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曾國藩團隊裡唯一的八旗子弟,沒有他,曾國藩成不了大事!

曾國藩得以成就“蓋世神功”,中興清朝,最主要的原因是擁有一支舉世無雙的豪華團隊,裡面既有忠心耿耿的曾國荃,又有善於謀略的趙烈文,還有勇猛善戰的鮑超,還有李續宜、羅澤南等悍將,

以及李鴻章等得意門生,正是憑藉這個團隊,湘軍才得以縱橫天下。

​這個團隊裡絕大多數是湖南老鄉,也都是漢人,但鮮為人知的是,團隊裡面還有一位重要人物,是正兒八經的滿洲鑲黃旗人。 

他就是塔齊布,出身是大內三等侍衛,咸豐元年被派到湖南當差,

按說是跟曾國藩沒交情也沒交集,然而,當曾國藩辦團練的時候,這位大內侍衛竟然放下身段,主動投靠。

曾國藩大喜過望,當然不是因為塔齊布武功高強,而是因為有了這個旗人招牌,能讓朝廷少點疑忌,畢竟漢人掌握兵權在大清很敏感啊。因此,一開始,曾國藩並沒想指望塔齊布打仗,有了戰功就把塔齊布列個名得了。果然,由於塔齊布的存在,清朝對曾國藩放心不少,

曾國藩也得以施展拳腳,可以說,沒有塔齊布做擋箭牌,湘軍很難發展壯大。


然而,咸豐四年(1854),當曾國藩陷入困境的時候,靖港一戰兵敗,引得長沙震動,軍心不定,風雨飄搖。這時,竟然是麾下塔齊布的神助攻幫他逆轉了人心。

塔齊布一路風馳電掣趕往湘潭救援剛被太平軍攻下的湘潭城,

他率兵直接殺到高嶺,終於與太平軍面對面地碰上了。塔齊布冷笑一聲,親自手持軍旗,一馬當先衝鋒陷陣,士氣高漲,一戰之下便狠狠打壓了太平軍。塔齊布率軍追到湘潭城下,第二天太平軍出戰時,他早早設下埋伏,坐等對手出來。一時間炮火漫天,震天動地,太平軍遭到伏兵炮擊,損失慘重。塔齊布趁勢燒了他們的城柵。


隨後,得勝的塔齊布回軍與自己一方的湘軍水師會合,一鼓作氣燒了太平軍的水上戰艦。因有塔齊布的勇猛善戰,不多久太平軍只好棄城而走。湘軍收復了湘潭,人心所向,一時無兩。一個月之內,開了掛的塔齊布還接連攻下周邊其他的五座城鎮,

這一月之內連攻六城的宏偉戰績可謂名噪一時。而立了大功的塔齊布也被朝廷升了官,還賜了喀屯巴圖魯稱號。

可歎的是,亢龍有悔,物極必反,人生輝煌走到極點,往往緊跟著的就是萬丈深淵。這年夏末,初起的西風還未吹散南方的溽暑,塔齊布就遇到了改變他“戰神”傳奇的對手——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石達開親率軍隊,在武漢重創湘軍的塔齊布和李續賓,還順勢占了九江。心氣高的塔齊布咽不下九江這口氣。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對九江發動了一百來次進攻,卻始終討不回好處。曾國藩認為,不要死磕九江,此時應移軍東渡去打湖口等地的太平軍去。但心念執著的塔齊布堅持要繼續打九江。最終,望著近在咫尺卻久攻不下的城,塔齊布操勞過度、心急成焚,戰袍紅染,吐血暴斃。死時尚不到四十歲。

​塔齊布最令人稱道的作戰習慣,是在左手臂刺上“忠心報國”四個字,每次出戰都背著火槍、帶著弓箭,沖在軍前,還讓親兵執著長槍和套馬杆跟在他身後。有一次,在洪山他率軍圍困太平軍,太平軍中很多人跳湖自盡,他看到對方人群中還有不少孩子,竟然痛哭流涕,救了敵方幾百人。曾國藩曾慨歎:“軍中每言肯攜帶弱兵、肯臨陣救人者,前惟塔齊布,後惟李續賓”(《清史稿》)。

____________

參考文獻:[1〕《清史稿》,〔民國〕趙爾巽等撰,北京:中華書局,2015。[2]《曾國藩全集》,〔清〕曾國藩著,長沙:嶽麓書社,2011。[3]《湘軍志》,〔清〕王闓運著,北京:朝華出版社,2018。

心氣高的塔齊布咽不下九江這口氣。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對九江發動了一百來次進攻,卻始終討不回好處。曾國藩認為,不要死磕九江,此時應移軍東渡去打湖口等地的太平軍去。但心念執著的塔齊布堅持要繼續打九江。最終,望著近在咫尺卻久攻不下的城,塔齊布操勞過度、心急成焚,戰袍紅染,吐血暴斃。死時尚不到四十歲。

​塔齊布最令人稱道的作戰習慣,是在左手臂刺上“忠心報國”四個字,每次出戰都背著火槍、帶著弓箭,沖在軍前,還讓親兵執著長槍和套馬杆跟在他身後。有一次,在洪山他率軍圍困太平軍,太平軍中很多人跳湖自盡,他看到對方人群中還有不少孩子,竟然痛哭流涕,救了敵方幾百人。曾國藩曾慨歎:“軍中每言肯攜帶弱兵、肯臨陣救人者,前惟塔齊布,後惟李續賓”(《清史稿》)。

____________

參考文獻:[1〕《清史稿》,〔民國〕趙爾巽等撰,北京:中華書局,2015。[2]《曾國藩全集》,〔清〕曾國藩著,長沙:嶽麓書社,2011。[3]《湘軍志》,〔清〕王闓運著,北京:朝華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