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家政公司請保姆,老人遭侵害,家屬維權該告誰?

【案情】

家住某社區的范阿姨今年已78歲高齡,其獨子小王由於工作原因常年不在身邊,

為方便生活,范阿姨與某家政公司以及保姆石雲(化名)簽訂了仲介服務合同,約定由石雲擔任范阿姨的全日住家型保姆,范阿姨按月付給勞動報酬。

某日范阿姨在社區內遛彎時摔倒,造成骨折。經調取社區監控錄影發現,當時正在社區內遛彎的范阿姨和保姆石雲因瑣事發生了言語爭執,保姆石雲一怒之下將年邁的范阿姨推下了臺階,

造成范阿姨受傷骨折。事發後,老人被送院治療。家屬小王多次與家政公司就賠償問題進行溝通,均被拒絕。

無奈之下,范阿姨以侵權為由將家政公司起訴至法院,要求家政公司支付其醫療費、營養費、交通費、精神損害撫慰金共計30余萬元。

法院審理後認為,實際侵權人系保姆石雲,且石雲與家政公司之間並不存在雇傭關係,石雲的行為亦並非履職行為,所以告知范阿姨另行起訴石雲,

要求賠償。最後,范阿姨撤回了起訴。

【律師分析】

本案中,家政公司採取何種形式招用保姆是決定其責任承擔形式的關鍵因素。通常來說,採用員工式的家政公司應作為合同主體與雇主方簽訂《家政服務合同》,其法律地位是提供服務的一方。

實行員工式的家政公司的保姆是家政公司雇傭的員工,由家政公司為保姆發放工資,保姆工作時間、內容和地點等均由家政公司統一安排。家政公司與保姆之間形成的是雇傭關係或勞動關係。

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的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保姆系家政公司雇員,

其提供家政服務系履行職務的行為,一旦保姆的履職行為給消費者造成損害,應當由家政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但在本案中,家政公司與保姆石雲之間是類似仲介式的關係,范阿姨,保姆和家政公司簽訂的是《仲介服務合同》。此種情況下,家政公司的法律地位是居間方。

保姆石雲和范阿姨之間形成的是勞務關係。一旦保姆石雲對范阿姨造成任何損害,此時,受害方范阿姨應向保姆本人主張侵權責任。而家政公司作為居間方,並非實際侵權人,無需就保姆所造成的損害承擔侵權責任。

因此,法院的認定是正確的,范阿姨應通過起訴石雲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文丨許迪律師

連結文章:

2018,工資中的這7部分,均屬合法扣除,無需勞動者同意!

法律明確規定:這6種特殊工資及發放標準,企業員工要注意

執行過程中,符合這5種情形,案外人可以提出執行異議

===============================

進入東友頭條號

即刻可諮詢律師

無需勞動者同意!

法律明確規定:這6種特殊工資及發放標準,企業員工要注意

執行過程中,符合這5種情形,案外人可以提出執行異議

===============================

進入東友頭條號

即刻可諮詢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