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二戰時法國陸軍號稱世界第一,但為何短短一個多月就亡國?

法國二戰時期,陸軍號稱世界第一,軍事裝備先進,工業體系完整,軍隊數量也很龐大,而且是一個在全球有著很多殖民地,並且潛力巨大的國家。

但是法國由於一戰勝利後沾沾自喜,沒有認識到傳統戰爭已又巨炮時代轉向機動時代(這裡要提到“閃擊戰”創始人,德軍裝甲兵之父古德里安,建立裝甲兵部隊和發展德軍裝甲兵)。以及開戰前未做好充分準備,過分相信馬其諾防線,導致意識形態落後。但總體來說,法國的陸軍裝備在槍械炮彈上屬於世界先進,

軍工生產水準也很高,但嚴重的戰略(在這不得不提曼施坦因和曼施坦因計畫,“曼斯坦因計畫”是將德軍主力放在法德交界的阿登森林山區,對法軍造成突然襲擊,而北方則負責吸引法軍注意,最後形成合圍之勢。此方案風險極大,但效果卻是最好,因此,德軍才能在一個半月內讓法國投降。)失誤促使法國虛有其表。

他們制定了一場一戰水準的作戰方案,德國人制定了一場針對一戰的作戰方案能不輸?當時的坦克兵理論都是作為步兵支援,不是合在一起變成裝甲部隊,德國人首先接受這一理論,部隊推進速度變得異常的快,英法聯軍還在幻想著塹壕拉鋸戰,德國的坦克就已經沖過了他們的防線後方。

所以失敗的原因:

第一,法國人過於相信馬奇諾防線,戰事發生前沒有太多準備。

第二,法國的軍事戰爭理論還停留在一戰的水準,

認為作戰還是傳統的步兵攻防戰,而且對新出現的坦克戰估計不足,堅持把坦克作為步兵進攻的“移動火力支援”分散在步兵中使用,未能形成強大的戰車戰鬥力。法國的坦克水準當時並不太低,而且德國的進攻還是大量使用了火力較弱的輕坦克和裝甲車輛。但是裝甲兵的威力已經展現,法國的大多數將領還並沒有意識到坦克的重要性。

第三,貝當政府的擔心失敗而媾和。馬奇諾防線潰敗後,當時還有很多部隊在前線抵抗,但是巴黎已經暴露在德軍的攻擊部隊前面了,法國政府擔心國家會變成像波蘭那樣成為完全的殖民地,而且擔心戰敗後在海外的殖民地遭到瓜分,所以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