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興只是個甜點,解讀美國為何揪住華為不放

中美貿易戰敲響“第二輪”戰鼓,矛頭轉向了中國科技企業。繼中興通訊遭美國封殺後,規模更大的中國企業華為也捲入違反美伊制裁調查。4月25日晚,《華爾街日報》消息稱,美國司法部正在調查華為是否違反對伊朗的出口禁令,

這讓本已受限的華為在美國開展業務變得更加困難。據《香港經濟日報》4月26日報導,美國祭出重招背後,顯然有重要的意圖,相信與華為智能手機市占率漸增,並憂慮華為與中國關係密切,可能被利用于間諜活動及助力發展5G技術有關。

近年來,華為在智慧手機銷售領域勢頭強勁,給美國蘋果帶來挑戰。據統計,華為2017年銷售額達6,036億元(1元人民幣約合0.158美元),較中興同期約1,088億元多逾4.5倍,在中國智慧手機市占率排名第一,更是全球第三大智慧手機生產商,緊隨蘋果及三星之後。據悉,華為高管2018年2月宣稱,下半年將帶來5G智慧手機,並可能於今年或明年超越蘋果。另外,相對中興,華為雖然是沒有上市的民企,

但由解放軍前工程師任正非創建,導致外界憂慮中國政府對該公司影響。

美國國會4月19日曾發表報告,點名華為、中興、聯想3家中企涉間諜活動。隨著華為市占率漸增,美國情報當局,包括CIA、FBI等6大情報機構主管也曾在國會呼籲美國消費者不要使用華為的產品及服務,

避免資訊安全受威脅。而美國電信巨頭AT&T2018年1月,突然撤掉銷售華為手機計畫,當時已有知情人士表示,出於國家安全考慮,有美國國會議員敦促AT&T終止與華為的一切商業往來。

報導稱,除了憂慮華為帶來國家安全風險,

遏制中國5G產業成長也是美國的重要意圖。華為作為全球最大的基站及移動通信網路設備供應商之一,與中興同是中國發展5G技術的代表。近日,華為就與中國電信合作,在深圳完成5G無人機首飛試驗及巡檢業務演示。華為5G產品業將於2018年獲歐盟首張市場商用許可證。

針對華為近期在美業務連番受挫,有觀察人士指出,這是因為美國當局不想讓美國廣闊的市場“養肥”華為,間接幫助華為累積實力發展5G,反過來威脅美國。而此次捲入刑事調查後,華為很有可能無法繼續獲得美國大企業協助開發5G。《紐約時報》在4月18日曾刊文稱,華為在美國市場遭遇大潰敗,釋放信號要轉變策略。

報導指出,在華為未來的規劃中,美國市場將不再出現,華為美國裁員的舉措傳遞出的信號是,它將結束十年來對於美國市場毫無意義的努力,收回對美國市場的佈局,放棄在美國政壇上打通的關係,以避免美國政府對其發出“與中國政府聯繫密切”的指控。 華為輪值首席執行官徐直軍對此表示,“在有些事情上,我們的意願無法改變他們的想法……有些事情,你就讓它這樣過去,反而會更加安心。”

報導指出,在華為未來的規劃中,美國市場將不再出現,華為美國裁員的舉措傳遞出的信號是,它將結束十年來對於美國市場毫無意義的努力,收回對美國市場的佈局,放棄在美國政壇上打通的關係,以避免美國政府對其發出“與中國政府聯繫密切”的指控。 華為輪值首席執行官徐直軍對此表示,“在有些事情上,我們的意願無法改變他們的想法……有些事情,你就讓它這樣過去,反而會更加安心。”