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武當太乙五行功

武當太乙五行功,俗稱武當太乙五行導引術,是武當丹法的輔助功法。該功法主要以導引為主,是武當丹法以形引氣的重要典範。其主要功能是通過形體動作來加強五臟的功能,

使五臟堅實,精氣充盈,為內煉成丹提供必要的幫助,是修牆補屋階段較好的功法。望習者重視之。

一、總歌

玉虛宮內導引功,

內煉五臟引五行。

太虛羽化虛空立,

周身放鬆妙無窮。

真元內固生癸水,

萬法歸宗第一功。

手托明月引金風,

肺宮安寧天地明。

托天翹剪撐天地,

內閉三陽脾胃行。

霸王舉鼎神力大,

三焦貫通肝膽寧。

河車妙法誰人曉,

陰陽既濟離火平。

五氣朝元溶五行,

百脈齊收切莫輕。

五行導引功行畢,

內精外華化長生。

二、行功圖譜

預備式(原式):太虛羽化

歌訣:太虛羽化自新生

忘掉吾相道自明

自然妙法演大道

融匯虛空顯真形

行功姿勢:身體自然站立,兩腳橫開與眉同寬,成11字形。頭正身直,二日垂簾向前下方斜視,從頭到腳,周身放鬆。兩手自然下垂,貼於大腿兩側(圖1);

心法:身體放鬆後,觀想自身與茫茫宇宙混和一體,進入忘我境界。

第一式:真元內固

歌訣:跨虎登山目瞪圓

築基煉氣是根本

內煉真陽此為先

行功姿勢:接太虛羽化,兩腿彎曲,身體逐漸下蹲成中馬步樁,開目行功平視前方,,兩手握固上提,兩臂向後背彎曲,外勞宮穴貼於後腰眼處(即腎臟外部)(圖2)。

目的:河圖曰,“天一生水”,在人體中五行屬水者,腎也。人的體質好壞,內臟功能強弱,與腎臟功能有直接的關係。腎主藏精,精是人體生命的能量來源,更是內煉成丹的基本物質。

第二式:手托明月

歌訣:五行密錄法為先

太陰真氣內外連

金風引動潤肺腑

精華無形入丹元

行功姿勢:由原式起,兩手由體側向前慢慢抬起,手指向前,手心向下,與肩同高;略停片刻,向外翻手,手心向上,由大拇指向外引動,慢慢向左右橫開二臂,與身體成一線,略高於肩,手心向上,如托明月;略靜片刻,然後翻手,手心向下,由體側慢慢下壓與小腹同高,兩手合於小腹前作抱球狀,

兩手指相距一寸許,手心向上;再慢慢上抱,與臍同高,翻手下壓,慢慢複歸原式。反復4-8次(圖3—7)。

目的:開太陰肺經,引動肺氣,以利於周身毛孔的自然張開,與天地宇宙相呼吸,再用歸元法引內氣歸人丹田。

 第三式托天翹剪

歌訣:五穀納精法最全

一粒黍米產黃田

托天翹剪回首式

脾胃安寧可擎天

行功姿勢:由原式起,雙手由體側向體前抱起,指尖相對,相距一寸,手心向上,

與臍同高時,左手翻手向下壓至身體側面原位,右手繼續上提至胸前,手心向上,指尖向前旋轉,托至頭頂至極點;頭緩慢左轉,開目左看。左右各6次(圖8、9)。

目的:調整脾胃。

 第四式霸王舉鼎

歌訣:東海青龍將名揚內藏三魂升瑞祥霸王舉鼎千斤力三焦通暢萬壽疆

行功姿勢:由原式起,雙手由體側向體前抱起,指尖相對,相距一寸,手心向上,經腹部繼續上提至前胸,手心向上,指尖向前旋轉,托至頭頂至極點,手心向上,指尖向後,兩手相距8寸許;然後兩手合十,指尖向上,兩掌相距2寸,由胸前降人丹田,歸元。共做6次(圖10—12)。

目的:肝臟是人體造血排毒的重要器官。霸王舉鼎的目的就是要加強肝臟的功能。

第五式倒轉河車

歌訣:河車依法倒行拳

內升真水降心元

陰陽交替並行用

抽坎添離法延年

行功姿勢:由原式起,雙手由體側向外轉動,手心向前,握固;再向前慢慢抬起小臂,雙肘同時彎曲成90度,拳心向上,拳眼向外,放於身體兩側。然後開始做立體太極式圓周運動,先轉動左拳(即左拳向前下一+前一+前上,與乳同高),繼而收回腰間。右手同時動作,向後收回腰間,再慢慢的向前運動(同左拳一樣)。左右手各做6至36次(圖13、14)。

目的:打開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使真氣不斷的充盈兩經,達到陰平陽秘之目的。

收式五氣朝元

圖13

圖14

歌訣:意氣相抱法易精

氣遍周身法常行

煉就五行精華後

五氣朝元歸丹庭

行功姿勢:由原式起,兩手由體側向小腹丹田處抱合,雙手重疊(左手內勞宮扣于右手外勞宮),扣于丹田處,頭正體直,目視前方。

托至頭頂至極點,手心向上,指尖向後,兩手相距8寸許;然後兩手合十,指尖向上,兩掌相距2寸,由胸前降人丹田,歸元。共做6次(圖10—12)。

目的:肝臟是人體造血排毒的重要器官。霸王舉鼎的目的就是要加強肝臟的功能。

第五式倒轉河車

歌訣:河車依法倒行拳

內升真水降心元

陰陽交替並行用

抽坎添離法延年

行功姿勢:由原式起,雙手由體側向外轉動,手心向前,握固;再向前慢慢抬起小臂,雙肘同時彎曲成90度,拳心向上,拳眼向外,放於身體兩側。然後開始做立體太極式圓周運動,先轉動左拳(即左拳向前下一+前一+前上,與乳同高),繼而收回腰間。右手同時動作,向後收回腰間,再慢慢的向前運動(同左拳一樣)。左右手各做6至36次(圖13、14)。

目的:打開手少陰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使真氣不斷的充盈兩經,達到陰平陽秘之目的。

收式五氣朝元

圖13

圖14

歌訣:意氣相抱法易精

氣遍周身法常行

煉就五行精華後

五氣朝元歸丹庭

行功姿勢:由原式起,兩手由體側向小腹丹田處抱合,雙手重疊(左手內勞宮扣于右手外勞宮),扣于丹田處,頭正體直,目視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