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願你娛樂歸來,仍是少年

清朝伊始,滿人便對漢人官員有一種認識,認為愛好狎妓絕對是他們戰鬥力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大清律例》裡面明確規定文武官員一律不許狎妓,不論你是在職的、官二代或者拉皮條都不行,

唯獨娼妓本身,因為是弱勢群體而被視為合法。乾隆年間又進一步規定,北京城內嚴禁開展此類娛樂專案,於是從業者們才遷到大柵欄一帶,逐漸形成了後來有名的八大胡同的前身。

袁世凱就任大總統後沿用了清代的公娼制,妓院只要交稅就可以合法營業,於是乎,一段熱熱鬧鬧的民國名人風流史就此展開。

我之歡樂,為國為民

與革命最相關的風流段子恐怕非蔡鍔小鳳仙莫屬,但其中多有穿鑿附會之嫌,女中英雄也名不符實,這一段我在之前的文章中寫過了,今天不再贅述。好在,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

話說清朝末年,青幫大佬陳其美便將秘密機關設在了妓院裡,表面上酣歌狂飲,花天酒地,

實則是為了躲避滿清之耳目。正所謂“不知者以為醉生夢死之流耳,又孰知革命大事醞釀於此中哉。”

實在是辛苦英公了,無時無刻不在為革命事業操勞,一定要多注意身體啊。不過從晚清立憲那幾年的革命成果來看,我恐怕他們的工作效率也高不到哪去。

另一位青幫大佬袁克文則充當起八卦秘辛的傳播者,他在上海《晶報》開設的專欄以披露名人韻事為己任,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關注。剛才提到的陳其美就是他筆下常客,此外經常被點名的還有應桂馨、沈翔雲和蔣介石。

當時的老蔣尚未成氣候,因此在與王陵基爭風吃醋的事件中還落了下風。據王將軍自己說:“他想跟我爭,我就給了他一個大嘴巴。”

願你嫖完歸來,仍是少年

當年北京流傳一種說法,說最愛光顧八大胡同的是“兩院一堂”。所謂“兩院”即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一堂”指的就是京師大學堂。據說每當晚飯過後自習時間,就有老師教授帶領學生們坐著洋車直奔大柵欄歡樂場,由於生源充足師資力量雄厚,

因此隊伍總是浩浩蕩蕩,蔚為一時之大觀。

這裡面很可能就包括我們熟知的胡適先生。(陳獨秀理論上一定會在)

1918年校長蔡元培發起了“進德會”,提倡“不嫖不賭不納妾”,胡適也身列其中,大概是有這麼一層關係在,所以不大好意思在北京胡鬧,於是找了個機會跑到上海去喝花酒。怎奈胡教授實在是太出名,哪都有人認識,偶爾瀟灑一次還被包天笑寫成了文章登在《晶報》上,氣得胡教授親自殺到報館,要找包天笑算帳,幸虧當事人跑得快,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第二天,老包在日記中寫道:“胡適之自註銷《晶報》一篇文後,大窘,昨親至晶報館,餘急避之。”

說到日記,可能胡適本人那本兒更出名。那是寫於1909-1910年間,剛滿18歲的小鮮肉在日記中認認真真的記下了自己的青年胡適之煩惱,在59天的時光裡,他打牌15次,喝酒17次,看戲11次,逛窯子10次。2月12那天晚上,陰雨靡靡,胡同學照例先喝了花酒,又打了茶圍,在回家路上,大概是忽然想起家事國事天下事,不由得來了脾氣,竟趁著酒興與巡捕挑釁,結果被罰款5元。事後,胡同學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稱此事件為“一次精神上的大轉機”。

說不準,這位中國新青年的思想導師,就是在那一天破繭而出的呢。

啞巢父 出品於是找了個機會跑到上海去喝花酒。怎奈胡教授實在是太出名,哪都有人認識,偶爾瀟灑一次還被包天笑寫成了文章登在《晶報》上,氣得胡教授親自殺到報館,要找包天笑算帳,幸虧當事人跑得快,否則後果不堪設想。第二天,老包在日記中寫道:“胡適之自註銷《晶報》一篇文後,大窘,昨親至晶報館,餘急避之。”

說到日記,可能胡適本人那本兒更出名。那是寫於1909-1910年間,剛滿18歲的小鮮肉在日記中認認真真的記下了自己的青年胡適之煩惱,在59天的時光裡,他打牌15次,喝酒17次,看戲11次,逛窯子10次。2月12那天晚上,陰雨靡靡,胡同學照例先喝了花酒,又打了茶圍,在回家路上,大概是忽然想起家事國事天下事,不由得來了脾氣,竟趁著酒興與巡捕挑釁,結果被罰款5元。事後,胡同學進行了深刻的反思,稱此事件為“一次精神上的大轉機”。

說不準,這位中國新青年的思想導師,就是在那一天破繭而出的呢。

啞巢父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