“濕身”?運動、飲食雙管齊下祛除濕邪

夏季是一個濕熱的季節。俗話說“暑多挾濕”,進入夏季之後,隨著氣溫增高,雨水增多,空氣中的濕度也隨之增加,很多體內濕氣重的人會在夏天表現的更加明顯。那麼,夏季到來之際,

我們應該如何祛除體內濕邪呢?對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6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王光濤和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劉學春給大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2018年4月2日,河北省東光縣中醫李驍原在他的診所內為患者進行艾灸治療。

(傅新春/人民圖片)

1. 增加運動。運動不僅可以鍛煉身體、緩解壓力,還有助於活血化氣,增強體內水分代謝,加速體內濕邪排出體外,是祛除濕邪最有效的方法。王光濤表示,夏季運動時,早晚運動較宜,忌在正午或高溫時進行劇烈運動,可選擇游泳、韻律操等。

2. 注意飲食。要想有效除濕,除了要加強運動外,飲食方面也要注意。劉學春表示,中醫提倡未病先防。體內濕氣重的人平時可食用一些藥食同源的食物。

例如,白扁豆、蓮子、茯苓、芡實、薏米仁、山楂、山藥、南瓜、白薯、紅小豆等。需要注意的是,體內濕氣較重的人一定要注意飲食清淡,少鹽少甜,少吃油膩、生冷的食物。

另外,劉學春表示,艾灸不僅可以活血化氣、疏通經絡,還可祛寒除濕,是一種操作簡便、療效顯著的祛濕方法。《神農本草經》中曾指出:“艾葉,味苦,性辛溫,具有溫經止血、祛寒止痛之功效,

以之炙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溫馨提示,若身體不適症狀較重或頻發時,一定要及時去醫院就診,聽從醫囑、對症下藥,科學祛除體內濕邪,切勿亂服市面上的一些祛濕產品,以免對身體產生不必要的負面影響。(任妍)

本文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306醫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王光濤、中國中醫科學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副研究員、碩士研究生導師劉學春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任妍、張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